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命令使用

目的

  • 常见的命令

  • 等等

tar命令

  • 用于压缩和解压的命令,很常用的命令
tar 选项 目标文件名 需要打包的目录或者文件

选项 全称/含义 作用
-z gzip 使用 gzip 压缩,生成 .tar.gz 文件(压缩率高)
-c create 创建新的归档文件(不是解压)
-v verbose 显示详细过程(会列出打包了哪些文件)
-f file 指定归档文件名(必须紧跟文件名,比如 -f archive.tar.gz
-x 解压 解压文件
-t 查看压缩包的内容 不进行解压,直接查看里面的内容
-C 指定解压目录 将解压的文件指定到一个目录去即可
  • 查看压缩包内容不解压
# -t 查看压缩包的内容
[root@docker ~]# tar -tf tmp.tar.gz 
tmp/
tmp/ks-script-1ql_szzb
tmp/ks-script-skjfwrpn
tmp/.X11-unix/
tmp/.ICE-unix/
tmp/.XIM-unix/
tmp/.font-unix/
tmp/.Test-unix/
tmp/vmware-root_791-4282302006/
tmp/vmware-root_777-4281777711/
tmp/vmware-root_781-4290101162/
  • 将多个目录进行打包
[root@docker mnt]# ls
hgfs  tmp
[root@docker mnt]# tar -czvf 123.tar.gz hgfs/ tmp/
hgfs/
tmp/
tmp/vmware-root_782-2965579254/
tmp/.font-unix/
tmp/vmware-root_790-2965972456/
tmp/vmware-root_777-4281777711/
tmp/vmware-root_781-4290101162/
tmp/vmware-root_793-4248746047/
tmp/vmware-root_771-4256545187/
tmp/ks-script-1ql_szzb
tmp/ks-script-skjfwrpn
tmp/.X11-unix/
tmp/.Test-unix/
tmp/.ICE-unix/
tmp/vmware-root_787-4290625459/
tmp/vmware-root_791-4282302006/
tmp/.XIM-unix/
[root@docker mnt]# ls
123.tar.gz  hgfs  tmp

  • 将打包的文件解压到指定的目录上去
[root@docker mnt]# tar -czvf tmp.tar.gz /tmp
tar: Removing leading `/' from member names
/tmp/
/tmp/ks-script-1ql_szzb
/tmp/ks-script-skjfwrpn
/tmp/.X11-unix/
/tmp/.ICE-unix/
/tmp/.XIM-unix/
/tmp/.font-unix/
/tmp/.Test-unix/
/tmp/vmware-root_791-4282302006/
/tmp/vmware-root_777-4281777711/
/tmp/vmware-root_781-4290101162/
/tmp/vmware-root_790-2965972456/
/tmp/vmware-root_793-4248746047/
/tmp/vmware-root_771-4256545187/
/tmp/vmware-root_782-2965579254/
/tmp/vmware-root_787-4290625459/
[root@docker mnt]# ls
hgfs  tmp.tar.gz

# -C 就是解压到指定路径上面去

[root@docker mnt]# tar -xzvf tmp.tar.gz -C /opt/
tmp/
tmp/ks-script-1ql_szzb
tmp/ks-script-skjfwrpn
tmp/.X11-unix/
tmp/.ICE-unix/
tmp/.XIM-unix/
tmp/.font-unix/
tmp/.Test-unix/
tmp/vmware-root_791-4282302006/
tmp/vmware-root_777-4281777711/
tmp/vmware-root_781-4290101162/
tmp/vmware-root_790-2965972456/
tmp/vmware-root_793-4248746047/
tmp/vmware-root_771-4256545187/
tmp/vmware-root_782-2965579254/
tmp/vmware-root_787-4290625459/
[root@docker mnt]# ls /opt/
containerd  tmp


crontab命令

1、语法

  • 定时任务,对应的crontab服务

  • 相关目录

    • /var/spool/cron
[root@docker ~]# cat /etc/crontab 
SHELL=/bin/bash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MAILTO=root

# For details see man 4 crontabs

# Example of job definition:
# .---------------- minute (0 - 59)
# |  .------------- hour (0 - 23)
# |  |  .---------- day of month (1 - 31)
# |  |  |  .------- month (1 - 12) OR jan,feb,mar,apr ...
# |  |  |  |  .---- day of week (0 - 6) (Sunday=0 or 7) OR sun,mon,tue,wed,thu,fri,sat
# |  |  |  |  |
# *  *  *  *  * user-name  command to be executed

