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涩青春 半熟少年

         大学毕业后,初为程序员的我还颇感自豪,感觉自己已经走在科技的前沿。现在想起来,我感到有点可笑。然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程序员。丁磊,张朝阳之流已经被众多业内人士视为偶像、榜样,比尔盖茨似乎永远是世界标志性技术的领导者。所以,多少出名的、即将出名的或还未出名的勇士为整个计算机行业注入了无限的青春活力。

         对任何一个来说,青春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它随时会在我们不经意间溜走。“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当午夜的钟声敲痛离别的心门,却打不开我深深的沈默...",这熟悉的旋律就象发生在昨天, 又觉得是那么遥远。

         人们常说,程序员是通过出卖自己的青春换来的职业。或许,这句话说得有些偏颇。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计算机技术超速发展的步伐要求我们这些从业者必须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勇气。试想,等人老日衰的时候,我们还会为经典设计模式而疯狂吗?

          最悲惨的是,在这短暂的年月里,我们不得不每天面对那些晦涩得近乎苦涩的技术论述。在大学课堂,照本宣科的教育让学子们澎湃的激情一下跌落到零点。半年甚至一年的面向对象的学习也没弄明白什么叫继承,什么叫多态。更有甚者,有些所谓学术渊博的专家编写出让人望而却步的著作而到处炫耀自己的水平有多么的高超。难道这些高端的技术非得是那么晦涩难懂?

          在生活中, 我们总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总喜欢在说中文的时候蹦出几个English,特别是不顾场合,不照顾谈话对象,并以此感到骄傲。当然,那些不在国内生活的人士或者海归长期远离祖国,一时不习惯了中文的表达方式,偶尔借用English来表述。这完全可以理解,无可厚非。我有一个朋友现就职于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仓库管理工作。有一次,我们在市郊一家饭店吃农饭。服务员过来问:“两位先生想吃点什么?”,朋友说:“把你们的菜单Show出来。”,那服务员突然愣了一下,我补充说:“把你们的菜单拿过来”。正当我们尽兴时,服务员问:“两位先生还需要再来两瓶啤酒吗?”,朋友猛一回头:“no problem!”。当时这个服务员可能会想,我们这个小店怎么也有美国佬光临了?!(哈哈)

         杜甫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为了更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他每写一首诗都要先找一些老太婆听过,看看是否明白,因此人们说他的诗是“老妪共诵”。为什么我们这些技术专家们不能整出“老妪共诵”的大作呢?

         比起那些通宵达旦、卧薪尝胆的勇士们,我算不上是一个技术狂热爱好者。为了工作需要,我也研读了几本有关技术名著,例如《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人月神话》等等。不知是自己的技术底蕴未到火侯,还是没有认真看,琢磨半天也不知所云。

         幸运的是,有些专家,特别是那些自由的网络写手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比如伍迷专家编写的《戏说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些写手甚至把谈恋爱和软件设计模式联系在一起。例如chiefsailor专栏如此写道:“在朋友聚会上碰到了一个美女Sarah,从­香港来的,可我不会说粤语,她不会说普通话,只好求助于我的朋友­kent了,他作为我和Sarah之间的Adapter,让我和­Sarah可以相互交谈了”。虽然有些文章带了一些不文雅或不恰当的言辞,但是至少已经让那些初学者能略知一二,让似懂非懂的人豁然开朗。

       软件人的生活很苦,压力很大,我是拿青春赌明天。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开发环境中,还有许多业外人士指手划脚说程序员如何如何,还有太多的公司只顾压榨程序员的劳动,缺乏对程序员基本的尊重。倘若所有专家们的大作还那么晦涩,我们岂不成“半熟少年”?

posted @ 2007-12-23 07:58  李华星  阅读(512)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