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

同源策略

同源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防止恶意的网站窃取数据。

设想这样一种情况:A网站是一家银行,用户登录以后,又去浏览其他网站。如果其他网站可以读取A网站的 Cookie,会发生什么?

很显然,如果 Cookie 包含隐私(比如存款总额),这些信息就会泄漏。更可怕的是,Cookie 往往用来保存用户的登录状态,如果用户没有退出登录,其他网站就可以冒充用户,为所欲为。因为浏览器同时还规定,提交表单不受同源政策的限制。

由此可见,"同源政策"是必需的,否则 Cookie 可以共享,互联网就毫无安全可言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同源政策"越来越严格。目前,如果非同源,共有三种行为受到限制。

(1) Cookie、LocalStorage ()和 IndexDB 无法读取。

(2) DOM 无法获得。

(3) AJAX 请求不能发送。

   //localStorage 和 sessionStorage 属性允许在浏览器中存储 key/value 对的数据。

localStorage 用于长久保存整个网站的数据,保存的数据没有过期时间,直到手动去删除。

localStorage 属性是只读的。

//indexDB 详细解释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8/07/indexeddb.html

 cookie

Cookie 是服务器写入浏览器的一小段信息,只有同源的网页才能共享。但是,两个网页一级域名相同,只是二级域名不同,浏览器允许通过设置document.domain共享 Cookie。

举例来说,A网页是http://w1.example.com/a.html,B网页是http://w2.example.com/b.html,那么只要设置相同的document.domain,两个网页就可以共享Cookie。


document.domain = 'example.com';

现在,A网页通过脚本设置一个 Cookie。


document.cookie = "test1=hello";

B网页就可以读到这个 Cookie。


var allCookie = document.cookie;

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 Cookie 和 iframe 窗口,LocalStorage 和 IndexDB 无法通过这种方法,规避同源政策,而要使用下文介绍的PostMessage API。

另外,服务器也可以在设置Cookie的时候,指定Cookie的所属域名为一级域名,比如.example.com


Set-Cookie: key=value; domain=.example.com; path=/

这样的话,二级域名和三级域名不用做任何设置,都可以读取这个Cookie。

不同源跨域方法

如果两个网页不同源,就无法拿到对方的DOM。典型的例子是iframe窗口和window.open方法打开的窗口,它们与父窗口无法通信。

比如,父窗口运行下面的命令,如果iframe窗口不是同源,就会报错。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  //.contentWindow 返回 frame/iframe 生成的 window 对象
// Uncaught DOMException: Blocked a frame from accessing a cross-origin frame.

上面命令中,父窗口想获取子窗口的DOM,因为跨源导致报错。

反之亦然,子窗口获取主窗口的DOM也会报错。


window.parent.document.body
// 报错

如果两个窗口一级域名相同,只是二级域名不同,那么设置上一节介绍的document.domain属性,就可以规避同源政策,拿到DOM。

对于完全不同源的网站,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跨域窗口的通信问题。

  • 片段识别符(fragment identifier)
  • window.name
  • 跨文档通信API(Cross-document messaging)

3.1 片段识别符

片段标识符(fragment identifier)指的是,URL的#号后面的部分,比如http://example.com/x.html#fragment#fragment如果只是改变片段标识符,页面不会重新刷新。

父窗口可以把信息,写入子窗口的片段标识符


var src = originURL + '#' + data;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IFrame').src = src;

子窗口通过监听hashchange事件得到通知。 //hashchange 当锚部分发生变化时执行 JavaScript  。因为父窗口不能直接获取子窗口DOM,所以通过锚的方式进行修改

这个写在子窗口,父窗口改变了子窗口锚点,就会触发onhashchange
window.onhashchange = checkMessage;

function checkMessage() {
  var message = window.location.hash;
  // ...
}

同样的,子窗口也可以改变父窗口的片段标识符


parent.location.href= target + "#" + hash;

3.2 window.name

浏览器窗口有window.name属性。window.name 当前window的名称  这个属性的最大特点是,无论是否同源,只要在同一个窗口里,前一个网页设置了这个属性,后一个网页可以读取它。

父窗口先打开一个子窗口,载入一个不同源的网页,该网页将信息写入window.name属性。


window.name = data;

接着,子窗口跳回一个与主窗口同域的网址。


location = 'http://parent.url.com/xxx.html';

然后,主窗口就可以读取子窗口的window.name了。


var dat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Frame').contentWindow.name;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window.name容量很大,可以放置非常长的字符串;缺点是必须监听子窗口window.name属性的变化,影响网页性能。

