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独立思考?
如何独立思考?
Title: 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
Link: https://paulgraham.com/think.html
Author: Paul Graham
如果你不能够以异于你同行的方式思考,那么你就无法出色完成某些工作。例如,要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仅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你的观点必须同时具备正确性与创新性。你不能在你的文章中仅仅阐述其他人已经知晓的事物,你需要讲述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对于投资者也是如此,一个公共市场投资人仅仅正确预判了一个公司将会怎么做是不够的。如果一大群人都做出了同样的预测,股票的价格早就已经反映出了事实——这意味着已经没有赚钱的机会了。具有真正价值的是绝大多数投资人都不公开的那些洞见。
你同样可以在初创公司投资人身上看到这种模式。你绝对不会创办一家企业去做每个人认为很棒的或者早就已经有其他公司在做的事情。你需要去做那些大多数人一听到就认为是糟糕的想法但是你自己知道不是这样——就像为仅有寥寥数千人使用的小众计算机写一个软件,或者开设一个网站给人们租赁空气床。
对于写作者也是如此。一篇文章如果仅仅告诉人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将会显得枯燥无味,你得告诉人们一些新鲜事儿。
但这种模式并不是普遍性的。事实上,在大多数类型的工作中并没有这种情况。对于大部分工作仅仅需要做到前半部分就够了——例如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只需要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其他人的做错了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对于大部分工作来说,仅仅有一点点创新的余地,但是在实践当中,工作的本质是否需要独立思考有着显著的差别。
我多么希望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人能够告诉我这两者的区别,因为这是你在决定想要去做某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事情。你渴望从事一份只有通过不同于他人的思考才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吗?我怀疑大多数人在意识还没有机会介入前他们的潜意识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知道自己就是如此。
独立思考看起来更像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不是后天习得。这意味着如果你选错了工作类型,你将很难获得快乐。如果你天生就具有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你会发现做一个中层管理者十分令人沮丧。同样的如果你天生就是从众思维而又从事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将使你陷入深刻的痛苦中。
眼前的一个难题是:人们常常错误的判断了自己在从众思维到独立思维层级阶梯当中的位置。从众思维的人们不会把自己看成从众思维的人去思考。并且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他们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是靠着自己的思考在每一件事情上做出了决定——至于他们的同行也这样认为则完全是一个巧合。与此同时,独立思考者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的想法和普通从众思维者迥然不同——直到这些想法被公开发表。
随着他们长大成年,由于长期接受各种考试和根据分数排名,大多数人大致了解了自己的聪明程度(在一个狭隘的解题能力上来看)。但是学校通常忽略了独立思考能力,除了他们在尝试着去压制独立思考者的时候。因此我们不会得到像关于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程度如何的任何信息和反馈。
这可能最终导致了工作上的邓宁-克鲁格效应,即绝大多数从众思维的人非常自信的认为自己是独立思考者,同时真正的独立思考者却担心他们的思考还称不上独立。
你有机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多独立思考的人吗?我想是可以的。这种品质绝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看起来仍然有办法去扩大它们,至少不要抑制它。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里有一个不用刻意练习且简单有效的办法:不要去注意从众思维者持有怎样的观点。如果你不知道你应该确信的是什么你就不会变成一个确信主义者。然而,几乎只有已经具有独立思维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从众思维者如果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些什么他可能会感到非常焦虑,从而花更多的努力去了解其他人的想法。
你周围环绕的是怎样的一群人非常关键。如果你周围是一群从众思维者,他们会强化你所能表述的观点,进而影响你所能拥有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身边都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人,你就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听到他们说一些令人惊讶的事情也会引导你去这样做和更多的思考。
