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care1220

导航

第2章 函数的连续性

第2章 函数的连续性

§2.1 集合的映射

(上.P55)定义2.1.1 一个从A到B的映射;集合A叫作映射的定义域;f(x)叫作x在映射之下的或映射在x上的

  • 定义2.1.1 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f\)是一种规律, 使得对\(A\)中的每一个元素\(x\), \(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记为\(f(x)\)——与\(x\)对应,则称\(f\)是一个从\(A\)\(B\)映射,用$$f: A\rightarrow B$$来表示.集合\(A\)叫作映射\(f\)定义域; \(f(x)\in B\)叫作\(x\)在映射\(f\)之下的\(f\)\(x\)上的.

(上.P56)确定一映射的两要素;集合E的像;定义域的像叫作映射的值域

  • 要确定一个映射\(f\),须有两个要素:\(\\\)
    (1)\(f\)的定义域\(A\);\(\\\)
    (2)规律\(f\),即对任何\(x\in A\), 像\(f(x)\)是什么.\(\\\)
    \(E\subset A\), 即\(E\)\(A\)的一个子集. 令$$f(E) = \{f(x): x\in E \}.$$也就是说,\(f(E)\)是在映射\(f\)之下\(E\)中元素的像的全体,称为\(E\)的像.显然,如果\(f: A\rightarrow B\). 那么\(f(E)\subset B\). 特别地,定义域\(A\)的像\(f(A)\)叫作\(f\)值域.

(上.P56)定义2.1.2 两映射相等

  • 定义2.1.2 设\(f:A\rightarrow B\),且\(g: A\rightarrow B\). 如果对任何\(x\in A\), 均有\(f(x) = g(x)\), 则称映射\(f\)\(g\)相等,记为\(f=g\).

(上.P56)定义2.1.3 从A到B上的满射,即,B中的任何元素都是A中某一元素在映射之下的像

  • 定义2.1.3 设\(f: A\rightarrow B\). 如果\(f(A)=B\), 则称\(f\)是从\(A\)\(B\)上的满射,也就是说, \(B\)中的任何元素都是\(A\)中某一元素在\(f\)之下的像.

(上.P56)定义2.1.4 单射

  • 定义2.1.4 设\(f: A\rightarrow B\). 如果当\(x,y\in A\), 且\(x\neq y\)时, 有\(f(x)\neq f(y)\), 则称\(f\)单射.

(上.P56)定义2.1.5 映射是一对一的, 也说映射在集合A与B之间建立一个一一对应

  • 定义2.1.5 设\(f: A\rightarrow B\)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称映射\(f\)一对一的. 这时,也说\(f\)在集合\(A\)\(B\)之间建立一个一一对应.

(上.P56)定义2.1.6 集合的原

  • 定义2.1.6 设\(f: A\rightarrow B\), \(F\subset B\),则\(A\)的子集$$f^{-1}(F)={x\in A:f(x)\in F}$$叫作\(F\)原像.

(上.P57)定义2.1.7 两映射的复合

  • 定义2.1.7 设映射\(f: B\rightarrow C\). 映射\(g\)的定义域为\(A\). 当\(x\in A_1 = g^{-1}(B)\)时,定义映射$$f\circ g(x) = f(g(x)).$$显然, \(f\circ g: A_1\rightarrow C\),称为映射\(f\)\(g\)复合.

(上.P57)映射复合的可结合性;f的n次的复合

  • 我们可以考虑多次复合的情况. 设\(f, g\)\(h\)都是\(A\)\(A\)的映射,可以定义两次复合$$f\circ (g\circ h)(x) = f(g\circ h(x)) = f(g(h(x))).$$
    依这一定义, 可知对一切\(x\in A\), 有$$(f\circ g)\circ h(x) = f\circ g(h(x)) = f(g(h(x))).$$比较以上两个等式,立即得出$$f\circ (g\circ h) = (f\circ g)\circ h,$$这表明“复合”这一运算是可以“结合”的. 因此,把\(f\circ (g\circ h)\)直接写成\(f\circ (g\circ h)\)不会造成混乱.\(\\\)
    \(f: A\rightarrow A,\) 那么\(f\)\(n\)次的复合\(f\circ f\circ \cdots \circ f\)(这里有\(n\)\(f\)), 可以简记为\(f^n\).

(上.P58)集合A上的恒等映射

  • 若集合\(A\)到自身的映射\(I_A\),使得\(I_A(x) = x\)对一切\(x\in A\)成立,则称\(I_A\)\(A\)上的恒等映射.

§2.2 集合的势

(上.P59)两个集合等价(定义);等价关系的三条性质(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 \(A\)\(B\)是两个集合, 如果存在一个从\(A\)\(B\)上的一对一的映射,我们就称集合\(A\)\(B\)有相同的“势”或有相同的“基数”,这时我们称\(A\)\(B\)等价,用\(A〜B\)表示. \(\\\)
    等价关系具有的性质:
    \(\\ \quad\)自反性:\(A〜A\);
    \(\\ \quad\)对称性:若\(A〜B\),则\(B〜A\);
    \(\\ \quad\)传递性:若\(A〜B\)\(B〜C\), 则\(A〜C\).

(上.P59)定义2.2.1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可数集不可数集;集合是至多可数

  • 定义2.2.1 令\(N^*\)是正整数的全体,且$$N_n = {1,2,\cdots,n}.$$(1) 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n\),使得集合\(A〜N_n\),那么\(A\)叫作有限集. 空集也被认为是有限集.
    (2) 如果集合\(A\)不是有限集,则称\(A\)无限集.
    (3) 若\(A〜N^*\),则称\(A\)可数集.
    (4) 若\(A\)既不是有限集,也不是可数集,则称\(A\)不可数集.
    (5) 若\(A\)是有限集或者\(A\)是可数集,则称\(A\)至多可数的.

(上.P60)集合的势是有限集中“元素个数”这一概念的推广,并且“势”是一切互相等价的集合唯一共有的属性.

(上.P60)定理2.2.1 可数集\(A\)的每一个无限子集是可数集.

  • 粗略地说, 这个定理表明, 可数集代表着“最小的”无限势, 因为没有不可数的集能作为一个可数集的子集.

(上.P60)定理2.2.2 可数个至多可数集的并集是至多可数集.

  • 定理2.2.2 设\(\lbrace E_n\rbrace(n=1,2,3,\cdots)\)是一列至多可数集. 令

    \[S = \bigcup_{n =1}^\infty E_n, \]

    那么\(S\)是至多可数集.

posted on 2023-08-23 08:29  Poincare_ZC  阅读(11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