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早期介入,都说好就是真的好!?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关荣之路”

测试项目流程

说在前头,各个公司测试流程大同小异,这篇文章主要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在项目角度下和测试周期角度下,测试同学应该做啥子。

几个名词:

UE交互设计师

UI设计师

PM产品经理

RD程序员

以项目流程为角度,测试蹲哪?

以测试周期为角度,测试做啥?

测试前期:

1、产品提需求

2、产品组织review需求,增删改需求

3、最终确定的需求后,后端,前端,测试,H5进行排期,确定提测时间,发版时间,产品和各个领导接受此排期,项目正式开始

4、后算,前端,H5进行开发,测试进入更新测试用例阶段

5、开发完成后,开发同学进行冒烟通过后,进行提测,如果未提测,需各方成员站立会,出解决方案:1、整体排期顺延 2、或者其他方式,保证项目不延期,一般都是加班来解决的

6、在开发同学提测之前,测试同学需要完成冒烟测试checklist,用例更新和评审,评审参与人为:产品,交互,RD评审用例次布,对测试同学很是必要,对各方明确需求有很好的作用,也能查漏补缺。

测试何时介入:

说一下show case的作用

1、告知大家即将进入测试迭代期间

2、能够保证此功能可测,可用

3、防止提测后,无意义的撕撕撕,压缩后续的测试周期,也能预防开发同学对提测质量不高的问题。

测试介入:

这个流程各个公司不同,也是各方聊之后的结果,比如全用例就是周期长,缩短周期的话,执行什么case,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一种测试流程

说一个大概的流程:

3轮:

1、冒烟测试:保证产品可被测试

2、日常环境:执行全部用例准出条件:无优先级为“high/highest”   , 遗留bug+case通过率为:95%,无failed的case

3、预上线环境:执行新功能case+关键路径的case准出条件:无优先级为“high/highest”遗留bug + case通过率为: 95%,无failed的case

4、线上测试:关键路径的case准出条件:无优先级为“high/highest”   , 遗留bug+case通过率为:95%,无failed的case

迭代期间,日常需要做的:

1、monkey日常testin日常传包,执行monkey,或者自己执行monkey脚本。

2、早上组织站立会(参与人员:产品,RD,测试)这一步也防止后续进度不可控,各方都清楚的说明白了问题,时间5分钟即可,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同学要掌控一下测试进度,防止后续有任何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影响发版或者上线的时间,聊啥呢:1、预警 2、服务是否该上线了,该校对的是否正常完成,埋点需求是否提了,加了,等等

3、日报,抄给领导,这步也是方便能够跟踪进度

4、如果有自动化,每天执行一下关键路径的自动化,暴露基础问题

5、在迭代后期,测试团队的同学,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钟,大家在会议室进行随机测试,也是能暴露一下问题。

测试完成,准备发版:

在发版前期需要完成的:

1、UI,UE校对完成

2、产品走查完成

3、剩余Bug和用例执行情况输出率:(这个看各个公司的情况,大家可以主动去找RD的leader去聊这件事情,毕竟这件事情,做出来都是对各方leader有好处的,可以后续去量化绩效之类的)case通过率>95%,bug修复率>95%,无优先级为“medium/high/highest”遗留bug,且剩余bug产品经理和RD leader 都给予延期的状态设置

4、走发版走查checklist,通过率100%走查list大致包括:日志开关是否关闭——服务是否都在线上——客服是否已经培训新功能——新手引导是否更新——版本号是否更新……

5、发此版本最终的测试报告

    走完上面的流程,可以进行发版啦~~~~

发版完成后:

1、跟踪用户反馈

2、开总结会议,总结问题,项目流程遇到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

3、线上监控后台,监控服务稳定和app  crash率——这个之前一个APP RD leader说,实际发版完成后,他们关注的就是监控后台的crash率是多少,如果数据好,就是认为测试靠谱……

 

posted @ 2017-11-02 17:49  zhangmeng117  阅读(9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