* * * * *

第一列表示分钟,00~59 每分钟用* 或者*/1表示

第二列表示小时,00~23 0表示0点

第三列表示天数 1~31

第四列表示月数 1~12

第五列表示星期几 0~6 0表示星期天或者7也能表示

第六列表示运行的命令

  • 其他的符号

    • * 代表任何时间,第一个* 就代表每个小时中的每分钟执行

    • , 代表不连续的时间, 0 8,12 * * * 代表这每天的12,8点的0分执行

    • - 代表连续的时间范围,比如 0 5 * * 1-6 代表周一到周六的5点0分执行

    • */n 代表每隔多久执行一次,比如 */10 * * * * 表示每隔10分钟执行一次

  • crontab的用法

[root@docker ~]# crontab --help
crontab: invalid option -- '-'
crontab: usage error: unrecognized option
Usage:
 crontab [options] file
 crontab [options]
 crontab -n [hostname]

Options:
 -u <user>  define user  # 指定那个用户
 -e         edit user's crontab   # 创建一个定时任务,不存在就自动创建,已存在的则可以修改
 -l         list user's crontab  # 列出这个用户的定时任务
 -r         delete user's crontab  # 删除这个用户的定时任务
 -i         prompt before deleting  # 在删除之前提醒用户
 -n <host>  set host in cluster to run users' crontabs
 -c         get host in cluster to run users' crontabs
 -s         selinux context
 -V         print version and exit
 -x <mask>  enable debugging

Default operation is replace, per 1003.2


crontab -u user -e 

2、案例

  • 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6点执行,每小时执行一次
[root@docker cron]# cat /var/spool/cron/qq 
0 9-18 * * * echo 1 > 1.txt


  • 每30分钟执行一次,但只在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am-5pm)
*/30 9-17 * * 1-5 date
  • 周一到周五,上午9点到12点,以及下午的1点半到5点半,每30分钟执行一次
[root@master cron]# crontab -u root -l 
*/30 9-12,13-17 * * 1-5 echo 1 > /mnt/1.txt
  • 每2小时执行一次,只在周一到周五的上午8点到晚上8点之间
[root@master cron]# crontab -u root -l 
0 8-20/2 * * 1-5 echo 1 

  • 每周六和周日的凌晨3点30分执行
[root@master cron]# crontab -u root -l 
30 3 * * 6,7 echo 1 

curl命令

  • 其实这些都是可以用--help来帮助查询到的
# 选项
-o 文件名 下载url文件,并指定文件名

-O 下载文件并保存原始文件名


curl -o 1.html https://baidu.com/index.html

curl -O https://baidu.com/index.html

wget命令

# 选项
-O 文件名  将下载的文件指定文件名

-P 目录  将的文件保存到指定目录,这个可以创建的目录

-b 后台下载文件

-q 静默输出信息,少量的显示
# 会自动的创建这个1.html目录
wget https://baidu.com/index.html -P /mnt/1.html

# 自定义下载的文件名
wget https://baidu.com/index.html -O 1.html

# 放在后台下载文件
wget https://baidu.com/index.html -O 1.html -b

date命令

  • 通过+% 显示时间
# 选项
%Y 显示完整年份

%m 显示月份

%d 显示日(1-31)

%H 显示小时(24小时)

%M 显示分钟(0-59)

%F 显示年月日

%T 显示时分秒

# 显示年月日
[root@master ~]# date +%F
2025-09-12

[root@master ~]# date +"%Y-%m-%d"
2025-09-12

# 显示时分秒 
[root@master ~]# date +%T
22:20:02

# 显示年月日 时间 
[root@master ~]# date +"%F %T"
2025-09-12 22:21:02

# 修改日期后,时间会默认修改为0
[root@master ~]# date
Mon Aug 12 12:00:01 AM EDT 2024

# 修改时间
[root@master ~]# date -s "14:30:45"
Mon Aug 12 02:30:45 PM EDT 2024

# 修改年月日和时间
[root@master ~]# date
Fri Sep 12 10:26:01 PM EDT 2025

sort命令

  • 进行排序的
-r 反向排序,降序,默认是升序

-n 按照数值的大小排序

-k 指定排序的键来排序, 3就是按照第三列来进行排序

-t 指定字段分隔符,默认是空白字符

-f 忽略大小写

-h 可读的数字格式排序

-u 去掉重复项
# 以:为分隔符,按照第三个列,并且是按照数字来进行升序排序
# -k -t 一起使用
[root@master ~]# sort -t ":" -k3n 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cut命令

