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神丰盛无比的恩典
——以弗所书第一章读书报告
一、导论
以弗所书是保罗四封监狱书信其中的一篇,它读起来好像是一篇讲章——在某些地方,甚至像祷文或庄严壮丽的荣耀颂——不像是为了应付某种特殊问题而写给一所或几所教会的信件。它好像是一篇讨论最伟大、最广泛之主题的基督教讲章——阐述神藉他儿子耶稣基督所成全,在教会中、并且藉著教会实行出来的永恒旨意。[1]
在第二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已接纳“致以弗所人”为本书信的书名。但是,有许多证据告诉我们这不是原有的名字,可能是个误称。在以弗所现存最早的古抄本,主后二百年左右的切斯特· 比提蒲草纸文献(Chester Beatty papyrus)、第四世纪极重要的西方抄本(Codex Sinaitcus)和梵蒂冈抄本(Codex Vaticanus),以及其他权威文献之间,一章1节都没有“以弗所”这几个字。第三、四世纪的古教会中有好些教父也都认同古卷里没有这几个字。[2]因此许多信仰纯正的学者认为,以弗所人书应是保罗写给以弗所一带众教会的公函,可能最后传到以弗所,给以弗所教会保存下来;又或这封信的拷贝,别的教会都遗失,只有以弗所教加以保存,日后收集保罗所写的各卷书信时,才冠上了以弗所之名。
在保罗书信中,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之间相似之处数量之多、篇幅之长,在新约书卷中无与伦比。在一百五十五节经文中,有七十五节以不同的相似程度,出现在歌罗西书里面。例如:神或基督的充满或丰盛(一23,三19,四13;西一19,二9);与神或他子民隔绝(二12,四18,西一21);爱惜光阴(五16;西 四5);在基督或他爱中“生根”(三17,西二7);互相宽容(四2;西三13)等等。[3]为此,柯尔雷基(Samuel Taylor Corleridge)称歌罗西书是以弗所书的“盈溢”(overflow),以弗所书是歌罗西书的“伟大版本”。两书堪称姐妹之作。[4]很多学者认为以弗所书是一篇完整、伟大的讲章。它是保罗灵命达臻高峰,思想达致巅峰时的力作,能帮助我们看清神从亘古到永恒的美善心意。
二、背景
以弗所书是保罗第一次被软禁在罗马,等候在该撒前受审期间(约公元61)写成的。它是四封监狱书信中的一封。以弗所是小亚细亚一个重要的经济和宗教中心。那里有著名的雅典娜神庙,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保罗第二次布道旅程结束前有到过这个城市(徒18:18-22),在第三次布道行程,有在以弗所住了二、三年之久(徒19:20)。这是保罗旅行布道中在同一个地方停留最长时间的地方,在这里保罗有系统地教导信徒。当神的道被传开,就使城里亚底米神庙生意大受影响,掀起很大的骚动(徒19:23-41)。最后保罗就被迫离开以弗所往马其顿去。
以弗所是个充满偶像,物质丰富的城市,处在其中的基督徒很容易忽略自己在基督里的丰盛。所以,当保罗在罗马被软禁的时候,写了这书,是要提醒以弗所信徒,他们在基督里有丰盛荣耀无比的地位。[5]
三、 格式
以弗所书第一章很明显可分三个段落。(弗一 1-2)是保罗在他书信当中惯常问安的话。(弗 一 3-14)是保罗书信中最长的颂词。(弗一 15-2)是保罗为圣徒求得属灵认识的祷告。形式上它是书信。虽然是关乎基督教信仰和崇拜等伟大主题的赞美和祈祷,但仍属书信的一部份,有其特定的读者。
四、 释义
V 1-2保罗在书信的开始,他提起他持有的名称。他基督的使徒。 他是在表达他在神的旨意中,是属于基督的。他的生命属于基督不是他自己,可以任意而为;他要按基督的要求来生活; 并且他是受基督耶稣的差遣来做使徒。 使徒(apostolos)这个字是来自动词差遣(apostellein)。这字可用于受本国差遣的一个大使。他是一个受差遣担任特种的任务,一个一生都作基督工作的基督徒。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担负基督在世界上的使命。接着保罗提醒在以弗所的圣徒,作为一个基督徒乃是有双重人生。 每一个基督徒都有人间的地址,也有一个天上的地址;这正是基督徒的秘诀。保罗还是有他问安的话。“恩惠”或“平安”基督教信仰里两个重要的字。“恩惠”或“恩典”有两个主要的观念。希腊字是(charis)。它的意义可以是吸引力。 基督徒的人生,必然有它可爱的地方。恩典是上帝因他的爱赐予我们的一件礼物,完全是我们不配受 。“平安”希伯来文(Shalom)翻译过去,它的意义包括有关一个人最高福利的每一件事。基督徒的平安完全不是依靠外面的环境。一个人可以生活奢侈,住豪宅,拥巨款,享美物,但却没有平安。相反一个人生活艰苦,饥寒交迫,但却有完全的平安。在全世界只有一个平安的渊源,就是遵行上帝的旨意。我们的不平安,常是因为有时做不应当做的,有时逃避不去做应当做的。遵行神的旨意,就是我们的平安。[6]
V3-14这是保罗书信中最长的颂词,在这里保罗向圣徒陈述了神已在基督里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这些福气包括被拣选得救、得儿子的名分、罪得赦免、得着智慧和圣灵的恩赐、并有遵行神旨意的能力、又有永远与主同在的盼望。
