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架构

  1. 宏观架构图
  2. ETCD的高可用官方建议是3,5,7,9;所以主机master最少使用3台(ETCD和Master通常是搭建在一起的,也可以不在一起).
  3. Master负责管理,Node负责任务的执行.
  4. 微观架构

    5.ApiServer: 集群访问的入口,使用Restful风格
    6.Scheduler:调度器,调度Pod到对应的Node节点
    7.ReplicationController:定期检查集群的运行状态,确保它的pod始终保持运行状态,少了创建,多了删除
    8.Kubectl:命令行端工具
    9.WEB UI:图形化界面,例如官方的Dashboard,第三方Rancher
    10.ETCD:分布式Key-Value数据库,存储集群配置及信息参数等
    11.Node-kubelet:每个Node节点上都运行一个Kubelet 服务进程,默认监听10250 端口,接收并执行Master 发来的指令,管理Pod 及Pod 中的容器。
    12.Node-kube_proxy:创建网络,负载均衡,防火墙等规则
    13.Node-Container:Contained,Docker,Podman 创建,删除容器
    14.kubernets-组件-插件-附件

    15.CoreDNS:域名解析
    16.Ingress:提供负载均衡,可以使用LVS,Nginx
    17.Prometheus:监控服务
    18.Dashboard:仪表盘
    17.Federation:管理多个集群,跨集群同步资源,跨集群服务发现https://jimmysong.io/kubernetes-handbook/practice/federation.html
posted @ 2024-11-04 17:10  萝卜干毛豆  阅读(2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