-f(fileds)按照字段提取

-d(delimiter) 指定字段分隔符

-c 按照字符位置提取

# -f -d要一起配合使用

[root@master ~]# cut -d ":" -f 1,3 passwd 
root:0
bin:1
daemon:2
adm:3
lp:4

# 首先先升序排序,然后取出用户和id
[root@master ~]# sort -t ":" -k 3n passwd  | cut -d : -f 1,3
root:0
bin:1
daemon:2
adm:3

# 取出三个字符
[root@master ~]# cut -c "1-3" passwd 
roo
bin

find命令

  • 这个命令是精确查找的,可以查找文件

  • find 路径 选项 动作

  • 这个动作适合更加复杂的

# 选项

- name # 按照名字来进行查找

- size +-num # 按照文件大小来查找

-perm / 或者 - # 按照权限来查找   /777只有查找的权限里面还有其中的一个就符合,就是700也符合,-644只有文件的权限大于等于644就可以了,777 精确查询

atime|mtime|ctime # 按照时间来查找,time是天数,min是分钟

# a是访问时间,m是内容修改时间,c是元数据修改时间

-user,group # 按照文件的拥有者和拥有组来查找

-type # 可以查找文件的类型 f 或者 d
# 动作

-print # 打印出来

--ls # 列出展示

>或者fls # 将查找出来的东西另存为

xarg # 可以将查找出来的结果再次使用命令,不能使用管道符

-ok \;  # 二次操作,需要询问是否继续操作

-exec \; # 二次操作,不需要询问

案例

# 查找/opt目录下面大于10k的文件
[root@master /]# find /opt/ -size +10k
/opt/backup/message-20250910.tar.gz

# 查找权限,其中有含有7的就符合
[root@master /]# find /opt/ -perm /777
/opt/
/opt/user.sh
/opt/while.sh
/opt/userlist.txt
/opt/disk_check.sh
/opt/file_check.sh
/opt/backup_log.sh
/opt/backup

# 精确查询,,777才能符合
[root@master /]# find /opt -perm 777
/opt/11.sh

# 二次操作
# 备份的话,需要使用相对路径才可以
[root@master mnt]# ls
1.txt
[root@master mnt]# find . -type f -exec cp {} /mnt/{}.bak \;
[root@master mnt]# ls
1.txt  1.txt.bak

# 将查找出来的文件再次进行操作,不能使用管道符| 只能使用xargs
[root@master mnt]# find /mnt/ -type f | xargs chmod 777
[root@master mnt]# ls
1.txt  1.txt.bak

tr命令

  • 可以将一系列字符进行转换

  • 经常与重定向结合使用

  • 处理的是字符而不是字符串

tr 选项 set1 set2 # 从set1转换为set2中对应的字符

tr 'ab' 'cd'  # 将每一个字符a替换为c,每一个字符b替换为d
              # 而不是将ab字符替换为cd

-d # 删除字符,不需要提供set2

-s # 压缩连续重复的字符,将其缩减为1个

-c # 进行取反的操作

[a-zA-Z] # 转换为字母
[0-9]  # 转换为数字


# 将小写字母全部转换为大写字母
[root@master ~]# cat passwd  | tr 'a-z' 'A-Z'
ROOT:X:0:0:ROOT:/ROOT:/BIN/BASH

# 删除属于root的字符
[root@master ~]# cat passwd | tr -d 'root'

# 取出用户名,全部转换为大写
[root@master ~]# cut -d ":" -f 1 passwd | tr 'a-z' 'A-Z' | sort
ADM
BIN


软链接和硬链接

  • ln -s 原文件 链接文件

  • ln -s b a

  • 做了一个软连接是a,指向了b(原文件)

  • 修改链接文件b,a也会被修改

  • 但是删除了源文件b,链接文件a就不能使用了

[root@master ~]# ln -s passwd p1

[root@master ~]# ls -l p1
lrwxrwxrwx. 1 root root 6 Sep 23 20:00 p1 -> passwd

  • 硬链接

  • 修改硬链接文件,源文件也会被修改

  • 但是删除了源文件,链接文件也能使用,不受影响

[root@master mnt]# ln p1 p2 
[root@master mnt]# echo 2 > p2
[root@master mnt]# cat p1
2

useradd和usermode(修改已经存在的用户的信息)