3.3 window.postMessage

上面两种方法都属于破解,HTML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一个全新的API:跨文档通信 API(Cross-document messaging)。

这个API为window对象新增了一个window.postMessage方法,允许跨窗口通信,不论这两个窗口是否同源

举例来说,父窗口http://aaa.com向子窗口http://bbb.com发消息,调用postMessage方法就可以了。


var popup = window.open('http://bbb.com', 'title');
popup.postMessage('Hello World!', 'http://bbb.com');//不要把open 和postmessage放在一个事件里,单独绑定
//postMessage不一定和open一起用,iframe也行。只是iframe的话 var popup=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的id值").contentWindow;要加上contentWindow获取子页面内容

postMessage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具体的信息内容,第二个参数是接收消息的窗口的源(origin),即"协议 + 域名 + 端口"。也可以设为*,表示不限制域名,向所有窗口发送。

子窗口向父窗口发送消息的写法类似。


window.opener.postMessage('Nice to see you', 'http://aaa.com');

父窗口和子窗口都可以通过message事件,监听对方的消息。

addEventListener 设置事件监听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 {
  console.log(e.data);
},false);

message事件的事件对象event,提供以下三个属性。

  • event.source对发送消息的window对象的引用;你可以使用它来建立两个不同来源的窗口之间的双向通信。
  • event.origin: 消息发送方的来源
  • event.data
  • 要传递的数据,html5规范中提到该参数可以是JavaScript的任意基本类型或可复制的对象,然而并不是所有浏览器都做到了这点儿,部分浏览器只能处理字符串参数,所以我们在传递参数的时候需要使用JSON.stringify()方法对对象参数序列化,在低版本IE中引用json2.js可以实现类似效果,

下面的例子是,子窗口通过event.source属性引用父窗口,然后发送消息。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receiveMessage);
function receiveMessage(event) {
  event.source.postMessage('Nice to see you!', '*');
}
//
//对父窗口window的引用,就通过event.source往父窗口发送消息

3.4 LocalStorage

localStorage 和 sessionStorage 属性允许在浏览器中存储 key/value 对的数据。

localStorage 用于长久保存整个网站的数据,保存的数据没有过期时间,直到手动去删除

localStorage 属性是只读的。

通过window.postMessage,读写其他窗口的 LocalStorage 也成为了可能。

保存数据语法:

localStorage.setItem("key", "value");

读取数据语法:

var lastname = localStorage.getItem("key");

删除数据语法: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

下面是一个例子,主窗口写入iframe子窗口的localStorage


window.onmessage = function(e) {
  var payload = JSON.parse(e.data);//这里把json字符串转换成对象
  localStorage.setItem(payload.key, JSON.stringify(payload.data));//JSON.stringify把js值转换成json字符串
设置localStorage值 LocalStorage.setItem(name,value)设置name=payload.key value=转换过的payload.data;

上面代码中,子窗口将父窗口发来的消息,写入自己的LocalStorage。

父窗口发送消息的代码如下。


var win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frame')[0].contentWindow;
var obj = { name: 'Jack' };
win.postMessage(JSON.stringify({key: 'storage', data: obj}), 'http://bbb.com');

加强版的子窗口接收消息的代码如下。


window.onmessage = function(e) {
  var payload = JSON.parse(e.data);
  switch (payload.method) {
    case 'set':
      localStorage.setItem(payload.key, JSON.stringify(payload.data));
      break;
    case 'get':
      var parent = window.parent;
      var data = localStorage.getItem(payload.key);
      parent.postMessage(data, 'http://aaa.com');
      break;
    case 'remove':
      localStorage.removeItem(payload.key);
      break;
  }
};

加强版的父窗口发送消息代码如下。


var win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frame')[0].contentWindow;
var obj = { name: 'Jack' };
// 存入对象
win.postMessage(JSON.stringify({key: 'storage', method: 'set', data: obj}), 'http://bbb.com');
// 读取对象
win.postMessage(JSON.stringify({key: 'storage', method: "get"}), "*");
window.onmessage = function(e) {
  if (e.origin != 'http://aaa.com') return;
  // "Jack"
  console.log(JSON.parse(e.data).name);
};

