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一篇blog纪念最美好的四年
2019
2019.10.18
这是第一次遇见19级的日子。那时的编程队还是一个才满15人的小分队,看到三百多号学弟学妹们坐满了整个阶梯教室,把我们几个军校过来的老学员整懵了。在曾经那个读书人最轻贱的时代,翻开程序设计书都怕被班长撕掉。转改了,又注入了这么多热爱学习的新鲜血液,jd的未来会是光明的吧?
我们都知道程序设计淘汰率高,但我心里盘算着,按正常十留一的比例,三百人怎么也能留下30号人?
2019.10-11
第一轮培训。刚开始学弟学妹们太热情了,分成两拨机房仍然挤不下,很多人只能搬凳子坐在过道里听课。太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了,从小梦想当一名计算机老师,有一种圆梦的快乐。
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HelloWorld程序设计训练营”。改警校了,以后可以成立社团了,我们也不能一直没有名字就编程队编程队的叫着,于是起了个过渡名(有点点小难听hhh)以后一定会起一个更漂亮的社团名。
除了带新,老同志们的能力也确实比较堪忧。Harvey和Haogod两位专业OIer的到来大幅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水平,不然我们可能连STL都不会调......
2019.12
第一次选拔很热闹,顺利选出了三十个正式成员。30人诶,对当时的15人小队来说,相当于规模一下子翻了两番。那是我带社团历程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岁月了,什么事都有老师和学姐罩着,我的身份只是个普通骨干&吉祥物。我以为社团会是一片坦途呢,我们有外出,有奖金,有老师,更有热爱学习的好多好多学弟学妹们。可惜那是疫情爆发前的最后一个月。
2020
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改写了社团的发展轨迹。本以为2020的春季赛季将是开花结果的第一季,可因为疫情,所有同学半年没返校,所有竞赛全部推迟。离校整整8个月,让本就感情不那么深的新同学们渐渐散了。MG和我尽力的维持着线上的社团活动,定期培训,一个月一次模拟赛,可参加的同学一次比一次少。18届没有学生,让19的大一小萌新每天和大三大四的老学长与晦涩的编程语言打交道,确实为难他们了吧。
2020.09
重返校园时,社团已是七零八落。学姐毕业了,我们没了做决策的主心骨;17届大四了,考研的考研退役的退役,MG也遇上了些健康状况;19届只在学校呆了半年,愿意留在团队的少之又少。20招新时,到场的19只有双haogod,没人了。
学姐离开之后,团队里没有一个拿主意的人。记得省赛时,一队要在harvey, haogod, MG和我之间四选三,四个人绕着图书馆转了一个小时推辞来推辞去决定不下来。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要成为团队的话事人,从小到大我都是个自卑的人,无论到哪无论受欺负还是受宠我都是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小弟。我不敢成为社团的主心骨,我觉得我不可能挑得起这个担子。当时我还是更习惯做一个普通骨干,以建议的口吻和老师和团队交流。可每次提议即使几位核心成员也回应寥寥,我完全没有自信推行自己的想法。我和几乎每一个19的成员私聊试图挽留,可当时没了外出没了奖学金,我让大家为什么而学编程?为了我心中放不下的编程队情结吗?
磕磕绊绊打完了省赛。17还没完全谢幕,看上去声势依旧浩大,成绩也不算难看。可我心底不舒服,赛前每次想组织大家培训时,我们既没有规矩说省赛一定要集训,也没人愿意花心思给寥寥无几的人上课讲题,更没人愿意忙里抽闲来参加培训。(jd是不能逃训练来学习的,参加学习活动只能是利用一点点可怜的课余时间。学编程本来就是为了玩儿,哪有狠心的学长会让大家自由活动时来教室听课啊)
2020.10
转折大概发生在十月。那个十月,招新迎来了JD天花板KX,认识了(当时的)卷王DYD,紧接着天梯选拔选上来ZH,LC以及一众19网安。还有逐渐学成的YL,黄金一代在那个月都进入了团队。
(这张天梯选拔图里,大半成了未来两年APA的中流砥柱)
2020.11
天梯月。为了让考研冲刺期的我不管着大家也能学习,为了让大家学习有个奔头,我突发奇想用了KFC做竞赛奖励。我给三支团队定了三阶层目标,打到指定分数,比赛结束就可以领几个桶。这一次效果不错,最主要的是,要求大家集训的时候良心不会那么痛了hhh
17+19+20三届人马,我们第一次凑出了30人团队。从濒临崩溃到有了一只三十人的队伍,心里还是很骄傲的。
