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乒乓缓冲机制在很多场合都有应用价值,将其抽象成某种通用化类库,使代码得以复用。那么首先就要抽象出此机制的抽象模型。乒乓缓冲应该有两个相同的对象作为缓冲区(对象类型可以是任意的),两者交替地被读和被写。在卷轴的例子中,向可见区域移动就是读操作,生成并绘制就是写操作。读写的过程在两个缓冲区之间交替进行:一开始两个缓冲内容均无效,不能被读;然后写0,完毕后0可读,再写1使1可读,同时可以读0,读完后0变成可写状态;1写毕后变成可读状态……由此可见对于每个缓冲区来说,可能的状态有四种并按如下顺序循环往复地转换:可读=>在读=>可写=>在写=>可读=>……一个BiBuf类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2-20 15:50
一指流砂
阅读(7543)
评论(0)
推荐(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