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这3点,跳再多槽也是跳火坑

跳槽,几乎是现今每个身处职场的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可是,有的人潇洒转身,有的人却越跳越惨,为什么?👇

 

三十岁是个坎,尤其是对于一个人的职场生涯来说。“三十而立”就像个魔咒一样紧紧地箍着每一个即将30岁或已经30岁的人。

 

算一算,本科毕业工作,三十岁的时候已经从业七八年了。硕士毕业的话,也已经工作五六年了。

 

排除那些一夜暴富的90后创业故事。在最最常见的、普通人的职场生涯,三十岁时,已经基本脱离了职场菜鸟身份,干得不错的成长为业务骨干,出类拔萃的甚至上到公司中高层。

 

而这个时候,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对自己现状的认知和对未来的预判。

 

我是经理,是不是能干到中层;我是VP,能不能快点到MD;我是二十人团队的小Leader,能不能尽快变成100人部门的大Boss。

 

从前,时间慢。

 

所有的人都在熬时间,熬资历。只要你不下海,就算做的风生水起,你对面的科长不退休,就很难有你的出头日。

 

但现在,一切都太快了。

 

和你一起打球、吃饭、喝酒的上铺兄弟,“昨天”还宅在宿舍玩游戏,转眼间现在已经有房有车有公司有美女……

 

同批入职的同事,“昨天”还臭屁以前在学校的光荣往事,跳槽没几年,有一天竟然又一次坐在同一间办公室开会。只不过,你依然坐在最角落,而对面的他已经成长为另一家公司的部门Boss。看着他滔滔不绝地与自己领导谈行业、谈管理,你觉得你们之间似乎差了一个世纪。

 

前些天,和一个曾经面试过我的HR总监微信聊天,谈谈近况,诉诉衷肠,聊到跳槽,我说暂时还不考虑,他回了我一句:“你可以永不跳槽,但一定要有随时跳槽的能力。”

 

深以为然。

1

实力跟不上欲望

跳槽只会徒增悲伤

 

高晓松说:人对自己通常都是高估的。

 

一点都没错。

 

年轻时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但真的入世之后才发现,要么因为世界变化太快,要么因为自己成长太慢。改变世界的念想被一一粉碎,只剩下那些支离破碎的柴米油盐,还算实际一些。

 

而跳槽这件事,很大的一个驱动力,便是对自己能力的高估。

 

凭什么他被看重,我却受冷落,凭什么他升职,我却原地踏步,凭什么……总之,凭什么的抱怨一大堆,核心是:我的能力和我现在的位置处境,严重错配。

 

这种对自己能力的错判和高估,让怀才不遇、极度痛苦的你,投出了一封封简历,期盼着被伯乐相中。

 

很赞,你被新公司录用了。你觉得马上就要逃离之前的困境了,很快就要升职加薪,站上人生巅峰了。

 

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仅仅是一些花花架子,三板斧之后再无新招,你的职场瓶颈很快就会再次出现。

 

因为能力高估是有惯性的,而且通常不自知。

 

你以为跳槽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但其实或许只是这家公司真的缺人手而已。

 

于是,新的“凭什么”又来了,怀才不遇的痛苦又来了,跳槽的蠢蠢之心又来了。

 

但是能力不升值的跳槽,只会让你换一个新环境,再感受一次旧痛苦罢了。

 

2

思维不开放,不升级

跳再多次槽也会往下掉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之前被互联网两大巨头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刷屏了,一个是百度李彦宏开着无人车在北京五环遛弯儿:一个是阿里马云爸爸开了无人超市。

 

于是引发一轮新的思考:“大众失业危机”是不是真的要来了?

 

阿尔法狗在围棋界大杀四方的时候,我们况且可以安慰自己,毕竟下围棋谋生的人没有几个。

 

但当无人车和无人超市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得好好思考一翻了:

 

楼下开小卖铺的小两口会失业么?

昨天跟我谈笑风生的出租车司机会失业吗?

还有现在每天干着苦逼工作的我,也会失业吗?

 

但大多数人,对于世界的变化,是后知后觉的。

 

曾看到过一句挺损的话:“你见过挖煤挖的顶呱呱的工人成为千万富翁的吗?”

 

当然,有钱不是成功的定义,你还要开心幸福。

 

但是如果有一天老板告诉你,你不用再挖煤了,公司进了两台机器人,你收拾收拾领上一年工资回家吧,你还能开心么?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维也要跟着升级,有一句话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以为一心一意做好手头的事情就好了吗?

 

但万一有一天你的工作,都被排除出“三百六十行”了呢?你的行业集体被人工智能替代了呢?

 

职场上,有个公认的潜规则:“年纪越大,跳槽的代价就越大。”

 

用马化腾辞退大龄程序员的话来说,就是:“你什么都好,就是年纪大了。”

 

但其实,我理解小马哥的话,绝不仅仅是年龄问题,而是你的手艺已经无法与自己的薪资匹配了。

 

世界太残酷,我们太渺小。狂飙突进的年代,走得慢也是倒退。

 

给思维做升级,深度思考你现在的行业,你所处的公司,以及你将去要的公司,它们处于生命周期的那一段?

 

是初创,还是成长,还是平稳,或是衰退。

 

记住,在向下的趋势中跳槽,再怎么跳都在往下掉。

 

3

只是因为不爽就跳槽

通常下一站同样爽不起来

 

人的运气真的有好有坏。

 

有的人进了新公司,跟了好领导,去了好部门,赶上好风口,发展地顺风顺水;有的人进了新公司,跟了坏领导,去了坏部门,赶上公司倒霉,活得一败涂地。

 

某机构做过一次调查,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其中得票最多的一项是:老板傻逼。

 

好吧,要么是坏运气的人太多,要么是傻逼领导太多,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或许是因为自己不愿忍耐。

 

之前的文章说了,Life is Tough。

 

谁没遇到几个二货同事,傻逼领导,但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看事情得两面,看得到别人的二逼,也得静下来想想是不是自己也有提高的余地。

 

再或者想想为什么那个升职的同事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呢?

 

一句毒鸡汤:连傻逼领导都征服不了,自己得有多傻逼。

 

钱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真的可遇不可求,反正我身边没见过。

 

一定记住,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做,绝不是取决于你爽不爽。

 

恐怕没有一份好工作,是让你整天爽歪歪的。

 

注意,这里说的好工作,定义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

 

如果你每天做着低价值的工作,当然干起来很简单,很顺手,但这也意味着工作失去了挑战,你的未来也早早就出现了瓶颈。

 

越是不爽的时候,越要问问自己:

 

Why so?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So what?思考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让自己爽起来?

 

而不是,一言不合就跟Boss摔门撕逼辞职,然后跳槽幻想去一家和谐的新公司。

 

放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傻逼。有傻逼的地方,就会不爽。

 

其实,在跳槽与不跳槽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选项:了解和评估自己的市场价值。

 

说白了,就是你现在到底值多少钱?

 

曾经和一个同门师兄聊天,他在一家公司干了十几年,做到高管,从未跳槽。但他却一直鼓励我们,一定要定期去投简历,去见猎头,他是这么说的:

 

“一个人在一个公司呆久了,就容易变懒,容易短视,容易知足,不愿意折腾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逼着自己跳出来,去市场上给自己询询价,看看自己在市场上有没有价值。”

 

给自己询价,这件事很重要:价格被打折了,就赶紧给自己充充电,升升值;溢价得厉害,就认真评估到底是不是该换换环境。

 

毕竟,还有一家老小要养呢,不是吗?▲

posted @ 2018-10-08 22:50  rocky-2013  阅读(9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