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美赛
一、题目
MCM 3题(A,B,C 连续,离散,数据分析)
ICM 3题(D,E,F 计算机网络,环境,政策措施)

注:这些题目除了C题都是不提供数据的,需要自行搜集
预测类:通过分析已有的数据或现象,找出其内在发展规律并建模,对未来的情形做出预测的过程。
评价类:按照一定的标准(需要我们去构建),对事物的发展或现状进行划分的过程。
机理分析类:根据对现实对象特性的认识,分析其因果关系,找出反映内部机理的规律。
优化类:在现有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如何使目标效果达到最佳。优化类问题往往需要三个关键性因素: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
二、常用软件
Python,Matlab
SPSS,Excel,PPT,Origin,visio
Latex
三、论文
论文框架:


注:
1.用自己的语言对赛题进行描述或解读;回顾研究背景;对求解思路和主要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2.对搜集到的数据做一定程度的分析
3.假设应该在正文中有明确的引用。
4.对文中用到的主要符号,逐一列出,并给出简单的解释。
5.模型的建立:这部分必须包含两项主要内容:问题分析 (合理性论证)和模型设计。对问题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指出建立模型的原理和步骤,以及最终的模型结果。要包括: 合理的假设、模型的整体设计、建立数学结构 (关系)、建立数学表达式。尽可能设计一个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完整 的、一般性的模型。
几乎没有哪个问题可以直接“套用”现成 的模型。对已有模型不要进行“推导”,只需描述其适用情形、条件,以及需要如何改进能够适用你的问题。 要突出模型的建立过程,要结合问题对模型本身给予适当解释,不能只有几个公式,然后就求解。一个问题可能涉及若干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可能需要用不同方法和模型。
模型的适用范围。为什么选这个方法,突出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赛题的优点+缺点。可以先写一个基本的模型,然后逐步对模型的修正完善,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创新。将可以选择的多个模型放在一起比较。
模型的求解:利用建立的模型,对题目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求解。通常需要通过程序来实现,最后必须给出明确结果或结论。 这部分应该包含三项主要内容:算法设计,实例求解和结果分析。算法设计:如果使用不成熟的数学算法,或者自己设计算法,则应指出:算法的思想依据,算法的步骤及实现,算法框图,求解方案及流程。如果使用成熟的数学算法,则应指出:算法的选择,所采用的软件名称。实例求解:用你选择或设计的算法,求解具体的实例。实例可以是题目给定,自行寻找或仿真。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通常包括:敏感性分析,稳定性分析,误差分析。主要讨论条件、参数等因素 对解的影响。
6.7.模型的适用性(即推广程度)
7. 模型的改进:针对前面模型的不足或某些假设的改变等,提出改进的方案,以完善整个模型。模型的评价:讨论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显著优缺点,缺点找不重要的写两条即可。
结论(Conclusion) 对全文进行总结,设法使读者认同论文给出的解决方案。写 Conclusion 时需要注意:陈述论文中所讨论的重要观点和结论,帮助读者回顾论文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在更高的抽象层次上总结所做的工作。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解决了问题的要求和目标。不要抄 Introduction 或正文。不要在结论里面介绍新的信息。
附录:不宜放于正文的证明、推导、表格、中间结果、框图、程序等。
短文:不少题目会要求给某结构写一篇短文。
翻译:推荐使用谷歌翻译,写完一段翻译一段,翻译完进行人工校正。
排版:提前准备好一个有一定格式的word或Latex(如果对Latex没有基础,不建议使用)。格式可以根据往年赛题上的要求与参照O奖论文来准备。
Reference:一般地,论文——导出文献。若是中文文献且没有英文标题,需要使用谷歌翻译。
摘要:最好填满一页,不能超过一页,可以放到最后来写。不要包含太多细节。尽可能不要出现数学公式。关键词以3~5个为宜。
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模型的检验、改进、推广
特色和创新之处
假设:
目录: 放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
建议的排版格式:
页面布局:上下左右2cm页边距。
字体选择:Times New Roman。
字号选择:一级标题 18 号黑体;二级标题 15 号黑体;三级标题(如果有)12 号黑体或斜体; 正文 12 号。
间距选择:全文1.25多倍行距;一级标题加设段前段后 0.5 行间距;二级标题加设段前段后 0.25 或 0.5 行间距。
图:要精选;要布局合理、随文编排;要先见文字后见图、连续编号;要有简明的图题并排在图下方;图中的标注最好用线型、颜色和形状符号来区分。
表格:要精心设计、随文编排;要先见文字后见表格、连续编号;要有简明的表题并排在表格的上方。
要注意:
页面的页眉有要求。
每段空两个字符,两端对齐。
函数、变量等符号用斜体。
数学公式、符号、上下标要规范。
较复杂的数学公式单独一行,编序号。
数学公式尺寸要与正文匹配。
ps:1.用图表示想法、结论。
2.讨论过程比运算结果更重要。
3.用We作主语,尽量使用主动语态(翻译软件有可能会翻译成被动语态),用一般时态(一般现在,一般过去,一般将来),用有具体含义的词,一个词不要表示两个意思,客观叙述,不要加渲染成分(四天建出来的模型不可能是完美的)。
4.在论文的主体中,概述相关的推导、计算或说明性示例,冗长的推导、计算和中间结果数据放在后面的附录中。


四、解题思路

注:(2)查阅文献,快速学习模型,针对题目对模型进行讨论分析,组合优化。
常用解题方法



五、查阅文献与数据集
文献:


数据集:

六、可以配好看的插图

七、算法体系分类

预处理:




优化模型:








ps:1.动态规划适用于分配问题、分割问题。
2.动态规划算法的子问题不是相互独立的,而分支算法得到的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


聚类模型:




评价模型:


ps: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法经常一起使用。



ps:Topsis只是在内部进行评价。

预测模型:

ps:灰色预测处理小样本:20个之内。



ps:未来的发展仅仅和当前的状态有关,和以前的状态无关。

ps:数据量不少不多,变量与时间有逻辑关系。

ps:数据量大,非线性。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