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笔记 发展历程 缓存
发展历程
HTTP1.1
特点:一次一份,默认持久链接(keep-alive),管线化技术
 存在的问题:
- http 队头阻塞
 - 浏览器限制连接数
 - 管线化技术要求有序传递
 
实施层面的和科技
 将小文件合并为一个 如 雪碧图(精灵图)的诞生
 图片base64编码
 js、css 插入到html文件中 一次传送
 资源多域连接绕过连接数限制(域名分片)
HTTP2
特点:多路复用,HPACK 首部压缩算法,服务器推送
 流标识符来确定报文顺序
 必须使用tls
存在问题:
 存在杠杆DDOS攻击
 误点占用客户端缓存
 直解决了http队头阻塞,tcp队头阻塞依然存在
HTTP3
特点:整合
 解决TCP队头阻塞,TCP的发展需要时间。
 不能直接贯通信息,换一条赛道整合相同的功能——UDP
 在上层定义 QUIC协议 包含TLS
 
 QUIC
HTTP 方法
- OPTIONS:返回服务器针对特定资源所支持的HTTP请求方法。也可以利用向Web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来测试服务器的功能性。
 - HEAD:向服务器索要与GET请求相一致的响应,只不过响应体将不会被返回。这一方法可以在不必传输整个响应内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包含在响应消息头中的元信息。
 - GET:向特定的资源发出请求。特性偏向于查找
 - 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创建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特性偏向于更新
 - PUT:向指定资源位置上传其最新内容。
 -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 Request-URI 所标识的资源。
 - TRACE: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 CONNECT:HTTP/1.1 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 PATCH:是对 PUT 方法的补充,用来对已知资源进行局部更新 。
 
HTTP 状态码
| 分类 | 响应 | 分类描述 | 
|---|---|---|
| 1** | 信息响应 | 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 | 
| 2** | 成功响应 | 操作被成功接收并处理 | 
| 3** | 重定向 | 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以完成请求 | 
| 4** | 客户端错误 | 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无法完成请求 | 
| 5** | 服务器错误 | 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 
常见状态码:
 200 - 请求成功
 301 - 资源(网页等)被永久转移到其它URL
 304 - 无需再次传输请求的内容(缓存)
 404 - 请求的资源(网页等)不存在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报文
请求报文 响应报文
首部
持久化
无状态
HTTP 缓存
Catch-Control
max-age: 31536000
no-catch 每次需要向服务端确认
 no-store
private
 public

 确认资源是否过期
    内容会不断更新,欢迎批评指正。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