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嵌入式笔记:模电】16. LRC震荡电路

16. LRC震荡电路

  • LRC振荡电路——从电震荡到呼吸灯(新手实战版)

一、什么是LRC振荡电路?

LRC振荡电路由 电感L电容C电阻R 组成,能产生 稳定的交流信号(如正弦波)。核心是 电感和电容的共振协作:电荷在两者间周期性流动,形成循环的电流/电压波动。

二、工作原理:电荷的“来回蹦极”

1. 能量循环逻辑

  • 电容:存电荷(电场储能),像“电荷容器”;
  • 电感:存磁场(磁场储能),像“磁能弹簧”;
  • 电阻:消耗能量(发热),像“能量漏斗”。

2. 振荡过程(分阶段,结合仿真实验)

“开关闭合充电 → 开关断开振荡” 为例:

  • 阶段1:电容充电(开关闭合)
    电源给电容充电,电容储存电荷(电压升高,电流减小),此时电感磁场能量为0(电流为0)。
  • 阶段2:电容放电 → 电感储能(开关断开后)
    电容开始放电,电流流过电感,电感产生磁场(储存磁能),电容电荷减少(电压降低)。
  • 阶段3:电感放电 → 电容反向充电
    电感磁场崩溃,释放能量推动电流反向流动,给电容反向充电(电容电压反向升高)。
  • 阶段4:重复循环
    电容再次放电,电感再次储能…… 直到电阻消耗完所有能量,振荡停止。

→ 类比:电荷在电容和电感间“蹦极”:电容是“蹦极绳”(存电),电感是“弹力”(存磁),电阻是“空气阻力”(耗能)。

三、振荡频率公式:控制信号快慢

LRC振荡电路的 固有频率 由电感L和电容C决定(电阻影响振荡幅度,不影响频率):

\[f = \frac{1}{2\pi\sqrt{LC}} \]

  • 规律:L越大、C越大,频率\(f\)越低(振荡越慢);反之频率越高。
  • 例子:若\(L=1\,\text{H}\)\(C=15\,\mu\text{F}\),则

    \[f = \frac{1}{2\pi\sqrt{1 \times 15 \times 10^{-6}}} \approx 412\,\text{Hz} \]

    (和仿真里的res-f=41.094Hz接近,因实际有电阻损耗,频率略低)

四、仿真实验:Circuit JS1里的动态过程

image

1. 电路搭建(参考截图)

  • 电感:\(L=1\,\text{H}\)(线圈)
  • 电容:\(C=15\,\mu\text{F}\)(极板)
  • 电阻:\(R=100\,\Omega\)(耗能)
  • 开关:控制充电和振荡启动。

2. 实验步骤与现象

操作 电路状态 关键现象 原理对应
开关闭合 电源给电容充电 电容电压上升,电感电流为0 阶段1:电容充电
开关断开 LRC开始振荡 电流/电压出现正弦波波动 阶段2~4:能量循环
观察波形 示波器显示曲线 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相位相反 能量在电→磁→电间转换
电阻影响 增大电阻值 振荡幅度快速衰减(变成阻尼波) 电阻消耗能量,削弱振荡

五、应用:呼吸灯与信号生成

1. 呼吸灯原理

利用LRC振荡的 周期性信号,结合单片机控制LED亮度:

  • 振荡频率决定“呼吸节奏”(频率低→呼吸慢,频率高→呼吸快);
  • 信号幅度决定“亮度变化”(幅度大→亮度变化明显)。

2. 其他应用:

  • 信号发生器:产生稳定交流信号(如收音机的载波);
  • 滤波电路:筛选特定频率信号(利用共振特性);
  • 定时电路:通过频率计算时间(类似时钟振荡器)。

关键记忆:能量、循环、损耗

  • 能量循环:电容(电场)↔ 电感(磁场),来回转换;
  • 频率公式\(f = \frac{1}{2\pi\sqrt{LC}}\),记住L和C越大,振荡越慢;
  • 电阻作用:消耗能量,让振荡幅度减小(阻尼振荡);
  • 实战联想:呼吸灯的“快慢呼吸”,本质是LRC频率的调控!

(后续可扩展:用Multisim或Circuit JS1模拟不同L/C值,观察呼吸灯节奏变化~)

posted @ 2025-07-08 20:45  秦瑞迁  阅读(48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