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事情做好?——思考12: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

我们从来都是提倡有话直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

为什么

随着在一个研究领域上的深入,我逐渐发现,人的精力和性格都是有局限的,比如一个看待问题很深入的人,往往会看的比较深但是就看得比较窄,一个分析能力超级强的人往往行动力就会弱一些。你最大的优点就成为了你最大的缺点。拿科研来说:即使是院士,也只是在他研究的一个小领域上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对于别的领域他也是门外汉,所以这就是团队的意义所在。个人再强也会有局限的,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是一样,过于刚则易产生冲突,过于柔则容易被欺负,所以就提倡互补学说嘛。因此,就引入了我们的一个思考: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权威和领导也可以会出现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而不是不存在一点问题,再前沿的科研研究都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发现问题,尤为重要,发现问题不是说以前的就是错的,而是有没有新的角度,能不能进行延伸,进行补充,这才是成长的关键。所以又推出一个概念:完美是伪命题,我们只能逐渐变得更好,但是永远不可能到达完美,所谓的“完人”只是宣传出来的标签。

——想要少犯错,必须要借助团队的智慧。搞一言堂再优秀的领导也会失败的。

怎么做

发现问题

关键还是实事求是,而不是把别人的经验当做教条。别人做的是有借鉴之处,但是由于解决的问题不同,不一定就能够完全用上,君之甘霖,彼之砒霜。因此,在看任何知识时都应该带着自己的思考,别人的方法如果放在解决我这个问题上行不行?有没有什么值得改进的或者没有考虑到的地方?问题是来自于对于情况的具体分析中来的,这样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分析问题

也是一样,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极端化,对于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是参考别人的经验,但是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灵活运用。没有完全正确的方案的。举个例子:当遇挫折时,有些人需要的是鼓励和相信,比如我;有些人需要的是勇气和陪伴,比如嘉嘉,你就不能够一以贯之,要不同的人不同的对待方式,说不同的话。

——教条主义要不得!!!如果读研完以后还是教条主义的思想,不能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成为工具人也是必然。

世界上不存在金科玉律,也没有所谓的宝书。

posted @ 2022-11-22 17:40  深海之燃  阅读(15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