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Redis配置文件讲解以及GUI客户端连接

4.1:Redis的配置文件

    Redis支持很多参数,但都有默认值

    *daemonize默认情况下,redis不是在后台运行的,如果需要在后台运行,把该选项的值修改为yes;

    *bind指定redis只接受来自于该ip地址的请求

      指的是当前redis的节点,允许哪些ip地址对它进行连接,说白了就是一个白名单的配置,我们在学习阶段会配置成0.0.0.0,就是放行所有客户端的访问限制;

      但是在企业开发阶段肯定要指定具体的ip地址,否则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在接下来学习中会进行演示;

      *port监听端口,默认为6379

    *database设置数据库的个数,默认使用的数据库是从0开始的

    *save设置redis进行数据库镜像的频率;

     数据存储持久化的一个配置,我们redis数据存放在内存的,但是内存的数据丢失了就会非常的危险,什么时候该持久化?持久化的机制什么时候该触发?就是通过这个配置项来决定的;

      *dbfilename镜像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持久化就会产生一个存储数据的文件,这个文件叫什么名字就是通过该配置来实现的

      *dir数据库镜像备份的文件放置的路径

    持久化的文件该存放在哪尼?就是通过该配置来实现的;

      *requirepass设置客户端连接后进行任何其它指定前需要使用的密码

    我们可以给我们当前redis的节点设置访问的密码,客户端想要连接需要先输入密码,进行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以后才能继续操作;

      *maxclients限制同时连接的客户数量

      *maxmemory设置redis能够使用的最大内存

4.2:通过windows客户端进行访问

  连接前准备:(1):redis服务必须先启动

           (2):确保当前Linux机器防火墙是关闭的;sysytemctl stop firewalld

   安装Redis客户端,推荐redis-desktop-manager

    安装完成后去建立连接,会提示失败,原因是redis默认只能本地访问;

    修改配置文件redis.conf

    注释掉bind 127.0.0.1 可以使所有的ip访问redis,若是想指定多个ip访问,但并不是全部的ip访问,可以bind设置;

       修改后kill -9 XXXX杀死redis进程,重启redis

    再次建立连接->成功

  具体操作如下:

    ipconfig 查看当前redis所在机器的ip地址

    

 

      修改配置文件开放对应的权限

    

 

    默认只能本机访问,修改为所有客户端通行;学习阶段可以允许所有客户端通行,企业开发要指定ip;

     

 

    配置密码  在vim编辑器中可以通过/requirepass 进行查询

    

 

      密码修改为了 123456

     

 

    重启redis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redis.service

    

 

   现在就可以进行客户端连接了

  

 

 

    

       这个值是根据配置项redis.conf里的databases 值来确定的,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如果觉得数据库数不够用,数值可以增大,这里我们将其改为32个;

        

 

       我们给哪个库加入数据?一般都是通过命令;接下来的学习会进行深入研究;

       

     

 

 

    

posted @ 2022-01-30 11:43  痞子胥  阅读(17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