V3-4神在创世以前就已拣选我们,这是让人很惊奇的事实。保罗在这里告诉我,不是我能够选择上帝,是上帝拣选人归他。正如耶稣对他门徒讲说:“不是你们拣选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十五:16,而上帝拣选人的目的是要我们,是要我们圣洁,无有瑕疵。“圣洁”希腊文(hagios)是含有不同与分开的意思。神拣选的人或物是要和其它的人或物分别出来。而这样不同不是叫我们脱离世界,它的意思是叫人在世界里,却因为有基督的圣洁生命显出他的不同。从而去影响、革新这个世界。“无有瑕疵”希腊文(amōmos)这个字是一个献祭的字。犹太人的律法里规定,在动物被献祭前,必须经过仔细的察验,保证被献之物没有任何的细微瑕疵。Amōmos是指将整个人献给上帝。神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完全。[7]
V5-6 神所做的这一切都是随他自己的心意而行,在这里预定希腊文(proorisas) 直译是“预先挑选”的意思。表明神为他的子民安排的计划,是在亘古以前定下的事实。这计划就是藉著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这样的恩典是我们不配得,更非因我们作了任何德行才得的,乃是神因他的爱子耶稣赐给我们的。[8]
V7-10 我们得恩典蒙救赎是因他爱子的血,也因他的血过犯得以赦免这在旧约就已很明显,“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九:22;参利十七:11)基督满足旧约祭礼系统一贯坚持的需要。他的死,意味着血已经流出作为赎罪的祭。献祭就是救赎——亦即过犯得以赦免。罪是得思想、意志、肢体被捆绑,赦免就是得自由,这赦免是照他丰盛的恩典。这恩典又是他用诸般智慧聪明赏给我们。罗宾逊对“智慧”的定义是“能够看清事情核心,知道其中真相的知识。”而聪明他则解作“能够导致正确行动的理解。”就如巴克莱(W.Barclay)说得好:“ 基督给人能力,可以看清终极永恒真理,又能解决每时每刻的问题。”神乐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奥秘”(mystērion) 一字在古希腊文中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它可指一种只有加入某种组织的人才能晓得的秘密仪式或知识,又可指任何秘密。而对保罗来说,最基本的奥秘是神怎样藉著耶稣基督,使人与他团契相交得以恢复;并且他使因人的悖逆和罪恶搞得乱七八糟的宇宙,重新得以合而为一。如此新约之中,奥秘不是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已经启示的事物。神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韦莫思(R.F.Weymouth)翻译为:“将万有恢复到得著基督为惟一之首......意思。万物都是在基督里面被造的(西一:16)。无数的混乱和溃败透过罪进侵世界;但最后万物将会因为归回顺服基督,恢复原有的功用,并合而为一。(西一20)[9]
V11-14保罗继续说,我们也在他里面......照预定......得了基业。在此保罗说我们——犹太人——成为他的子民时,保罗所说的,是说旧约是神为人类所定的旨意实行的开端。如巴斯所言:“我们已被神据为己有。”在以弗所书中,有好几次用到“我们”第一人称和“你们”第二人称代名词交替使用,显示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分别。V11-12就是一个例证。神救赎世人的计划,是从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犹太人身上开始。他们是预定——“预先挑选”V5用过这个字。[10]在整个历史中,犹太人是上帝拣选的子民,但并不是说上帝没有准备拣选其他国家、其它人民。只不过犹太国有它特别的权利。而神的用意就是透过以色列这个民族把恩典赐予外邦人。当他们接受了道。他们还受了圣灵的印记。在古代的世界里——当寄送一个袋,一只篓,或一个包,到另外一处的时候,总是封上印记,表明这东西是属于谁的,从那里寄的。获得圣灵就是这印记表明那人是属于上帝的。保罗又说,这圣灵是我们得救的凭据。“凭据”希腊文(arrabōn)在希腊商业中,这是先付的买价的一部份,作为以后到期付清的保证。在许多希腊现存的商业文件中,用这个字。一妇女出售一只母牛,接受多少钱币(drachmae)作为arrabōn。有的舞蹈女子被聘表演,先行支付多少钱。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是我们在这世上圣灵的经验是预先尝些天上福分的滋味,这保证有一天我们能完全获得上帝的福气。[11]
V15-23这是保罗为他所爱的教会的祷告。他祈求神赐给他们智慧的灵。明白神深奥事的智慧,帮助教会进入永恒真理的知识。保罗还为他们祈求完全的启示及对上帝有更完全的知识。这样的智慧和启示乃是更真知道他,即亲身认识神;按照圣经一贯的理解,这是指与神合一交通的生命历程。
保罗所求的,是他们心眼被关照后,能够知道三件事。
第一是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神的呼召可以说是已经成就的事,神呼召世人归向他;是现在仍继续进行的事,因此,事奉和成圣是一生的使命(弗四1;腓三14;来三1)。这样的呼召是出于永生神的呼召,它就能够为没有指望的人(弗二12),带来永恒的盼望。
