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三国(2)
“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
这是曹操在追击董卓不成后,于酒席上的一番牢骚。当是时,曹操“广发英雄帖”,聚集了各方诸侯,立志还大汉江山一个清明。将董卓赶出洛阳后,他雄心壮志想救出少帝,彻底铲除董卓。可惜,当时的各方诸侯都各怀心思,只有他一个人愤而追之,结果铩羽而归,然后才有了开头那一段叹息。
在我看来,以后曹操坚定不移的自己建立势力,逐鹿天下,与之不无关系。他本来在朝廷当官当的挺好,可看不惯董卓的恶行,欲行刺他,最后落得逃回故里,才有了那“广发英雄帖”一幕,可见当时他确实是满腔热血。后来看清了那些所谓盟友的嘴脸,“窃耻之”。
他对当时那些什么卫道之士失去了信心,而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他,又怎么甘心就此默默不闻?那就只有靠自己了,不用去理会什么盟友的虚与委蛇,不用担心粮草要靠别人供给,何乐而不为。
及至家底厚了,底气足了,后面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倒也正常。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