 高级例子

tab切换不返回第一页,而且停留到当前页面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demo</title>
    <style>
    body,h1,h2,h3,h4,h5,h6,p,dl,dt,dd,ul,ol,form,input,textarea,th,td,select{ margin:0; padding:0; }
    body{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sans-serif,arial;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 color: #333;}
    li{ list-style: none; }
    .clearfix{ *zoom:1; }
    .clearfix:after{ display: block; content:""; height: 0; clear: both; 1font-size: 0; overflow: hidden; visibility: hidden; }
    .demo{ margin-left: 100px; margin-top: 100px; width: 450px; border: 1px solid #eaeaea; }
    .tab-hd li{ width: 90px; height: 30px; line-height: 30px; background: #f2f2f2; text-align: center; float: left; cursor: pointer; }
    .tab-hd li.active{ background: #04a7ec; color: #fff; }
    .tab-bd{ font-size: 16px; display: none; height: 300px; line-height: 300px; text-align: center;}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demo">
        <ul class="tab-hd clearfix">
            <li class="active">基本信息</li>
            <li>课程详情</li>
            <li>视频管理</li>
            <li>讲义管理</li>
            <li>习题管理</li>
        </ul>
        <div class="tab-bd" style="display: block;">这是基本信息</div>
        <div class="tab-bd">这是课程详情</div>
        <div class="tab-bd">这是视频管理</div>
        <div class="tab-bd">这是讲义管理</div>
        <div class="tab-bd">这是习题管理</div>
    </div>
    <script src="http://libs.baidu.com/jquery/1.10.2/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function(){
     
            var getIndexNum = sessionStorage.getItem("tabLiNum");
            $(".tab-hd li").eq(getIndexNum).addClass('active').siblings().removeClass('active');
            $(".tab-bd").eq(getIndexNum).show().siblings(".tab-bd").hide();
     
            $(".tab-hd li").on('click',function(){
     
                $(this).addClass('active').siblings().removeClass('active');
                $(".tab-bd").eq($(this).index()).show().siblings(".tab-bd").hide();
                    
                var indexNum = $(this).index(); //所点击li的索引值
                console.log("当前li的下标为:",indexNum); //打印索引值
                sessionStorage.setItem("tabLiNum",indexNum); //将(下标名称,索引值)存入session中
            })
     
        })
    </script>
</body>
</html>

 

AJAX跨域

同源政策规定,AJAX请求只能发给同源的网址,否则就报错。

除了架设服务器代理(浏览器请求同源服务器,再由后者请求外部服务),有三种方法规避这个限制。

jsonp cors 

cors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4/cors.html

JSONP

1、JSONP的实现原理就是创建一个script标签, 再把需要请求的api地址放到src里. 这个请求只能用GET方法, 不可能是POST

2、我们发现Web页面上调用js文件时则不受是否跨域的影响(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凡是拥有”src”这个属性的标签都拥有跨域的能力,比如<\script>、<\img>、<\iframe>)。

3、恰巧我们已经知道有一种叫做JSON的纯字符数据格式可以简洁的描述复杂数据,更妙的是JSON还被js原生支持,所以在客户端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理这种格式的数据。

4、这样子解决方案就呼之欲出了,web客户端通过与调用脚本一模一样的方式,来调用跨域服务器上动态生成的js格式文件(一般以JSON为后缀),显而易见,服务器之所以要动态生成JSON文件,目的就在于把客户端需要的数据装入进去。

5、客户端在对JSON文件调用成功之后,也就获得了自己所需的数据,剩下的就是按照自己需求进行处理和展现了,这种获取远程数据的方式看起来非常像AJAX,但其实并不一样。

6、为了便于客户端使用数据,逐渐形成了一种非正式传输协议,人们把它称作JSONP,该协议的一个要点就是允许用户传递一个callback参数给服务端,然后服务端返回数据时会将这个callback参数作为函数名来包裹住JSON数据,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随意定制自己的函数来自动处理返回数据了

如果对于callback参数如何使用还有些模糊的话,我们后面会有具体的实例来讲解。

JSONP的客户端具体实现:

不管jQuery也好,extjs也罢,又或者是其他支持jsonp的框架,他们幕后所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下面我来循序渐进的说明一下jsonp在客户端的实现:

1、我们知道,哪怕跨域js文件中的代码(当然指符合web脚本安全策略的),web页面也是可以无条件执行的。

远程服务器remoteserver.com根目录下有个remote.js文件代码如下:

alert('我是远程文件');

本地服务器localserver.com下有个jsonp.html页面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remoteserver.com/remote.js"></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毫无疑问,页面将会弹出一个提示窗体,显示跨域调用成功。

