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Friendster走俏亞洲

記得Friendster嗎﹖2002年時在Friendster.com的推波助瀾下網絡社交曾紅極一時。到了2004年﹐該網站的註冊人數已經超過了軟件可以負載的規模
﹐結果是網站運行速度變得很慢很慢﹐MySpace.com等競爭對手乘機取而代之。

Friendster並沒有銷聲匿跡﹐只是它的用戶基礎轉移到了海外。如今﹐Friendster超過70%的訪問流量都來自東南亞。據網站研究機構Alexa分析﹐Friendster是菲律賓最受歡迎的網站。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則排名第二。該網站目前的註冊用戶人數是2003年時的十倍﹐日網頁瀏覽量是2003年的20倍。而且﹐網站還在快速發展。

谷歌在美國的社交網站Orkut.com也同樣是牆裡開花牆外香﹐深受巴西和印度人的追捧。網站確實是萬維的﹐但問題是﹐做生意還得依靠本地市場。

Friendster在亞洲重獲生機實屬無心插柳之事。從成立之初起﹐該網站便受到了加州亞裔美國人及其亞洲親朋的喜愛﹐它在菲律賓尤其受歡迎。海外菲律賓人社區的凝聚力屬於亞裔族群中最強的。很早就在Friendster註冊的Richard Lew Jumao現在已是菲律賓奎鬆城的一名大學生。他說﹐自己必須瞭解朋友們、尤其是遠方朋友的生活近況。

Friendster已經深深融入了菲律賓文化﹐以致於菲律賓人彼此都以friendsters相稱。雇主和大學紛紛屏蔽這個網站以防雇員和學生們開小差。據Internet World Stats統計﹐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這四個Friendster最大的市場共有4,100萬網民。

從2004年起﹐Friendster的網站訪問量每到夜晚便開始攀升(這時正是亞洲的白天)﹐用戶基礎向亞洲的轉移使這家舊金山的小公司面臨著技術和管理上的挑戰﹐那些跨國經營的大公司也會受到這種困擾。

網絡使世界扁平化了﹐但網絡公司卻在用戶基礎發生地區轉移時敗走麥城。例如eBay和雅虎(Yahoo)的中國業務都已經轉給了中國本地公司。外國網絡公司在美國的表現也不好。韓國的Cyworld.com為了在美國站住腳費盡了周折。

對Friendster來說﹐全球化的痛苦首先體現在技術方面。開始時﹐公司優化了軟件以應付用戶的激增。但是改進之後仍無法應付來自亞洲的訪問量。所以Friendster於2006年聘請馬薩諸塞州企業Akamai Technologies在亞洲為它依原樣再建了一個站點﹐從而加快了亞洲用戶的訪問速度。亞洲訪問量隨即大幅上升。

財務方面﹐用戶的增加並不意味著收入的增長。員工人數僅35人的Friendster拒絕透露財務狀況。但是美國最大的網站想通過網絡廣告賺錢都不容易。東南亞的網絡廣告行業更是小得沒法進行測算。

另一方面﹐Friendster自己也有很多管理問題。矽谷認為﹐該網站的創始人2003年拒絕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把網站賣給谷歌是一個極大錯誤。2004年以來Friendster已經更換了4個首席執行長。網站的軟件優化直到2006年才完成。該軟件是Friendster的專利產品。Friendster表示﹐現在已經萬事俱備了。

Friendster面臨的最艱難抉擇是將自己定位為亞洲業務還是服務全球的美國業務。要想做出選擇並不容易。Friendster在四個亞洲國家有先發優勢﹐它的一個涵蓋東南亞高水平年輕網民的數據庫很有價值。但選到合適的本地合作者卻不容易。該公司曾經想和一家名叫Pusit的公司合作推出面向菲律賓人的分類廣告。但2006年Friendster放棄了這個計劃﹐取而代之選擇了一個美國分類廣告運營商。

淡化地域色彩讓Friendster得以從發達國家市場獲得廣告收入。Friendster想走一條折衷的道路。Friendster負責營銷的副總裁大衛•瓊斯(David Jones)說﹐該網站如今並不將自己僅局限於某一國家或地區。公司的總部還在舊金山﹐但廣告銷售業務則由在亞洲的代理人負責管理。

去年﹐Friendster在菲律賓建立了一個由10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美國管理人員會在早上6點和他們通電話。在這些工程師的建議下﹐Friendster正在增加用戶可以擁有的朋友和照片數量。該公司管理人員堅持說﹐他們採納這一建議只是因為它具有普遍適用性。

瓊斯表示﹐Friendster關注的是那些全球通行的做法。

Geoffrey A. Fowler
posted @ 2007-06-14 10:19  Rookie.Zhang  阅读(24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