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NET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开发!

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惊喜!用这个机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结构综述
  本标准为软件组织建立了一个描述其综合软件能力的模型。该模型提供一套可供公众使用的准则:这些准则描述那些成功地实施了过程改进的组织的特征。
  该模型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来衡量这种综合软件能力。在模型中,把所有软件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划分为5个等级——第1到第5级。数字越大,成熟度等级越高。高成熟度等级代表比较强的综合软件能力,反之亦然。按照这种概念,一个组织的成熟度等级预示这个组织有效地管理软件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性能。从过程改进的角度说,这种成熟度等级是过程改进的递进式平台。除了第1级之外,每个成熟度等级都反映出有一批软件过程稳定下来。在这批稳定的软件过程的基础上,软件组织可以瞄准更高一个成熟度等级。通过过程改进活动,使更多的软件过程以制度化的形式达到稳定,于是,该组织的综合软件能力就升到一个更高的成熟度平台上。
  
应该注意,按照本模型提升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是由低到高逐步递进的,不能放弃比较低的等级直接进入比较高的等级。
  5个成熟度等级分别是:
        1级:初始级
        2级:受管理级
        3级:已定义级
        4级:定量管理级
        5级:持续优化级
  除第1级(初始级)以外,其他各等级用预先规定的一组过程方面来定义。每个过程方面的实现,用相应的一组目标(通用目标和特定目标)来衡量。模型中为每个目标规定了相应的一组惯例(通用惯例和特定惯例),通过实施这些惯例来达到相应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针对某个成熟度等级,实施了该等级定义的各个过程方面的各个惯例并且达到了目标要求,也就表明软件能力达到了这个成熟度等级。围绕成熟度等级的过程方面、目标和惯例等是构成模型的部件。除了过程方面、目标和惯例外,模型中还包含子惯例、典型工作产品、详细说明、示例以及引证,它们也是本模型的组成部件。模型的概念见图1
posted on 2007-06-11 16:06  婕舞飞扬  阅读(37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