2、现在我们在jsonp.html页面定义一个函数,然后在远程remote.js中传入数据进行调用。

jsonp.html页面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localHandler = function(data){
        alert('我是本地函数,可以被跨域的remote.js文件调用,远程js带来的数据是:' + data.result);
    };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remoteserver.com/remote.js"></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remote.js文件代码如下:

localHandler({"result":"我是远程js带来的数据"});

运行之后查看结果,页面成功弹出提示窗口,显示本地函数被跨域的远程js调用成功,并且还接收到了远程js带来的数据。
很欣喜,跨域远程获取数据的目的基本实现了,但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我怎么让远程js知道它应该调用的本地函数叫什么名字呢?毕竟是jsonp的服务者都要面对很多服务对象,而这些服务对象各自的本地函数都不相同啊?我们接着往下看。

3、聪明的开发者很容易想到,只要服务端提供的js脚本是动态生成的就行了呗,这样调用者可以传一个参数过去告诉服务端 “我想要一段调用XXX函数的js代码,请你返回给我”,于是服务器就可以按照客户端的需求来生成js脚本并响应了。

看jsonp.html页面的代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得到航班信息查询结果后的回调函数
    var flightHandler = function(data){
        alert('你查询的航班结果是:票价 ' + data.price + ' 元,' + '余票 ' + data.tickets + ' 张。');
    };
    // 提供jsonp服务的url地址(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地址,最终生成的返回值都是一段javascript代码)
    var url = "http://flightQuery.com/jsonp/flightResult.aspx ?(?号前面就是远程服务器文件的url地址)code=CA1998&callback=flightHandler";
    // 创建script标签,设置其属性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etAttribute('src', url);
    // 把script标签加入head,此时调用开始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script);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这次的代码变化比较大,不再直接把远程js文件写死,而是编码实现动态查询,而这也正是jsonp客户端实现的核心部分,本例中的重点也就在于如何完成jsonp调用的全过程。
我们看到调用的url中传递了一个code参数,告诉服务器我要查的是CA1998次航班的信息,而callback参数则告诉服务器,我的本地回调函数叫做flightHandler,所以请把查询结果传入这个函数中进行调用。
OK,服务器很聪明,这个叫做flightResult.aspx的页面生成了一段这样的代码提供给jsonp.html

(服务端的实现这里就不演示了,与你选用的语言无关,说到底就是拼接字符串):

flightHandler({
    "code": "CA1998",
    "price": 1780,
    "tickets": 5
});

 php可以用$_GET["code"] 获取到url中传递的code值,js中可以引用php中变量 加上<?php   ?>就行

<script>
var str=<?php echo $value;?>
</script>

这里针对ajax与jsonp的异同再做一些补充说明:

1、ajax和jsonp这两种技术在调用方式上”看起来”很像,目的也一样,都是请求一个url,然后把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进行处理,因此jquery和ext等框架都把jsonp作为ajax的一种形式进行了封装。

2、但ajax和jsonp其实本质上是不同的东西。ajax的核心是通过XmlHttpRequest获取非本页内容,而jsonp的核心则是动态添加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dowinning/archive/2012/04/19/json-jsonp-jquery.html

 jQuery中jsonp调用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
<head>
     <title>Untitled Pag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ajax({
             type: "get",
             async: false,
             url: "http://flightQuery.com/jsonp/flightResult.aspx?code=CA1998",
             dataType: "jsonp",
             jsonp: "callback",//传递给请求处理程序或页面的,用以获得jsonp回调函数名的参数名(一般默认为:callback)
             jsonpCallback:"flightHandler",//自定义的jsonp回调函数名称,默认为jQuery自动生成的随机函数名,也可以写"?",jQuery会自动为你处理数据
             success: function(json){ // success()作为回调函数
                 alert('您查询到航班信息:票价: ' + json.price + ' 元,余票: ' + json.tickets + ' 张。');
             },
             error: function(){//请求失败时触发函数
                 alert('fail');
             }
         });
     });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跨域表现

ajax请求时,如果存在跨域现象,并且没有进行解决,会有如下表现:(注意,是ajax请求,请不要说为什么http请求可以,而ajax不行,因为ajax是伴随着跨域的,所以仅仅是http请求ok是不行的)

第一种现象:No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 is present 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并且The response had HTTP status code 404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

  • 本次ajax请求是“非简单请求”,所以请求前会发送一次预检请求(OPTIONS)
  • 服务器端后台接口没有允许OPTIONS请求,导致无法找到对应接口地址

