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2017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空非空

有的人翻开史书,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王侯将相、权臣富贾,无论曾经多么风光,最后都落得凄凉收场。他们看到:
 
白起从左戍长到南征鄢郢、北坑马服,世称“杀神”,最后赐剑自杀;
韩信从乞食街头到登坛拜将,出陈仓、灭赵魏齐、会兵垓下,封楚王,最后夷灭三族;
杨廷和、徐阶从一介书生到三朝元老、权倾朝野,斗倒无数对手,最后辞归故里。
 
这时候,想起杨慎《临江仙》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进而开始怀疑奋斗的意义,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悲观人生。
 
其实,这是他们只关注结果却忽略过程导致的。从结果上看,是非成败固然为“空”,但在此之前的人生中,他们曾以个人才力深深影响了世界,从古至今也依旧评说着他们的是非功过,如此看来这难道不是“非空”?
 
我们把人生轨迹画在坐标系里,通过不同的“人生曲线”,来体验这人生的“非空”。
 
以徐阶为例:
十八岁,家住松江华亭县,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叫聂豹的七品知县,听从了他的教诲:“我将致良知之学传授于你。”
二十一岁,来到北京考中了进士。
二十八岁,家破人亡,被发配蛮荒之地。
六十二岁,除掉了严嵩,杀死了严世蕃,成为一个工于心计,城府深不可测的政治家,世间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隆庆二年(1568),徐阶六十六岁,他放弃了首辅的位置,退休回乡,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加上普通人和建立丰功伟绩下场却凄惨的人,我们大略可以得到下面的人生曲线。

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波澜起伏,是他们的功勋,这部分“非空”,这也是他们的人生价值。

虽然世间没有了仓颉,但文字依旧在记录、传播着知识和智慧;
虽然世间没有了始皇,但统一的文字仍然联系着华夏大地每一个民族;
虽然世间没有了蔡伦,但纸张的功绩依然泽被后世。
 
英雄和平民一样都归于沉寂,区别在于经历。无论好坏,经历越多,人生的意义也就越大。换个角度,普通人的一生“波澜不惊”,在历史上留名的他们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
 
悲观厌世纵然要不得,那么“波澜不惊”和“轰轰烈烈”,应该选择哪个呢?
 
这个选择因人而异。
 
才智卓绝的人万不可庸庸碌碌不作为,应该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往大了说,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往小了说,通晓一门技艺,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
 
而天资一般的人应该清楚自己的短长,知道自己的力所能及,然后专注于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也是一种意义——虽然这种意义影响力有限,但已经足够。
 
是非成败转头空?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2021.10.27
 
posted on 2021-10-28 09:07  yin'xiang  阅读(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