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2017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深圳“36名男子被骗买房”事件评论及避坑指南

深圳“36名男子被假借‘婚恋’名义诱骗买房”事件引起大众关注。

 

 

针对新闻事件,我们的第一反映应该是自问:是不是真的?

但凡有自省精神的人,都知道自己曾经下意识地相信小作文,不久事情反转,先前自己被人当木仓使了。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包括新闻报导、律师点评、亲历者自述,以及有关部门的“及时处理”,此次的深圳房托事件是真实的。具体细节,比如受骗买房的人数之类的,可能有出入。我看到有亲历者提到,上月26号的时候,有50几人了。

 

 

既然事件真实,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评论一番了。

涉嫌被“前女友”骗来买房的至少有36位业主,大多30岁左右,都是来自深圳的工薪阶层,“恋爱”时长通常不超一个月。

“被骗”,这是可以肯定了;会不会受到惩罚,就等后续吧。 业主们30来岁的年纪,着急结婚可以理解。话说都30来岁了,在深圳上班,相处不足一个月,被忽悠跑到惠州买房,据此可推测他们要么是做的与社会接触不多的工作,心思简单;要么就是欲令智昏,被这天大的“好事”砸晕了头脑。

这告诉我们,天上掉馅饼的时候,保持理性。

 

买房男子之一小王称,“刘佳”们有一套话术流程,比如说见家长订婚之类的,先要求有房。

骗术这里有漏洞。订婚“先要求有房”说的过去,见家长之前也“先要求有房”就没道理了。如果对方坚持不买房不见家长,基本就暴露了骗子的面目。

 

 

另有当事人说,“刘佳”们要求先买房,这样见家长的时候有面子。

看那些小网站上的自拍小视频,别人都是瞒着父母开房,他们竟是瞒着父母买房! 从逻辑上说,这个“面子”的借口也站不住脚:深圳上班跑惠州买房,算哪门子“有面子”。

 

 

为了引诱购房,“刘佳”们甚至愿意出3万元的定金作为首付,并“强烈推荐”某小区。

“苦肉计”确实难防!这时候,可供依赖的就是自知之明了,自问:自己有什么好的,值得对方那么付出?

除了“强烈推荐”的某小区,他们看过其他楼盘吗?这里透露出,男方并没有在那里安家的计划,甚至想法都没有,纯粹是为了女方。而女方给出的理由,是“亲戚朋友也在那边买房定居了”,就算是真感情,也是迁就的,不平等的。

 

 

一套“流程”走完后,开发商卖了房,中介拿到了佣金,留下给这些男士们的是百万房贷,还有因为通勤太远而无法居住的空房。

知道被骗后,明白“通勤太远而无法居住”了。还是前面说的,要么心思简单,要么欲令智昏。

北上广深,“居大不易”,作为普通人,要有退居小城市的打算,能回家的回家,回不去的早早物色心仪的城市。在大城市上班,没有深思熟虑过的明确理由,不要想着“跨城”上班而去外地买房。

 

 

涉事业主均通过某交友平台认识并添加女性微信好友,随后建立恋爱关系。

相比于交友平台,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同事们的“说媒”,还是更靠谱些的,所以不要再诋毁他们。

 

 

聊天截图显示,要先买房再见家长,才能同居。

且不说同居了,“恋爱”这十几二十天,连Kiss都没有,有的人可能甚至连手都没牵一下,这就定下来买房了?!

这进度,属实该快的不快,不该快的超前。

 

 

其他不一一罗列了,总结下来,较明显的诈骗漏洞,我觉得是以下几处:

1.“先要求有房”才见家长;

2.“强烈推荐”某小区;

3.“恋爱”时长通常不超一个月。

 

脑补一条:如果相处过程中,凡事都以“先买房”为前提,十之八九是骗局。

 

 

金庸的武侠江湖中,最讲慈悲的是少林寺,武功最高的也是少林寺。

我们选择做不坑害他人的人,但也要多个心思,不被别人坑害。

2025.3.15

posted on 2025-03-15 13:47  yin'xiang  阅读(5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