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十分好奇,忍不住想推测一下“好奇号”火星车上的软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构造。我们已经知道,好奇号上的软件大部分都是用C语言写成的,这些代码加起来大概有250万行。有人可能会感到诧异,这样复杂的系统怎么能写出来而且能让它好用?下面是来自Erlang程序员的观点。首先来些基础的。“好奇号”火星车使用的是核动力,它能持续的受控的方式提供给火星车能量。这个能量源同时还要负责平时对火星车进行加热——这是在火星表面极端天气环境下对火星车的必要保障。“好奇号”基本上是自主控制的。它发送一条信息可能要用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你只能在火星上一天里的有限时间段内给它发送信息。“好奇号”自己可以和地球通话,但这条线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02 21:52 renly2013 阅读(35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作者: Paul Firth来源: 外刊IT评论发布时间: 2013-01-01 20:29阅读: 574 次推荐: 1原文链接[收藏] 英文原文:10 steps to becoming a better programmer 这篇文章要介绍的,是我作为专业程序员这些年来学到的能真正提高我的代码质量和整体工作效率的 10 件事情。 1. 永远不要复制代码 不惜任何代价避免重复的代码。如果一个常用的代码片段出现在了程序中的几个不同地方,重构它,把它放到一个自己的函数里。重复的代码会导致你的同事在读你的代码时产生困惑。而重复的代码如果在一个地方修改,在另外一个地方忘记修改,就会产生到处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02 21:45 renly2013 阅读(12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译者:丫丫丫詹森·科特克我叫同事克里斯·威尔森(Chris Wilson)造一个机器人版的詹森·科特克(Jason Kottke)出来,因为真人版看起来时不时需要休息一下。科特克在1998年开通了他的同名博客,当时博客才刚刚兴起。网络世界从那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Kottke.org网站一直保持着活力。我喜欢这个网站的一个原因是我和科特克有许多共同爱好:科学、技术、迈克尔·路易斯(Michael Lewis)、字体设计、《纽约客》、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监听风云》(The Wir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02 11:00 renly2013 阅读(23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机器人会偷走你的饭碗吗——医生篇1936阅读13赞3评论打开文章名片译者:丫丫丫巴氏涂片(Pap smear,又称宫颈涂片)是迄今开发的最有效的癌症筛查测试。20世纪40年代这一技术引入之初,美国每年死于宫颈癌的女性可达2.6万人。因为现代制备方法不再需要进行涂片实验,该技术如今又被称为巴氏检查。这样的检查在美国每年约进行5500万次,全世界每年约1.2亿次。这项在全世界广为推行的常规性测试效果显著:现在美国每年死于宫颈癌的女性已减少到5000人以下。考虑到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人口增长,巴氏检查使得宫颈癌死亡率降低了90%还多。巴氏检查不仅使女性受益,对医生和诊断实验室来说也是一笔好买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02 10:57 renly2013 阅读(22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机器人会偷走你的饭碗吗——药剂师 vs. 巨型药品包装机2746阅读11赞2评论打开文章名片译者:丫丫丫我见过的第一台计算机是父亲为他的药房买来管理处方的。那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南非,我父亲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那个时候,全国几乎没有哪家药房是计算机化的。一个药房,不论在哪,竟然需要计算机,这个想法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计算机是用来计算的,而药剂师根本不需要计算。那时候,我父亲刚入行才几年的时间。他整天都忙于数药片、配药方、应付病人的咨询,这些病人将当地药剂师作为医生的替代品,可以随时咨询。对于早期的计算机来说,所有的这些任务都超过其处理能力范围,并且那时候的计算机还不太可靠、不易操作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02 10:53 renly2013 阅读(493)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