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byte、rune和string总结
[]byte
字节数组。byte是一个等价于uint8的,代表了一个ASCII码
Rune
当发现uint8不够用时,就会使用int32 的rune,rune代表了一个UTF-8字符
如果字符串中有非 ASCII 码的字符时,就不能使用 byte来表示字符,需要使用 rune类型来表示。
在 Go 中,有一个遍历方式是 range,(不用range的for循环是按照ascii码去读的 ),它默认就是以 UTF-8 编码形式去读每一个字符。当涉及到的字符串中含有非英文字符时,可以使用 range来遍历。
编码前置知识
了解编码知识的应该知道,ASCII 编码字符是1个字节的,而 UTF-8 是可变长的编码,当要表示中文等非 ASCll 编码的字符时,需要使用 UTF-8 编码来保证不会乱码。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符被编码到计算机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编码,比如大写字母A的编码是65,小写字母z的编码是122。
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
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因此,Unicode字符集应运而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UCS-16编码,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所以你看到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meta charset="UTF-8" />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
修改字符串
Go 语言中对字符串的修改其实不是对字符串本身的修改,而是复制字符串,同时修改值,即重新分配来内存,需要先将字符串转化成数组,[]byte 或 []rune,然后再转换成 string 型。那么我要说的也很明显了,就是要区别使用 []byte 或 []rune。对于全是ASCII编码的字符串,用 []byte 即可。如果带有中文,就需要使用[]rune。
[]byte和string的关系
string是一种结构,底层是byte。因为string的指针指向的内容是不可以更改的,所以每更改一次字符串,就得重新分配一次内存,之前分配空间的还得由gc回收,这是导致string操作低效的根本原因。
既然string就是一系列字节,而[]byte也可以表达一系列字节,那么实际运用中应当如何取舍?
- string可以直接比较,而[]byte不可以,所以[]byte不可以当map的key值。
- 因为无法修改string中的某个字符,需要粒度小到操作一个字符时,用[]byte。
- string值不可为nil,所以如果你想要通过返回nil表达额外的含义,就用[]byte。
- []byte切片这么灵活,想要用切片的特性就用[]byte。
- 需要大量字符串处理的时候用[]byte,性能好很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