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管理

redmine安装在Ubuntu 11.04(转)
摘要:Redmine是一款开源的、基于web的项目管理软件,采用Ruby on Rails框架开发。Redmine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功能,包括:任务跟踪、文件管理、wiki、新闻台、多项目管理等。对于代码管理,Redmine可以集成常见版本管理系统和bug跟踪系统,包括Subversion、Darcs、Mercurial、CVS、Bazaar 和 git。此外,Redmine还支持多种数据库系统,包括常见的MySQL、PostgreSQL等。Redmine具有安装简单、功能强大、插件丰富、支持多语言等优点,相对于其它项目管理软件,例如Trac、DotProject等,Redmine的综合性能更加强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9 17:08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2850) 评论(0) 推荐(0)
第一次做项目发布员的一些总结(转)
摘要:在以前做钱掌柜的时候就想着做项目发布员,因为做这项工作可以帮助你对整个项目实际运转情况摸得更清楚,但后来还是放弃了,主要是感觉自己比较毛糙,不太适合做这项风险较高的工作。可这次计费中心项目让我没有退路,只有自己可以顶上去。计费中心是个新项目,发布环境和生产环境都为0,难点就在于需要从头开始搭建基础设施。这个项目构建用的是maven而不是以前阿里自制的antx,所以项目结构和构建脚本与以前项目都不太一样。但对于我这个项目发布新手来说,又恰恰是较为有利的一面,可以让我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可以完全遵循自己的设计,发布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自己处理起来更游刃有余一些。下面总结一下整个发布过程中的沉淀。项目发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4 10:11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369) 评论(0) 推荐(0)
文档形式的变化带来的改观(转)
摘要:在以前的项目里为了写作方便,总是以word文档的方式提供架构和设计文档,带来的好处仅仅是自己写作起来较为方便,但带来的麻烦却有很多,比如:更新文档较为麻烦。他人浏览较为麻烦,特别当需要从docx转换到doc的时候。很难形成与其他文档的联系。难以协同合作以上的缺点导致很不好的后果:设计有了更新却懒于同步到文档里,他人也不愿看文档,干脆直接来问设计者,文档支凌破碎,写文档成了个别人的事情。因此在计费二期里我决定摈弃用word的形式,改成用wiki,并在公司wiki里好好规划起来,相比较word,wiki有以下好处:完成基本格式文档很方便。文档聚合和组织很方便,关键在于要善于用标记语言,可以参考: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4 09:58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263) 评论(0) 推荐(0)
做好PM的几个关键事项(转)
摘要:在项目过程中,通过观察,感觉做好PM这个角色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对项目关键点的细节要足够了解虽然PM可以不参与具体的编码工作,但并不等于不需要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特别是一些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点。有些PM离技术越来越远,远到一些功能是怎么实现的、用的是什么技术、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都不清楚,这会非常影响他的决策力和判断力,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会手足无措。在现阶段,特别是项目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感觉PM兼任架构师比较好。对项目各个阶段的时间点要足够清晰PM头脑得时刻有一个清晰的项目roadmap,并对每个时间点做好准备,比如在项目立项前,预估好工作量和资源分配,与其他团队协调好时间点和容错方案;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4 09:44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474) 评论(0) 推荐(0)
PM工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转)
摘要:如何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工作量的评估?类比估算法:根据类似的项目工作量进行预估,再对估计值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参数估算法:我们公司可能缺乏这方面的数据支持,比如通过估计某个项目可能会有的代码行数,配备的成员技能,来进行估计。举个例子,某个项目的代码行估计可能会有10000行,一个一般技能的开发工程师一天可以完成的代码行为500行,那么开发需要的时间可能就是20人日。三点估算法:目的是为了尽量降低估算的不确定性。估算时对一个功能点分别估算最悲观的估算值、最乐观的估算值、最可能的估算值,最后确定的估算值=(最悲观的估算值+最乐观的估算值+4*最可能的估算值)/6。Delphi法:由一组专家对项目进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3 16:02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990) 评论(0) 推荐(0)
基于Jupiter建立code review机制
摘要:ode review是项目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检查出代码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是QA难以发现的。但在现实工作中code review常常因为无法量化而流于形式,无法形成有效地闭环,很多时候只是在PM提醒下互相看两眼,或是组织大家开code review会议,在会议上大伙一起对着投影做集体review,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太好。解决以上的问题关键在于形成一个机制并且借助有效的工具去实施,这一点上可以借鉴QA的bug系统,对每一个有问题的点建立问题发现、问题分配和问题解决等生命周期,并且记录在案,使每个code reviewer担当起类似QA的职责。code review机制cod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3 15:59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1497) 评论(0) 推荐(0)
关于时间管理的一些沉淀
摘要:以前参加过一些时间管理的培训,也学习过一些方法,但没有在日常工作中真正运用起来。近来,组织又给予了更多的职责,使得工作突然多杂了起来,时间也突然变得不够用,于是乎实施了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起到了一些效果,今日做一下小结:目标->计划->工作日程安排免打扰的方法对突发工作的记录和追溯把握效率规律,预设时间小片段勤做记录和总结,使时间最大化沉淀目标->计划->工作日程安排我们都知道工作日程安排是时间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每个人都会去做,但如何把杂乱的工作安排得合理可行却是一件难事。检验一个工作日程安排是否合理很简单,日程周期过后check一下实际工作中和先前安排的出路有多大,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3 15:33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397) 评论(0) 推荐(0)
如何在面试中发现优秀程序员(转)
摘要:我曾在一次面试中要求一个很有经验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写出一个反转一段字符串并输出到屏幕上的程序。他在这个题目上挣扎了很久。这个家伙是个很神奇的人。你给他一些没用的零件,他能建造一个机器人,并能用程序控制它在屋里走来走去。他曾经参与过研制卫星,并且这个卫星现在正在轨运行。他只用左脑都比我能干。但是对于这个题目他却从来、从来没机会干过:在屏幕上显示什么东西。有些人就有这种技能,能在面试中问出正确的问题,发现优秀的程序员。而有些人却害怕提问,畏首畏尾,问一些从网上拷贝下来的问题,自己没主见,只会跟随其他面试官的意见。但面试对于大多数开发人员来说是一项很基本的技能。一次失败的招聘会给一个组织造成很严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3 14:56 一个人的天空@ 阅读(31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