解决方案: 后端允许options请求

第二种现象:No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 is present 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并且The response had HTTP status code 405

这种现象和第一种有区别,这种情况下,后台方法允许OPTIONS请求,但是一些配置文件中(如安全配置),阻止了OPTIONS请求,才会导致这个现象

解决方案: 后端关闭对应的安全配置

第三种现象:No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 is present 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并且status 200

这种现象和第一种和第二种有区别,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端后台允许OPTIONS请求,并且接口也允许OPTIONS请求,但是头部匹配时出现不匹配现象

比如origin头部检查不匹配,比如少了一些头部的支持(如常见的X-Requested-With头部),然后服务端就会将response返回给前端,前端检测到这个后就触发XHR.onerror,导致前端控制台报错

解决方案: 后端增加对应的头部支持

第四种现象:heade contains multiple values '*,*'

表现现象是,后台响应的http头部信息有两个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说实话,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进行跨域配置的人不了解原理,导致了重复配置,如:

  • 常见于.net后台(一般在web.config中配置了一次origin,然后代码中又手动添加了一次origin(比如代码手动设置了返回*))
  • 常见于.net后台(在IIS和项目的webconfig中同时设置Origin:*)

解决方案(一一对应):

建议删除代码中手动添加的*,只用项目配置中的即可

建议删除IIS下的配置*,只用项目配置中的即可

 

如何分析ajax跨域

上述已经介绍了跨域的原理以及如何解决,但实际过程中,发现仍然有很多人对照着类似的文档无法解决跨域问题,主要体现在,前端人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跨域问题造成的,什么时候不是,因此这里稍微介绍下如何分析一个请求是否跨域:

抓包请求数据

第一步当然是得知道我们的ajax请求发送了什么数据,接收了什么,做到这一步并不难,也不需要fiddler等工具,仅基于Chrome即可

  • Chrome浏览器打开对应发生ajax的页面,F12打开Dev Tools
  • 发送ajax请求
  • 右侧面板->NetWork->XHR,然后找到刚才的ajax请求,点进去

示例一(正常的ajax请求)

上述请求是一个正确的请求,为了方便,我把每一个头域的意思都表明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接口返回的响应头域中,包括了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Requested-With,Content-Type,Accept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Post,Put,OPTIONS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所以浏览器接收到响应时,判断的是正确的请求,自然不会报错,成功的拿到了响应数据。

示例二(跨域错误的ajax请求)

为了方便,我们仍然拿上面的错误表现示例举例。

这个请求中,接口Allow里面没有包括OPTIONS,所以请求出现了跨域、


这个请求中,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出现了两次,导致了跨域配置没有正确配置,出现了错误。

更多跨域错误基本都是类似的,就是以上三样没有满足(Headers,Allow,Origin),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示例三(与跨域无关的ajax请求)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ajax请求错误都与跨域有关,所以请不要混淆,比如以下:

比如这个请求,它的跨域配置没有一点问题,它出错仅仅是因为request的Accept和response的Content-Type不匹配而已。

个人重点总结

不同源,dom,ajax,cookie等不能共享。如果一级域名相同,可以通过设置document.domain:"一级域名url"可以共享cookie

完全不同源的话,

办法1、父窗口可以改变子窗口的片段标识符(#值)页面不会刷新。 父窗口通过给子窗口的.src属性加上#值来修改子窗口的片段标识符。而子窗口通过hashchange来监听,window.location.hash来得值

办法2、子窗口写入window.name 然后跳转到跟父窗口同域的url,父窗口就可以读取子窗口window.name了

办法3、window.postmessage  父窗口发送信息  子窗口.contentWindow.postMessage("信息","子窗口url");

addEventListener 子窗口设置事件监听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 {
  console.log(e.data);
},false);

e.data 传递的数据  e.origin 发送信息方的来源  e.source 对信息发送方window对象的引用,可以建立两个不同来源的双边通信

localStorage

保存localStorage.setItem   读取.getItem 删除 .removeItem 

父窗口通过postMessage 传值给子窗口 子窗口把值保存在自己localStorage中,子窗口也可以通过postMessage把自己的localStorage传给父窗口

 

AJAX跨域  JSONP(只能get请求)

因为js文件不受跨域影响,客户端传递callback参数给服务端,服务端将callback作为函数名包裹json数据并调用,传给客户端

客户端生成的js的src等于提供jsonp服务的url地址,

 

 

 

posted @ 2020-06-02 17:03  Ren小白  阅读(137)  评论(0)    收藏  举报
levels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