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一、OSI的七层结构与各自功用:

1.物理层:实现0/1的物理介质的运输

2.数据链路层: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

3.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拥堵控制,网路互联功能,为端到端提供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4.传输层:提供面向进程的,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5.会话层:为进程间提供建立/维护/释放连接的功能

6.表示层:协商进程间交互的数据格式

7.应用层: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于支持

 

二、以太网交换机与集线器有什么区别

1.从OSI体系结构来看,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

2.从工作方式来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模式,而交换机工作的时候就只有发出请求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响应而不会影响其他端口,可以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3.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条带宽,且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交换机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立带宽,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

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通信在路由选择上有哪些差别?

1.面向连接的通信,在建立连接阶段使用路由表建立路径转发表之后,不再使用路由表,而直接使用路径转发表。

2.无连接的通信,每次都需要进行路由选择,然后进行转发。

四、讲述ip子网掩码的作用是什么?

子网掩码可屏蔽IP地址中的主机号,而保留网络号与子网号。用于说明ip地址中子网的位置

五、简述TCP协议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过程,并说明其起的作用

1.步骤如下:首先A请求建立到B的连接,B对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并请求建立B到A的连接,最后A对反向连接进行确认

2.三次握手可以解决被延迟的分组问题,从而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和可靠

六、为什么要把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才能实现数据传输?怎么样进行地址解析?

1.主机相互通信时,首先要知道对方IP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才能在物理网络上进行传输。

2.地址解析通过ARP协议完成

七、TCP的多路复用使用过什么机制提供的,并简述该机制的概念和用途?

1.多路复用通过端口机制提供

2.端口机制用于标志主机上不同的进程,一个主机上的多个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不同的端口同时使用TCP进行通信。

 

八、在访问网站时,按照TCP/IP参考模型,从应用层到网络接口层,都用到了那些协议,每个协议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并简要描述该过程的流程。

1.协议及其功能:

应用层:

HTTP:WWW访问协议

DNS:域名解析

传输层:

TCP: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

IP:进行路由选择

ICMP:提供网络传输中的差错检测

ARP:将目的IP地址映射成物理MAC地址

网络接口层:

LLC和MAC: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实现可靠的数据链路

 2.首先利用DNS,查询到对应网址的ip地址,接着浏览器与对应服务器利用TCP协议建立连接,浏览器利用HTTP的GET方法向服务器发送资源请求。服务器发送回应消息,浏览器解释回应信息,并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

九、在CSMA/CD协议中,什么会发生冲突,CSMA/CD采用何种措施来解决冲突?为什么会产生帧碎片,怎么滤除帧碎片?

由于多个发送方同时检测到介质空间,并且发送数据,因而产生冲突,冲突发生后,发送方各自延迟随机时间,再争用介质,随机时间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决定。当发生了冲突之后,会产生帧碎片,当接收到的数据帧长度小于最小帧长限制时,则认为是帧碎片,进行丢弃。

 

posted @ 2017-06-16 20:45  某个润滑君  阅读(25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