  • useradd
-c 注释信息

-d 指定一个自定义的家目录,而不是默认的/home下面的目录

-e 设置账户的过期日期 格式为yyyy-mm-dd

-g  设置gid,也就是初始组,一般来说创建用户,默认就创建了初始组

-G  设置用户的附加组,可以有多个附加组

-m  强制创建用户家目录,一些环境变量也创建了过去,.bashrc

-s  指定用户登录的shell, /bin/bash,/sbin/nologin

-u  设置uid

-r  创建一个系统用户
  • usermod命令
-g 修改用户的主要组

-G 修改用户的附加组

-aG 添加附加组,可以添加多个附加组

-d 修改用户的家目录文件

-s 修改登录的shell

进程相关命令

ps命令

选项 功能
-a 显示当前终端的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的进程
-u 显示进程的用户信息
-x 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
-e 显示系统中所有的进程
-f 显示长格式的进程信息
-l 显示长格式的进程信息,包含更多详细信息
-o 自定义输出的列,例如 -o pid,comm 只显示进程ID和命令名称
-p 指定进程ID,例如 -p 1234 只显示进程ID为1234的进程
-t 指定终端,例如 -t pts/0 只显示在终端pts/0上运行的进程
-U 指定用户,例如 -U username 只显示属于指定用户的进程
-G 指定用户组,例如 -G groupname 只显示属于指定用户组的进程
-H 以树状结构显示进程
-j 显示作业控制信息
-m 显示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
-M 显示进程的内存映射信息
-s 显示进程的信号信息
-T 显示所有进程的线程
-w 宽输出,不截断列
-y 不显示标题行
命令示例 说明
ps 显示当前终端下的进程
ps -eps -A 显示所有进程
ps -f 显示完整格式(包括 UID、PPID、启动时间等)
ps -u 用户名 显示指定用户的进程
ps -ef 显示所有进程的完整信息
ps aux 显示所有用户的所有进程(BSD 风格)
ps -ejH 显示进程树结构
ps -o pid,ppid,cmd,%mem,%cpu 自定义输出字段
  • 字段详细介绍

    • user ,进程的创建者

    • pid 每个进程会被分配一个pid

    • %cpu 进程占用了多少cpu

    • %mem 进程占用了多少mem

    • tty 获得终端的方式,tty,pts,?这三种

      • tty和pts都是linux的终端设备

      • pts就是伪终端,图形化连接就是这样的,pts/0就是第一个伪终端

      • tty 就是与计算机连接的,串口的这些东西,每一个物理控制台

      • ?表示没有终端,内核的进程

    • stat 进程的状态,正在运行的,停止的,睡眠的,僵尸的

    • time 进程持续的时间

    • command 进程的命令

  • 常见的案例

# 自定义显示内容
[root@master ~]# ps -axo user,pid,%cpu,%mem,command | head -5
USER         PID %CPU %MEM COMMAND
root           1  0.0  0.5 /usr/lib/systemd/systemd --switched-root --system --deserialize 17
root           2  0.0  0.0 [kthreadd]
root           3  0.0  0.0 [rcu_gp]
root           4  0.0  0.0 [rcu_par_gp]

# 按照内存和cpu来排序,--sort
# 按照内存来进行升序
[root@master ~]# ps -aux --sort=%mem


# 带上-号的话,就是降序
[root@master ~]# ps -aux --sort=-%mem

top命令

选项 功能
-b 批处理模式,用于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或管道,不显示交互式界面
-d 设置更新间隔时间,例如 -d 2 表示每2秒刷新一次
-n 设置更新次数,例如 -n 5 表示更新5次后退出
-p 指定进程ID,例如 -p 1234 只显示指定进程ID的进程
-u 指定用户,例如 -u username 只显示属于指定用户的进程
-i 忽略空闲或僵尸进程
-s 安全模式,限制某些交互式命令的使用
-c 显示完整的命令行,而不是简化的命令名称
  • 进入到top里面后的交互命令
按键 功能
h 显示帮助信息
k 终止进程
r 重新设置进程的优先级
i 切换显示空闲或僵尸进程
q 退出 top
P 按CPU使用率排序
M 按内存使用率排序
T 按运行时间排序
top - 14:45:27 up 31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Tasks: 209 total,   1 running, 20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2 sy,  0.0 ni, 99.8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MiB Mem :   2945.7 total,   2564.6 free,    251.9 used,    129.2 buff/cache
MiB Swap:      0.0 total,      0.0 free,      0.0 used.   2547.8 avail Mem 

