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奥斯卡最佳歌曲奖是《摩托日记》,一段关于格瓦拉的往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下面的简介:The Motorcycle Diaries
《摩托日记》是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根据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记拍摄的剧情片。1949年,29岁的阿尔贝托-格兰纳多和23岁的恩内斯托-格瓦拉成为旅伴,两人骑一辆“诺顿500”摩托车从阿根廷出发,穿越南美大陆。在旅途中,格瓦拉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旅途结束之后,恩内斯托-格瓦拉改名为切-格瓦拉,前往古巴投入到革命之中。………………
格瓦拉的名言是:
Let the world change you... and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让世界改变你,然后你改变世界。
徒步旅行是健康的旅行方式,这年头环保是流行语,绿色是流行色。为了环保人们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摩托车现在也不烧汽油了,该改烧液化天然气了(liquid natural gas)。
昨天有幸试架了一下楼下内燃机搞的一个LNG改装的嘉陵125摩托,在草场飙了好多圈,实在是大大的过了把车瘾。体验了一下电控LNG大排量摩托车的性能。
表面上看是一辆普通摩托车,除了露在外面的几根橙色的塑料管子,以及排气管上多了一跟电缆,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正式这几根橙色的管子泻露了天机。它的燃料是LNG,就是我们用来做饭的气。用LNG的好处就是可以改善排放,据说这辆摩托车可以达到欧三(OIII)水平,也就是马上要在北京和上海实施的中国最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欧洲已经提出并实施了OIV)。这辆摩托也是一辆电控摩托车,采用一个一块16位的单片机控制着喷油,点火,代替原来的化油器和分电盘。(这样技术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国外相当成熟,而国内却没有一个发动机控制器是国产的。)新增加进气,气缸温度,转速,后氧传感器等多个电控发动机必须的传感器。点火是由ECU(engine control unit,也是就是单片机和外围电路组成的控制系统)控制,代替原来的分电盘。
总的来说,这套系统小而全。电控发动机改有的东西基本上都有了,除了点火控制是单缸,普通的发动机一般是4缸或者6缸以外,基本都是一样的。其软件和硬件都是比较完整的,和我们实验室99年开发的电控家用3缸发动机一样,都是一个完整得系统。
闲话少说,骑上去玩一玩。
昨天中午,吃完饭会实验室看到栗师兄正在装车。我到得时候正好装好了,师兄说,哎呀,打一打火看看。呼呼就打着了,启动很成功。师兄说来,咱们试试。我心里痒得要死。上一次汽车还是在03年在闵行做电动车得时候。有一天早晨,去得早,李师傅骑着他那个破摩托来了,我们就趁老板没来争先要试。先是西瓜,打着之后送离合几次都熄火了。于是我就把他拖下来,好不容易打着,然后慢慢得送离合,居然顺利得起来了,就绕着马路转了一圈,一直绕过门口得广场。不敢跑得快,只挂到3档。哎呀,好久没有骑车了,真是痒啊。
栗师兄一点都不在乎,跨上去就骑。慢慢得松开离合,车哼吃哼吃得往前蹭,突然一下冲了出去。师兄腰部一拧,晃了两下就稳住了,不过一挡开得很慢。开了一圈回来,还是1档,说挂不上。咦,我于是就按耐不住立刻就跨了上去,小心翼翼得松开离合,左慌晃右晃得上路了。加大油门,立刻挂2档,咦,怎么踩不下去??????万分惊奇。试了好几次,还是不行。想推回空挡,向后踩了一下,踩刹车停下来了。一看,怎么仪表上显示2档,莫非向后挂2档???我们下来到台架上一看,果然是向后挂高档的。ft,几个人都是没有经验的:)
决定推倒操场去,我们太想试一试了,即使冒着被操场看守老头骂出来以及半路被警察截杀的风险,也要去。有栗师兄和他的师弟,另一个同学,还有我。(不好意思,大家都是脸熟,名字老是忘记)
一切顺利,栗师兄就开了一圈,然后我又开了一圈。我们想多试几次,于是栗师兄开了几圈之后,我就上路了。我比较胆大,上来连续把档位加到3档,由于跑道上有人,不敢加的太快。我是顺着跑步方向,过了弯道,速度逐渐加上来,立刻换到5档。油门不大,车速表有问题,可能是40km/h,转速是3000~4000rpm(转/分)。进下一弯道就没有减档,减一点油门就过去了。开了两圈逐渐顺手了,就开始发标。进弯道的速度大约是30~40,出弯之后立刻把油门加到底,哄的一声发动机就叫起来。冲过看台就减油门,拉离合,踩点刹车。刹车很软,踩下没有感觉,差点冲到铁栏杆上,慌了一下手脚,不过很快就稳定下来。第二此冲直道,出弯速度肯定在40以上了,轰油门到底,转速上升到5000rpm左右,风很大眼睛有点受不了,估计最少车速应该在60以上了。初步感觉车子的动力不是很足。大概LNG的车都是这样的。
接下来巡航测试,低速巡航没什么意义,但是车速还是很稳,没有出现动力不济的情况。后来进行一段急加速急减速的动作,油门加大的时候发动机有点顿,似乎要熄火的样子。蹭蹭两下也蹭上来。整个过程发动机没有出现熄火。停车后想立即启动,电动马达很难打着,后来采用脚踩,就好了。估计是热启动时供气有点问题。
评价:
1。点火电路可靠。(这是发动机工作最基本的条件。不过还是没有经过耐久性测试,只是跑了几圈而已)
2。供气稳定。LNG的摩托车后面是一个液化气钢瓶,里面没有完全装满液化气,通过减压阀把气送给喷嘴。说明供气系统没有问题。但是喷嘴是关键,日本产的)
3。动力在高速不足。一部分原因是跑到太短,不能加速到最高车速,没有能够跑出最大车速。加速时间比较长,至少我得感觉比汽油摩托要长,不过我好久没有骑车了。不过城市工况一般很难跑到高速,这样的动力性也可以接受。上海市的大部分出租车都是LNG的。
4。怠速不够稳定,说明怠速的闭环还不够好。怠速会自动熄火。
总的来说这个摩托车改装的很成功,可以看到产业化的前景了。该车的硬件软件,系统都是由李老师的学生开发的,历时约两年。体现他们的能力和水平。LNG不但是可以改善排放,关键天然气储量丰富,而且价格比汽油低得多。这几天纽约期货市场原油有涨到每桶80美金得地步,而海湾战争之前也就是2~30美金一桶。代用燃料和清洁能源必定是将来汽车工业(包括摩托车)的方向。
车瘾也过得很足,最后的结局是迟迟未到的看操场的人终于出现了。以为我们是学车的,解释一通他居然很感兴趣。而骑在车上的看着路上惊诧的目光,也是一种满足。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座在驶向未来的车轮上,而我碰巧是驾驶员。
Hello,Dear Passeng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