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嵌入式笔记:模电】29. 分压电路 30. 电位器仿真

29. 分压电路 30. 电位器仿真

f3fece423d7f811b74acecdb5a05e97
390fef4477a44be0b323b5e764deafd
86297fcf76c5ee988a8d1d1f296b5ea

一、基础概念

电位器本质是 可变电阻(Resistance),通过调节滑动端位置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在分压电路中,电位器利用 串联电阻的电压分配特性,实现输出电压的连续调节。

二、分压电路原理(欧姆定律推导)

1. 电路结构

电位器(总电阻 \(R_{\text{总}}\))与负载串联,输入电压 \(V_{\text{输入}}\) 施加于两端,滑动端输出电压 \(V_{\text{输出}}\)

2. 核心公式(分压定律)

当电位器滑动端将总电阻分为 \(R_1\)(上半部分)和 \(R_2\)(下半部分)时,输出电压满足:

\[V_{\text{输出}} = V_{\text{输入}} \cdot \frac{R_2}{R_1 + R_2} \]

推导逻辑

  •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 = \frac{V_{\text{输入}}}{R_1 + R_2}\)
  • 输出电压为 \(R_2\) 两端的电压:\(V_{\text{输出}} = I \cdot R_2 = V_{\text{输入}} \cdot \frac{R_2}{R_1 + R_2}\)

三、仿真现象分析(Circuit JS 演示)

1. 电阻分配与电压变化

  • 初始状态:电位器总电阻 \(500\,\Omega + 500\,\Omega\),输出电压 \(V_{\text{输出}} = 2.5\,\text{V}\)(因 \(R_1=R_2\),分压均等)。
  • 调节滑动端:
    • 左侧电阻减小(如 \(203\,\Omega\)),右侧电阻增大(如 \(797\,\Omega\))→ 输出电压向右侧偏移(\(V_{\text{输出}} \approx \frac{797}{203+797} \cdot 5\,\text{V} \approx 4\,\text{V}\));
    • 左侧电阻增大,右侧电阻减小 → 输出电压向左侧偏移。

2. 电流特性

串联电路中电流 \(I = \frac{V_{\text{输入}}}{R_1 + R_2}\),总电阻变化影响电流:

  • 滑动端移动不改变总电阻(\(R_{\text{总}} = R_1 + R_2\) 恒定)→ 电流 \(I\) 保持不变;
  • 电压分配仅由 \(R_1\)\(R_2\) 的比例决定。

四、关键结论与应用

  1. 分压本质:通过改变串联电阻的比例,调节输出电压(核心公式 \(V_{\text{输出}} = V_{\text{输入}} \cdot \frac{R_2}{R_1 + R_2}\))。
  2. 电流特性:串联电路总电流由总电阻决定,与滑动端位置无关。
  3. 典型应用
    • 模拟信号调节(如音响音量旋钮);
    • 传感器电压采集(通过分压匹配ADC输入范围);
    • 电路调试(微调电压参数)。

核心认知:电位器分压利用串联电阻的电压分配规律,通过调节电阻比例实现输出电压的连续控制。仿真工具可直观验证理论,为实际电路设计(如电源调压、信号调理)提供依据。

posted @ 2025-07-09 18:11  秦瑞迁  阅读(34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