(花一个月的津贴买了十个桶,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了)
2020.12
那是我考研的最后一个月,天梯结束后我暂时告别了社团三周。那段时间发生了许多让我好感动的事,包括Harvey让大家送的考研祝福,包括我几次陷入迷茫期时大家的鼓励和安慰。以及,老师特地安排在我考研结束之后的颁奖典礼。
考完408之后,匆匆吃了饭,回校换了衣服,便回到了社团所有人的身边。那一瞬间觉得,这支团队就是我在异乡最温暖的家了。
2021
团队从百废待兴到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只用了短短的三个多月。21年初我踌躇满志,研也考完了,今年可以全力以赴,把团队带向新的高度了。
2021.03
提前两个月制定好了天梯集训计划,包括定人+排位二轮选拔,核心-新人-老人三级培训模式,八周集训课程安排。那个时候自信心培养起来了,做事不再畏手畏脚,很多想法终于敢大胆提出大胆落实了。当然,培训离不开Harvey,Haogod,KX等大佬和组长们的全力支持呢。
2021.04
那年天梯我们取得了最好的成绩:一队省金国铜,二队首摘省铜。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队阵容,也是黄金一代的最高光时刻了。
这是我感情最最最深的一批人了吧,我熟悉每一个人的性格与代码风格。即便现在认识的学弟学妹越来越多,我也变得越来越懒,对这批人我仍然会像对自己亲人一样,去照顾他们帮助他们。
2021.05
五月发生了两件大事:
05.03 智创营启航
05.09 APA 正!式!成!立!啦!
(特别鸣谢:徽章设计——MF; 第一篇公众号设计——YX)
每每想到APA成立那个时刻,心里都会产生无数情绪。我很开心自己最热爱的团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如今已然成了无数JD人崇敬和向往的一张名片。我很怀念我感情最深的一些学弟学妹们当时紧紧团结着一起训练一起比赛一起壮大社团的时光。也会很不甘某些压迫让我们后来两年的路举步维艰的坎坷。从APA成立的那一天起,它一直占据着我心里最重要的那一部分。也许这段感情会被时间渐渐冲淡,也许19走了我就没有那么多挂念了,但无论如何,APA是我最美好的四年青春里,最温暖的一段回忆。
智创营的成立也是竞赛圈的一件大事。数学建模,算法编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智能机器人在那个特殊的时间段根据特殊的要求走到了一起。这张照片代表了一个时代吧,五个小组的创始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开了一场会。大家都很开心,那一批好多人都是打多领域竞赛的,当时每个小组之间的关系都好的不行,而那天我们这批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智创营。
接手的时候我就知道肩上不好抗的责任,也隐隐感觉到这个联盟未来肯定会遇到一些学生无法克服的阻力。但那个时候所有人心特别齐,大家的热情每次都能打消我心里的疑虑:那时候的我好天真,觉得我们这些“创始人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战胜这些困难,一同开创JD竞赛圈的美好明天呢。
2021.06
线上省赛,因为联考错过了和YD和ZH第一次组队的机会。小小的遗憾之余,看到19的新骨干们在比赛时表现的越来越成熟稳健了。那天突然觉得,APA不再是那个被疫情一刮就摇摇欲坠的小团队了,而是谁来都能扛起大梁的一个大家庭。
赛季颁奖典礼。555舍不得MG
赛季结束后,我和核心组商量着,正式在团队里构建起了“核心-骨干-正式成员-预备成员“四层架构,撰写了团队章程和条例。那不是为了应付要求而写的破烂稿子,而是经历了一年风雨之后团队经验的结晶。
2021.07-09
当时感觉到20级的成长速度慢于19,于是在假期组织了一轮暑期培训与小选拔,又纳了一批新鲜血液。
一起给老师过生日。嗯,也是那次纳新之后社团男女比例达到了1:1。一所警校编程社团打卡这个成就很不容易,很快被下一任社会长带回原形了(doge
2021.10
招新季。那年招新很热闹,智创营是个大家庭了诶。那也是JD社团氛围最好最宽松的一年,五只团队在体育馆里其乐融融的一起发传单晒奖状,完事了各自找大教室各自宣讲。那年,19级大三,20级大二,黄金一代正值巅峰。好怀念那个时候啊
2021.11
没有想到读研后的生活会那么苦,刚入学就被下了禁止参与社团工作的禁令。可当时的我根本没法抽身:APA骨干虽然已经成熟,但还是习惯我去统筹和布置,智创营虽然大家心是齐的,但也还要一个和五支团队关系都好的老人镇场,我只能顶着压力继续偷偷参加社团活动。但后来的一系列高强度任务让我越来越没有心力组织社团工作了,招新过后,培训、出题、选拔还有应付各种填表工作渐渐转移给了19届。Harvey一直是ISA核心,YL接手了APA组长,WG,HX逐渐接手了智创营各项琐碎任务,还有许多20小朋友的辅佐。给他们我一百万个放心,他们可是黄金一代诶。