因为独立思维者被一群从众思维者环绕时会感觉非常不舒服,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倾向于自我隔离。问题在于高中时他们没有机会去这样做。缺乏自信的高年级的高中生更倾向于自我审查,同时又一面放大那些确信主义者的观点。这通常导致高中成为独立思考者的一段非常糟糕的时光。但是这种经历也有一点好处:它教会了你该避免进入哪种局面。如果你发现一种形势使你感觉“好像回到了高中”,你就明白是时候逃离这种环境了。
另外一个能够将独立思考者和从众思维者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是已经取得成功的初创公司。创始人和早期的员工通常都是独立思考者,否则这家初创公司不可能成功。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从众主义者占比会越来越高,而初始的独立思考精神不可避免地被稀释了。这将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公司开始陷入一些瓶颈。最奇怪的一点是创始人会发现他们与员工相比,自己跟其他公司的创始人谈的更加敞开自由。
幸运的是,你不必所有的时间都要个独立思考者一起度过。只要有一两个你能够定期交谈的就够了。并且一旦你找到他们,他们通常也和你一样渴望交流;他们同样需要你。尽管大学不再像过去一样有着在教育方面的垄断性权利,但优秀的大学仍然是遇见卓越的独立思考者最佳的环境。大多数学生会仍然属于从众思维者,但是你至少能发现一群独立思考者的聚集之地,而不像高中那样独立思考者接近于零。
这里还有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类似于跟一小群独立思考者建立联系,你可以尝试尽可能多的了解不同类型的人,如果你有众多不同圈子朋友可以降低离你最近的人群对你的影响。尤其是当你分别作为不同圈层的一部分时,你常常可以从另一个圈子获得灵感。
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我不是说他们有着严格意义的不同。为了使这种技术生效,他们必须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因此,去其他国家参观是一个绝妙的方法,你很可能在某个角落发现一个与周围的人思考完全不同的人。当我发现一个人知道很多不同寻常的事情时,我会尝试着去了解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知道而别人都不知道的。我总是从中获得惊喜。当你遇见陌生人想去聊几句时,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我是真的想要知道那些不一样的看法,而不是仅仅为了闲聊。
通过阅读历史,你还可以在时间上拓宽思考影响力的源头,就像在空间上一样。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我不仅仅止步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会尝试着将自己带入历史人物中——观察他们的生活,推测他们是如何思考。这样做难度很高,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
你还可以采用更加复杂的手段来避免不自觉的接受从众思考者的观点。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批判怀疑的精神。当你听到某人说某件事时,停下来想一想:“事情果真如此吗?”不要说的太大声。我建议你对每一个人所说的都加以分析评估而不是要求别人对自己的话加以证明,
不要预设结论。你知道一部分被人们承认的观点很快就会被全然否定。看看你能否猜出来是哪一些。终极的目标是从被否定的观点中找到新的灵感,而不是吹嘘你预言会被否定的观点本身有哪些漏洞。因此这不是为了智力洁癖设定的无聊协议,而是一个为了创新而提出的令人兴奋的问题。并且当你问出“事情果真如此吗”的时候,事情的答案将会使你大受震撼,因为答案通常都是否定的。只要你有一点点想象力,你就会有非常多的线索指向谜底。
更重要的是,不要让一些未经检验的观点原封不动进入你的大脑。大多数情况下关键点都被轻描淡写了,你如何才能意识到它们?答案是再审查一遍并且观察其他人是如何知道这个观点的。
当你站在一个足够远的距离,你就会观察到这些观点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的圈层里传播。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时尚:你注意到一开始只有一小部分人穿着某种风格样式的T恤,然后越来越多的人穿,直到你身边一大半的人都穿着这种T恤。你也许根本不注意你穿的是什么,但是思想上的潮流也是如此,并且你显然不愿意参与到这种潮流当中去。并不仅仅因为你想统治着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那些不那么流行的观点不成比例的引导着某些有趣的事情。找到未曾被发现的思想最理想的就是那些鲜有人迹的地方。
作者及原文连接文章开头已给出,如有侵权请联系译者删除。
文章还有一段未翻译完成,近期会更新完毕。
关于本文的翻译,译者水平十分有限,疏漏之处欢迎指正,在译者翻译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翻译过了,并且翻译水平远远超过笔者。本着学习和思考的态度,仍然译完了本文,后续会持续翻译该作者的文章。
Title: 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
Link: https://paulgraham.com/think.html
Author: Paul Graham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