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第3堂课

 

20181119笔记

一、内存管理相关

①Cpython解释器的垃圾回收机制

什么是垃圾:当一个值没有被绑定任何变量名(即该值的引用计数为零时),该值就是垃圾。

垃圾回收是收回值占用的内存空间。

引用计数增加:
age=18   # 18的引用计数为1
x=18     # 18的引用计数为2
print(age)
print(x)
引用计数减少:
age=19  #18的引用计数变为1
del x #18的引用计数变为0,del是解除变量名与值的绑定关系,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删除
②变量值的三个特征

id:反应的是内存地址

type:数据类型

值:

age=18
print(id(age))
print(type(age))
print(age)

总结:id相同,值一定相同

值相同,id可以不同

cmd下测试:
>>> x='name:egon age:18***'
>>> y='name:egon age:18***'
>>> id(x)
2847698422856
>>> id(y)
2847698422928
③比较运算符==和身份运算符is的区别

==:验证值是否相等

is:id是否相等(即内存地址是否一致)

④可变类型和不可变类型

可变类型:值改变,id不变,证明就是在改变原值

不可变类型:值改变,id也变,证明根本不是在改变原值,而是创建了新值,原值就是不可变类型

>>> x=10
>>> print(id(x))
1924296448
>>> x=12
>>> print(id(x))
1924296512
a=['alex','123','www.z.cn','egon']
print(id(a))
a[0]='baidu'
print(a)
print(id(a))
输出结果为:
2431705698248
['baidu', '123', 'www.z.cn', 'egon']
2431705698248
⑤用户态与内核态

内核态: CPU可以访问内存所有数据,包括外围设备,例如硬盘,网卡。 CPU也可以将自己从一个程序切换到另一个程序。

用户态:只能受限的访问内存,且不允许访问外围设备。占用CPU的能力被剥夺,CPU资源可以被其他程序获取。

⑥小整数池

对整数N [-5, 256],解释器对他们做了单独的处理,放进了固定的内存中,不因每次运行而变化。

不仅对小整数有这样的处理,内建的类(int,staticmamethod,object,TypeError,,,)也都是这样处理的。 看一个变量的内存是不是这样处理的,无需运行两次,只要看id()编号的长度就行,它们都是10位的,普通变量都是十三位的。 其实并不是每次运行结果都是一样的,比如重启一下电脑再试试。 不同的软件打开的同一个python解释器结果也是不同的(最先打开的那个会影响其他的),比如先打开pycharm、cmd、jupyter得到的是不同的结果。只要把解释器全部关闭再打开某一个,其余的都会是这个软件的值。电脑不关机的话,软件重复关闭打开id值是一样的。

·cmd下:
>>> print(id(1))
1923378656
>>> print(id(666))
1857984630576
·pycharm下:
print(id(1))
print(id(666))
1923378656
2061107886992

二、python2与python3中不同的一点

①在python3中只有一个input:

特点:会将用户输入的任意内容都存成str类型。

②在python2中,与python3中input相同的是raw_input;

python2中input要求必须输入一个明确的类型,输入的类型是什么就是什么类型。

三、数据类型的基本使用

python3中数据类型主要有以下七种:

 

 

 

1、数字类型

①整型int

作用:用来记录年龄、号码等状态

定义:age=10 # age=int(10)

print(type(age))

②浮点型float

作用:用来记录身高、体重等状态

定义:salary=3.1 # salary=float(3.1)

print(type(salary))

2、字符串类型str

作用:用来记录描述性质的状态,比如名字、性别

定义:在单引号('')、双引号("")、三引号(""" """,''' ''')中包含一系列的字符

x='abc' # x=str('abc')

print(type(x))

其中如果字符串中已经有单引号时,注意就不可以再使用单引号了:

a="I'm good boy."

如果字符串需要换行,则必须使用三引号:

x="""
go
stop
go on
"""

字符串可以直接相加或相乘:

a="I'm a "
b='good boy.'
print(a+b)
I'm a good boy.
print('abc'*3)   # *后面只能是数字
'abcabcabc'

字符串也可以比较大小(依据ASCII表编码):

x='job'
y='zzz'
print(x>y)
print('z'<'a')
注意:字符串不能和数字比大小
3、列表类型list

作用:用来记录多个值,用索引对应值,索引反映的是位置。

定义:在[]内用逗号分隔开多个任意类型的值。

eg:x=[1,2.3,'abc',['a','b','c']] # 列表可以嵌套列表

使用:print(x[0]) #索引从0开始,即0是第一个

print(x[3]#[0]) # 去掉中间#号,系统原因,无法连续两个方括号。

4、字典类型dict

作用:用来记录多个值,用key对应value,其中key对value有描述的功能 定义:在{}内,用逗号分隔多个元素,每一个元素都是key:value的形式,其中value可以是任意类型,而key通常是str类型。 d={'x':'1','z':[1,2],a:{'aaa':'123'}} 使用:print(d['x'])

print(d['a']#['aaa']) # 去掉中间#号,系统原因,无法连续两个方括号。

5、布尔类型:

True False 所有数据类型自带布尔值 布尔值为假的的数据类型:0,None,空

6、 None

print(type(None))

<class 'NoneType'>

四、基本运算符

1、比较运算符

所有的比较运算符返回1表示真,返回0表示假,等同于True和False。比较运算符只能返回真或者假。Python2中<>表示不等于。

==等于:比较对象是否相等
!= 不等于: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想等
> 大于:返回是否大于
< 小于:返回是否小于
>= 大于等于:返回是否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返回是否小于等于
2、逻辑运算符

and:连接左右两个条件,只有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and运算的结果为True

or:连接左右两个条件,两个条件成立任意一个or运算的结果就为True

not:not是对紧跟其后的取反 is not

假设a=10,b=20

运算符逻辑表达式描述实例
and x and y 布尔“与”:如果x为False,x and y就返回False,否则返回y的计算值 (a and b)返回20
or x or y 布尔“或”:如果x是非0,就返回x的值,否则返回y的计算值 (a or b)返回10
not not x 布尔“非”:如果x为True,就返回False,如果x为False,就返回True。 not(a and b)返回False
posted @ 2018-11-19 17:09  real-admin  阅读(16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