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经模块发现的现状中,发现有趣的事情,美团在不停的增加金融业务,支付宝在增加本地生活体系。最新版本的美团app,将付款码和骑车放在首页的第一行,而最新的支付宝将收钱和付钱合并,首页新增出行模块。在APP首页顶栏这个作重要的展示位置,二者已然十分相似。除此之外,二者的同质化也越来越明显。美团强推的美团支付,推出美团月付和美团信任分。对标支付宝的蚂蚁花呗和芝麻信用。而支付宝则不停地添加本地生活模块。
显而易见,美团和支付宝在弥补短板,彼此渗透对方的核心业务领域。现在的外卖市场上,用户对于饿了么和美团的大战已然心里有一杆秤,但对于支付宝和美团在本地生活的市场中,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又是一个火热的未知话题。原因可想而知,在产品的方向上,有足够资源支撑,业务线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做竞品分析获取市场,本身就是商业运作的本能。从大众熟知的外卖体系转战到范围更广的本地生活,甚至利润更火爆的金融支付。美团从娱乐的属性出发,要吃下本地生活的蛋糕,要在支付环节打出优势;支付宝要从支付工具出发,吃下本地生活和零售的版图,争夺的是同一批客户。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的变动不是自己不发展新领域也会稳定盈利的生态体系,而是一步慢步步慢,一步错步步错的节奏被吞食市场份额和核心业务。这一步不是偶然,是两个企业之间不可避免也不可后退的战争。在前段时间的快报上,美团声称切掉支付宝支付的行为可谓大胆,但联想2016年拿到第三方支付,银行和小额贷款,2018年获得保险经纪牌照,进军金融之心昭然若揭。而真正对标支付宝,则是今年4月测试美团信任分对标芝麻信用分,5月上线美团月付功能对标蚂蚁花呗。致力于打造支付闭环。推广美团支付的过程中,开始引导客户绕开三方支付并处于用户思维设计付款方式。因此还在“黑猫投诉”上累计近千条关于美团月付及相关产品的投诉。
不止如此,支付宝在3月份最大改版后,将外卖,,美食,住宿,电影演出和市民中心五大模块加入到首页应用栏,且不可删除和移动。也因此带来用户的不适应体验。对此阿里的说法是要将支付宝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美团和阿里对战的范围,已经从一个业务分部,上升到多个事业部联动,战略级别也大大提高。支付宝越来越臃肿,所有的子业务都从支付宝这边截走部分流量。
与阿里分散流量给支付宝的行为不同,美团是将外部零碎流量,全部汇总到美团这一个点。比如美团收购的摩拜单车和大众点评,内部孵化的猫眼电影和小象生鲜。除了猫眼的独立,其余大多被砍或弱化。现实中的美团和支付宝越来越像,对于美团和阿里来说,从业务到战略,,组织,文化,,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本文随笔灵感来自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