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2017年9月14日

Aimbat安装

摘要: 1:Pysmo下的sac和aimbat需要放在和前面的toolkits 相同的地方,Python就能找到; 在安装obspy时,需要装yum-plugin-copr; 方法在网址: 2:obspy installation https://github.com/obspy/obspy/wiki/I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9-14 11:49 seisjun 阅读(3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9月6日

从地震定位看线性定位和非线性定位的优缺点

摘要: 线性定位需要依赖于初始搜索值。计算量较小。 而非线性定位方法不会将解局限于局部最小值,不依赖于初始搜索值,计算量稍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9-06 21:52 seisjun 阅读(35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9月3日

将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集转化为正态分布的数据集

摘要: 在统一的试验条件下,有时会得到一个数据集,如果需要分析这类数据的分布特性,而这一数据集又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需要将该组数据做以下变换: 这里取‘1’的原因是,此地的r的绝对值是小于等于1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9-03 10:04 seisjun 阅读(201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8月17日

经验格林函数的正确理解

摘要: 感觉你对整个方法的理解都有问题啊。地震在台站的三分量记录可以看做是震源项、路径项和仪器响应三项的卷积。对于一个大地震而来,想要求解震源时间函数,就必须要知道路径项。但是在不知道精细三维结构的情况下,路径项是不可能知道的。假如有一个小地震与大地震在同一个位置,那么两个地震之间的路径项就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大小地震之间的震源时间函数不同了。震级越小,震源越简单。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把小震的震源时间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7 17:15 seisjun 阅读(151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8月10日

Iscloc用法笔记

摘要: 一、 Iscloc的安装(使用Docker CE) 1、install Docker CE: 2、install Docker-ISCloc: 3、use docker to build the image:在存在Dockerfile的文件夹里执行以下操作 4、检查iscloc是否是已经存在的应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0 17:16 seisjun 阅读(28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8月9日

地震波震相拾取前的误差预知

摘要: First-arriving P-type phases (P, Pn, Pb, Pg) are picked more accurately than later phases, so their measurement error estimates are the smallest, 0.8 s. The measurement error for first-arriving 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09 20:58 seisjun 阅读(58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8月8日

从原理上理解如何由震源机制一个节面的解:strike,dip,rake可以求出另一个节面的解

摘要: 首先,需要回到最原始的地震矩的表达式: 已知strike,dip,rake 根据strike和dip可以求出v,根据strike,dip,rake,可以求出u。 把求出来的v和u互换,相当于原来的位错矢量变成法向量,而法向量知道了,面也就知道了,strike和dip就知道了。 dip可以求出这一项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08 17:03 seisjun 阅读(103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8月3日

W phase 学习

摘要: W phase 的组成:(相关文献发现W phase适用于6级以上的地震) P, PP,S,SS,SP,PS等等长周期的震相; 它的传播机制和whispering gallery 相似。 从简振理论来说,它表示一群higher-mode 瑞利波,而它们的群速度接近但比P波的群速度慢。 典型的地震波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03 15:04 seisjun 阅读(55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8月2日

有限破裂矩张量的发展历史

摘要: 描述不同规模地震的震源参数各有差异: 一般人们将其分为两类模型:点源模型与非点源模型 点源模型适用于中小型地震,根据震源类型的不同可再细分为单力偶震源和双力偶震源,也可以采用中心矩张量(CMT)来描述。针对此类规模的地震特点,Chen等提出了有限破裂矩张量的概念,即在CMT的基础上增加断层破裂区长度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02 19:18 seisjun 阅读(51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17年8月1日

Capjoint

摘要: 前期知识储备: 现如今的全球台站分布情况:在全球大陆的分布并不均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台站分布密集,数字化程度高。然而在世界很多地区发生的地震,往往在300km范围内仅有2到3个可观测台站。 Capjoint基于的模型是双力偶模型,而双力偶模型下,震源机制解的几何特征可以被简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01 17:54 seisjun 阅读(834) 评论(0) 推荐(1) 编辑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