  • 每个字段的介绍

    • top:开机时间,多少个用户在登录这个系统,当前系统负载均衡值,每分钟,每5分钟,每15分钟,一般超过了1就超载运行,等于1全力在运行,小于1,很空闲

    • tasks:289个进程 有一个正在运行;288个在休眠中,0个停止,0个僵尸

    • %cpu:占用的cpu率。us---为用户占用 sy----系统内核占用 ni----改变过系统优先级占用 id----为空闲的,一般这个数字越大,就是没有占用多少cpu, wa:就是等待i|o操作完成占用的cpu

    • mem:这个是总内存,还有多少空余的内存,已经使用了多少内存,缓存量

    • swap:这个交换分区的大小,多少空闲,多少已经被使用了,可用的物理内存剩余多少

pgrep查看进程

选项组 功能一句话 复制即用的案例 终端里真实回显示例
基础筛选
无选项 仅按名字抽 PID pgrep nginx 1234
5678
-f 整行命令一起匹配 pgrep -f "python manage.py" 3402
-i 大小写忽略 pgrep -i MYSQL 11204
-w 整词匹配,避免前缀干扰 pgrep -w code 只匹配“code”,不匹配“vscode”
-x 精确整字符串 pgrep -x bash 仅命中“bash”,不会命中“bashdb”
输出控制
-l 带进程名 pgrep -l redis 1427 redis-server
-a 完整命令行 pgrep -a tmux 998 tmux new -s work
-c 只计数 pgrep -c java 3
-d 自定义分隔符 pgrep -d, docker 1234,5678,9012
时间 / 新老进程
-o 最早启动的实例 pgrep -o chrome 第一个 chrome 的 PID
-n 最新启动的实例 pgrep -n python 最新 python 的 PID
按归属过滤
-u 指定用户(名) pgrep -u mysql mysqld 仅列 mysql 用户的 mysqld
-U 指定用户(UID) pgrep -U 1000 tmux UID 1000 的 tmux
-G 指定用户组(名或 GID) pgrep -G docker
-g 指定进程组 PGID pgrep -g 2201
-P 指定父 PID pgrep -P 1 查 init 的直接子进程
-s 指定会话 SID pgrep -s $$ 同一会话下的进程
-t 指定终端 pgrep -t pts/0 bash pts/0 上的 bash
反向选择
-v 反选 pgrep -v root 非 root 用户的进程
组合高阶示例
多条件与 最新一个 python + 属于 UID 1000 pgrep -n -U 1000 -f python
批量杀进程 安全先打印 pgrep -a nginx 确认后
kill $(pgrep nginx)
脚本计数 超过 5 个报警 [ $(pgrep -c worker) -gt 5 ] && echo "Too many workers!"
# pgrep → 再 kill $(pgrep …)

先查出来httpd的进程,然后直接全部删除



pidof命令

  • 显示pid,根据名字快速返回pid
选项 一句话功能 复制即用示例 终端真实回显
无选项 只返 PID,空格分隔 pidof nginx 1234 5678
-s 只返 1 个 PID(最早) pidof -s nginx 1234
-c 只返同一根 cgroup的 PID(Systemd 场景常用) pidof -c crond
-x 脚本本身也统计进去(shebang 脚本常用) pidof -x backup.sh 3456
-o 排除指定 PID(支持列表) pidof -o 1234 nginx 跳过 1234 再输出其余 PID
`-m** 与 -o 合用,表示“跳过主进程(最小 PID)” pidof -m -o %PPID nginx 常用于脚本里只杀子进程

kill命令

信号名 编号 一句话作用 复制即用案例 终端回显/备注
常用必背
SIGTERM 15 优雅退出(可被捕获) kill -15 1234kill 1234 默认就是 15
SIGKILL 9 强制立刻杀(不可捕获) kill -9 1234 进程直接消失
SIGHUP 1 重载配置不重启 kill -1 1234 nginx、rsyslog 常用
SIGINT 2 模拟 Ctrl-C kill -2 1234 前台进程同样效果
SIGSTOP 19 暂停(不可捕获) kill -19 1234 等同 Ctrl-Z
SIGCONT 18 继续暂停的进程 kill -18 1234 与 19 成对使用
脚本/调试
SIGUSR1 10 用户自定义(日志翻转) kill -USR1 1234 nginx -s reopen 等同
SIGUSR2 12 用户自定义(平滑升级) kill -USR2 1234 nginx 热升级二进制
SIGQUIT 3 优雅退出+core kill -3 1234 会生成 core 文件
SIGWINCH 28 nginx 平滑关闭 worker kill -WINCH 1234 仅主进程有效
[root@master ~]# vim 1.txt & 
[1] 1419