第二是要他们知道他在圣徒中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基督徒的团契,是神基业所在的范围;正如神旨意的真理,亦是在他的教会中、并藉由他的教会向人启示、宣扬一样(弗三9-11、18)。人一旦蒙神光照——圣灵同时也是这基业的凭据,便能日渐体会这基业的丰盛和荣耀。这基业的本质就是在神里面的永生。
第三是要他们知道神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这是神伟大的权能,是他独有的属性。保罗祈祷的重点,其实就是神伟大的能力,能够因为它在我们这信的人身上运作,从经历为人所认识。保罗深信只需透过相信这个简单的条件——接受、得这个神想要他们得到的礼物。这能力藉两个决定性的作为,在基督身上显明。第一,神使他从死里复活,藉以彰显这能力。第二,藉着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这能力得以彰显。加尔文说,圣经说基督被提升到圣父的右边时,“不是指某个地方,而是指圣父赐给基督奉他的名管治天上地下一切的能力。”因此,复活和升天除了表示基督在地上的工作已经结束以外,也表达了神向人类提供了能力是何等浩大。基督复活升高,他的地位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这一直都是基督在宇宙中固有的身份,因为从亘古到永远。 保罗强调基督是在这一切之上的主宰,远超过一切有名的,即每个被人尊崇的对象。不但是今世连来世都包括在内。因此圣父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基督是万有之王,更是教会的主。是赐给教会、为使教会得益的头,同样也是万有的头。教会有权柄能力胜过一切反对的势力,是因为她的领袖、她的头饰万有之首。耶稣本身就具有权柄,因为他在圣父权柄之下,他遵行天父的旨意,因此有神的权柄。为使教会得益,基督是教会的头;而他对教会的伟大旨意,以及教会与他的关系,圣经用他的身体来描述。它表达了基督和他子民之间那种根本上的合一——与神相同的生命流通在一切之中;有将教会描述为顺从他而运作的整体,在世上执行他的工作。教会不单只是他的身体,神更定意要教会成为“充满万有者的丰盛”。(RSV,和合本: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神的旨意是要“神一切所充满的”,都“充满”了基督徒(弗三19),即神一切要赐给人的属性和赏赐,人是有能力领受的。[12]基督怎样充满万有,也照样充满教会,不仅统治教会,也统治万有。这是神大能大力的运作。
五、 以弗所第一章与当代大陆基督徒的关系
从保罗的这篇真挚的颂词和祷告里,我们看到我们在基督里是有何等的丰盛的福气,保罗他经历了,也真确认识神给予信徒的这些福气:他的拣选、预定、救赎、启示、承受、圣灵在信徒里的印记。这些都是出于神的恩典、权能和慈爱。在当时的世代,以弗所也是个充满偶像,物质丰富的城市,处在其中的基督徒很容易忽略自己在基督里的丰盛。保罗得这篇颂词和祷告也是要提醒我们生在大陆基督徒是何等的有福。它要我们眼睛从地上转向天上,从人的身上转向神,从属世转向属灵的追求。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放宽,当代大陆基督徒所面临不再是那种红色恐怖,可能在内地较闭塞的农村地区仍有或多或少的逼迫。但这以不是大陆基督徒面临的主要危机。对现今的基督徒不管是内地还是沿海,不管是农村还是都市,物质的丰裕,改革后带来的经济浪潮冲击,光怪陆离的物质、权利的追求,更成为我们的一种挑战。似乎更多地崛起
[1]参:以弗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PP.16
[2]参:以弗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PP.18-19
[3]参:以弗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PP.21-22.
[4]参:天窗——以弗所人书讲解,pp.15-16
[5]参:圣经分析排版本 研读版,新约pp.244
[6]参. 巴克莱 (加拉太书*以弗所注释) pp.84-86
[7]参. 巴克莱 (加拉太书*以弗所注释) pp.88-89
[8]参:以弗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PP.58
[9]参:以弗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PP.58-64
[10]参:以弗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PP.65
[11]参. 巴克莱 (加拉太书*以弗所注释) pp.98-99
[12]参:以弗所(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PP.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