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嵌入式笔记:模电】24. 万用表测电流

24. 万用表测电流

image

一、基础认知:电流测量的核心逻辑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公式为 \(I = \frac{Q}{t}\)\(I\) 为电流,\(Q\) 为电荷量,\(t\) 为时间)。测量电流时,万用表需 串联接入电路(使电流全部流过万用表),否则会导致短路或测量失效。

二、标准操作流程(分直流/交流)

1. 预估电流值

  • 判断电流类型:区分 直流(DC,如电池供电电路)交流(AC,如市电负载)
  • 估算大致范围(如 LED 电路电流约 20mA,电机启动电流可能达 1A)。

2. 选择合适档位

  • 直流电流(DC):选表盘标 —A 的档位(如 200mA20A);
  • 交流电流(AC):选表盘标 ~A 的档位(如 200mA10A);
  • 原则:量程 ≥ 预估电流(若不确定,优先选最大量程,避免电流过大损坏万用表)。

3. 串联接入电路

  • 断开被测电路,将万用表表笔 串入断开处(红笔接电流流入端,黑笔接流出端);
  • 小电流(≤200mA):红笔插 mA 接口;大电流(>200mA):红笔插 20A 接口(黑笔始终接 COM)。

4. 读取测量值

闭合电路,待数值稳定后读取屏幕显示(如 30.8 代表 30.8mA,需结合档位确认单位)。

三、直流 vs 交流电流测量差异

类型 符号 常见场景 关键注意事项
直流(DC) —A 电池、单片机电路 反接仅显示负号(不影响数值,代表电流方向)
交流(AC) ~A 市电负载、电机 无固定方向,表笔可任意接入

四、关键避坑指南

1. 严禁并联接入

  • 错误操作:将表笔直接并联在电源或负载两端;
  • 后果:万用表等效短路,可能烧毁保险丝或损坏表头。

2. 量程不足的处理

  • 现象:屏幕显示 1(溢出)或数值异常;
  • 解决:断开电路,切换至更大量程(如 200mA→20A),重新串联测量。

3. 接口选错的风险

  • 小电流插 20A 接口:测量精度丢失(无法显示小数值);
  • 大电流插 mA 接口:可能烧断内部保险丝(需更换保险丝恢复)。

4. 测量前的“断电操作”

  • 串联接入时必须 先断开电路,避免带电接线引发短路或电弧。

五、实战示例:测 LED 电路电流(直流)

  1. 预估:LED 工作电流约 20mA,选 200mA DC 档;
  2. 接线:断开 LED 供电回路,红笔接电源正极侧,黑笔接 LED 正极侧(串联);
  3. 读数:屏幕显示 20.5 → 电流 20.5mA(符合预期)。

核心逻辑总结

测电流的本质是 让万用表成为电路的“必经之路”,通过串联实现精准测量。牢记“串联、选档、断电接线”三原则,结合直流/交流差异,即可避免烧表风险,高效排查电路电流异常。

posted @ 2025-07-09 17:49  秦瑞迁  阅读(74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