[root@master ~]# pgrep  -a vim 
1419 vim 1.txt

[root@master ~]# kill -9 1419
[1]+  Killed                  vim 1.txt
[root@master ~]# pgrep -a vim 
[root@master ~]# 

killall和pkill命令

  • killall通过名字来删除

  • pkill通过杀死进程的命令来删除

命令 核心差异/注意 常用选项 & 示例 终端真实回显/备注
killall 精确进程名匹配;默认不加信号即 15不存在会报错
killall nginx 温柔杀掉所有 nginx
killall -9 -w firefox -w 等待死亡完成再返回
killall -u mysql -s HUP mysqld 只发 HUP 给 mysql 用户的 mysqld
killall -I -y 5s python -I 忽略大小写,-y 5s 仅杀运行≥5 秒的
killall -s 0 nginx -s 0 探测是否存在(无杀)
pkill 模式匹配(正则/整行/用户/终端…);默认信号 15不存在静默成功
pkill -f "python manage.py" 杀整行命令含该字符串的进程
pkill -9 -n java 只杀最新一个 java
pkill -STOP -u guest 暂停 guest 所有进程
pkill -CONT -g 2201 继续该进程组
pkill -x -o code 精确整词匹配,杀最老的 code
pkill -SIGUSR1 -P 1 rsyslogd 向 rsyslogd 主进程发 USR1(日志翻转)
# killall命令
[root@master ~]# vim 1.txt &
[1] 1840
[root@master ~]# killall -9 vim 
[1]+  Killed                  vim 1.txt

[root@master ~]# killall httpd
[root@master ~]# pgrep httpd

# pkill命令

# 杀死一个终端
pkill  -t tty2


vim命令

目的 命令 记忆提示 示例
保存 :w write :w
保存并退出 :wqZZ write quit / 双击 Z :wq
仅退出(未改) :q quit :q
强制退出(不保存) :q! quit **!**强制 :q!
另存为…再退出 :wq newname 直接跟新文件名 :wq bak.txt
全局替换 :%s/old/new/g substitute :%s/foo/bar/g
逐条确认替换 :%s/old/new/gc confirm :%s/foo/bar/gc
当前行替换 :s/old/new/g 去掉 % 仅当前行 :s/foo/bar/g
向下搜索 /pattern 普通模式先 / /error
向上搜索 ?pattern 普通模式先 ? ?TODO
跳到下一个匹配 n next n
跳到上一个匹配 N Next(反向) N
执行 Shell 命令 :!cmd 感叹号调外部 :!ls -l
读入命令输出 :r!cmd read :r!date
放弃所有窗并退出 :qa! quit all :qa!
保存所有窗并退出 :wqa write quit all :wqa

cat的写入命令

# cat > 覆盖写入,以什么开头就是以什么结尾
[root@master test]# cat > 1.txt <<EOF
> 123
> 123
> EOF
[root@master test]# cat 1.txt 
123
123


[root@master test]# cat > 1.txt <<R
> asd
> asd
> R
[root@master test]# cat 1.txt 
asd
asd

  • 追加写入
# cat >>文件名 追加写入
[root@master test]# cat >>1.txt <<EOF
> pp
> ppp
> EOF
[root@master test]# cat 1.txt 
asd
asd
pp
ppp

dd命令

  • 写入一个文件指定大小
# if 指定输入文件
# of 指定输出文件
# bs 指定大小
# count 指定块数量
# 总大小 = bs*块数量
[root@master test]# dd if=/dev/zero of=file1 bs=1M count=1
1+0 records in
1+0 records out
1048576 bytes (1.0 MB, 1.0 MiB) copied, 0.00112957 s, 928 MB/s
[root@master test]# ll -h file1 
-rw-r--r-- 1 root root 1.0M Oct 31 22:49 file1


posted @ 2025-07-19 13:42  乔的港口  阅读(1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