2021.12
那年选拔赛赛场上插满了气球。三年没打线下赛了,大家也没体会过ACM插气球的快乐。于是给那一届的新生安排了一次真正的ACM体验。那年骨干多哇,HW,CH,YL,ZH,YD,KX,LC,根本不需要志愿者,核心组成员就能把打气插气球还有吹(爆)气球的任务全包下了。
不过那一届的成绩不太理想,能够到我们心中勉强及格线的只有14名新成员,其中大一新生只有7人。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19的巅峰没能把21带起来,和老师也聊了好多次,后来慢慢意识到,大概是我和19,20的关系太好,干什么玩什么都是我们这么一批人,太忽视21小朋友们的感受了。回想起这些,对21这批人有点愧疚。
颁奖时,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奶茶、糖葫芦,还有一年两年三年的社团勋章。生活要有仪式感,APA这个家庭,越来越像一个家了。
(可那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后一次辉煌了吧)
2022
2022.03-04
又是因为疫情,加上AB导致核心组绝大多数没能赶上天梯集训,留我一个牛马带着21新骨干和新同学走完了天梯集训。有点小敷衍,天梯成绩倒是基本维持住了上一届的水平(一队丢了省一,但拿下了高校奖)
2022.05-06
那个学期被push的太狠了,天梯结束以后便彻底把APA的工作交接给了学弟学妹们。
2022.10
19去考研了,KX和YD全盘继承下了智创营和APA的工作。22届APA的招新工作比较成功,YD确实花了大量大量的心血在拉人和培训上,在没有一个OIer的一届里带出了好多新生,很不容易。
但那是很苦的半年。我因被狗咬了两次低落了很久,19级全身心的投入了考研联考工作,仅仅留下YD和KX苦苦支撑着社团的基本盘。19一走仿佛抽走了智创营的大动脉,随后HL社团事发,大联盟名存实亡。
2023
最后半年,19带着丰硕的考研联考成果回来了,20和我也不再纠结联盟的死死活活。我逐渐放下了要带APA走向新阶段的远大梦(huan)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不管写成什么样都要结束了,该把团队放手给下一代了。
疫情结束,我们终于等来了翘首以盼三年有余的秦皇岛之旅。
核心组大合照(少了YL QAQ)
结语
秦皇岛回来以后,19,大多数20和我基本便选择了同步退役。APA不再是我们的APA,要交给下一届了。回来后的一天听到dyd说,ZJ和JC正畅聊着APA的未来呢。是啊,21也长大了。我对21一直心有愧疚,读研以后实在没有心力去照顾社团,对待他们比起对待19和20差的太多。这或许就是命运安排好了的,从来没有一支常青的团队,都要在巅峰与低谷间反反复复的。一些原因让我们没有给21届充分的资源和关爱,但团队的氛围和精神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当他们扛过大旗,成为APA的主人翁时,我坚信他们能照顾好这个家,把团队带向下一段辉煌。
从9点写到凌晨1点,不知不觉五千余字,写论文从来也没这么爽快过,今天却觉得意犹未尽。四年来,APA一直占据着我心里最重要的那块位置,很难说清为什么,可能因为我从小到大当老师的梦想,可能因为对程序设计十四年的感情,可能因为过去的折磨让我对建模队编程队产生的情怀,可能因为学弟学妹的喜欢让曾自卑的我越来越自信成熟。过分的爱会带来反噬,父母,亲人,DS,还有一些曾经很重要的人都无法理解我这份感情或者说执念,为此我受过责备,受过批评,受过埋怨。包括毕业季带来的情感波动,毕业自然是伤感的,但不该是痛苦的,我却似乎为此走了火入了魔。不知道这种反噬还需要多久才能慢慢消退。
至少现在看到大家好好的,19级都去到了想去的地方,20级都进入了良好的备考状态,21级带着22级接过了我们手中的接力棒,正带着APA大踏步的向前走。想起这些心里还是会欣慰和自豪,当年我便相信拥有算法思维和编程能力两大法宝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是降维打击,果然现在APA的每个孩子在各个战场都表现得很优异。我很感激生命中遇到过这么一群人,一群做什么聊什么都完全合拍的人,一群这么优秀这么可爱还会喜欢我的人。真的很希望这份情谊能够长久的保存下去,至少在我心里,APA出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永远会是我最亲的弟弟妹妹。
愿我们每个人都好好的,走最想走的路,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