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inux ftok()函数 详解

原文链接


1ftok函数

系统建立IPC通讯 (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 时必须指定一个ID值。通常情况下,该id值通过ftok函数得到。
linux系统调用之ftok() 
ftok原型如下:
                        key_t ftok( char * fname, int id )
                        fname就时你指定的文件(存在,可以访问的)名,id是子序号。


关于unix的共享内存函数ftok参数的疑问???????????

ftok(pathname,0x03);   //我知道0x03是一个文件的ID,但是具体这个文件是什么文件,我们怎么找到他

首先,0x03不是你认为的一个文件。ftok(char* pathname, int proj_t );它是生成一个key的函数。第一个参数不用解释都知道是一个文件路径吧,第二个参数的最后8位(只有后八位有效,0-255)与第一个参数一起确定一个key.(常用于进程)。比如:我们在开发一个项目的时候,有可能不同人需要在同一个路径下编写代码,防止大家不小心使用了相同的key,一般项目经理会分配给每个人不同的proj_t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当前路径pathname和proj_t生成所需的key。
同一个proj_t不可以出现在同一个路径


先来简单的叙述一下,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再接着向下看:
                ftok函数是根据pathname和id来创建一个关键字(类型为 key_t),此关键字在创建信号量,创建消息队列的时候都需要使用。其中pathname必须是一个存在的可访问的路径或文件,id必须不得为0。

失败返回值为-1

ftok应用范围

         英文是这样描述的; generate  a  key_t  type  System V IPC key, suitable for use with msgget(2),semget(2), or shmget(2).

系统建立IPC通讯(如消息队列、共享内存时)必须指定一个ID值。通常情况下,该id值通过ftok函数得到。

在一般的UNIX实现中,是将pathname指定文件的索引节点号取出,前面加上子序号得到key_t的返回值。

ftok原型编辑

头文件
#include <<a target="_blank"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956875.htm"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9, 110, 194);">sys/types.h>
#include
函数原型:
key_t ftok( const char * fname, int id )
fname就是你指定的文件名(已经存在的文件名),一般使用当前目录,如:
key_t key;
key = ftok(".", 1); 这样就是将fname设为当前目录
id是子序号。
在一般的UNIX实现中,是将文件的索引节点号取出,前面加上子序号得到key_t的返回值。
如指定文件的索引节点号为65538,换算成16进制为0x010002,而你指定的ID值为38,换算成16进制为0x26,则最后的key_t返回值为0x26010002。
查询文件索引节点号的方法是: ls -i
删除重建文件后,索引节点号由操作系统根据当时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分配,因此与原来不同,所以得到的索引节点号也不同。
如果要确保key_t值不变,要么确保ftok的文件不被删除,要么不用ftok,指定一个固定的key_t值,比如:
#define IPCKEY 0x111
char path[256];
sprintf( path, "%s/etc/config.ini", (char*)getenv("HOME") );
msgid=ftok( path, IPCKEY );[/code]
同一段程序,用于保证两个不同用户下的两组相同程序获得互不干扰的IPC键值。
由于etc/config.ini(假定)为应用系统的关键配置文件,因此不存在被轻易删除的问题——即使被删,也会很快被发现并重建(此时应用系统也将被重启)。
ftok()的设计目的也在于此。

    系统建立IPC通讯(如消息队列、共享内存时)必须指定一个ID值。通常情况下,该id值通过ftok函数得到。

ftok原型如下:

key_t ftok( char * fname, int id )



fname就时你指定的文件名(该文件必须是存在而且可以访问的),id是子序号,虽然为int,但是只有8个比特被使用(0-255)。


当成功执行的时候,一个key_t值将会被返回,否则 -1 被返回。

   在一般的UNIX实现中,是将文件的索引节点号取出,前面加上子序号得到key_t的返回值。如指定文件的索引节点号为65538,换算成16进制为 0x010002,而你指定的ID值为38,换算成16进制为0x26,则最后的key_t返回值为0x26010002。

查询文件索引节点号的方法是: ls -i



以下为测试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PCKEY 0x11
int main( void )
{
    int i=0;
    for ( i = 1; i < 256; ++ i )
        printf( "key = %x\n", ftok( "/tmp", i ) );

    return 0;
}

在成功获取到key之后,就可以使用该key作为某种方法的进程间通信的key值,例如shmget共享内存的方式。

shmget的函数原型为

int shmget( key_t, size_t, flag);

在创建成功后,就返回共享内存的描述符。在shmget中使用到的key_t就是通过ftok的方式生成的

实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IZE 1024

extern int errno;

int main()
{
int shmid;
char *shmptr;

//创建共享内存
if((shmid = shmget(IPC_PRIVATE, SIZE, 0600)) < 0)
   {

    printf("shmget
error:%s\n",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将共享内存连接到 可用地址上

if((shmptr = (char*)shmat(shmid, 0, 0)) == (void*)-1)
{
    printf("shmat error:%s\n",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memcpy(shmptr, "hello world", sizeof("hello world"));
printf("share memory from %lx to %lx, content:%s\n",(unsigned long)shmptr, (unsigned long)(shmptr + SIZE), shmptr);

//拆卸共享内存
if((shmctl(shmid, IPC_RMID, 0) < 0))
{
    printf("shmctl error:%s\n",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

多进程之间共享内存情况: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IZE 1024

extern int errno;

int main()
{
int shmid;
char *shmptr;
key_t key;
pid_t pid;

if((pid = fork()) < 0)
{
    printf("fork error:%s\n",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else if(pid == 0)

   {

     sleep(2);

    if((key
= ftok("/dev/null", 1)) < 0)

    {

      printf("ftok
error:%s\n",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if((shmid = shmget(key, SIZE, 0600)) < 0)

{

    printf("shmget
error:%s\n", strerror(errno));

    exit(-1);

   }

if((shmptr = (char*)shmat(shmid, 0, 0)) == (void*)-1)
{
    printf("shmat error:%s\n", strerror(errno));
    exit(-1);

}

//memcpy(shmptr, "hello world", sizeof("hello
world")); 

printf("child:pid is %d,share memory from %lx to %lx,
content:%s\n",getpid(), (unsigned long)shmptr, (unsigned
long)(shmptr + SIZE

), shmptr);

printf("child process sleep 2 seconds\n");

sleep(2);

if((shmctl(shmid, IPC_RMID, 0) < 0))

{

    printf("shmctl
error:%s\n", strerror(errno));

    exit(-1);

}

   exit(0);

   }

   //parent

   else

   {

    if((key
= ftok("/dev/null", 1)) < 0)

    {

      printf("ftok
error:%s\n",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if((shmid = shmget(key, SIZE, 0600|IPC_CREAT|IPC_EXCL)) <
0)

{
    printf("shmget error:%s\n", strerror(errno));
    exit(-1);

   }

if((shmptr = (char*)shmat(shmid, 0, 0)) == (void*)-1)
{
    printf("shmat error:%s\n", strerror(errno));
    exit(-1);

}

memcpy(shmptr, "hello world", sizeof("hello world"));

printf("parent:pid is %d,share memory from %lx to %lx,
content:%s\n",getpid(),(unsigned long)shmptr, (unsigned
long)(shmptr + SIZE

), shmptr);

printf("parent process sleep 2 seconds\n");

sleep(2);

if((shmctl(shmid, IPC_RMID, 0) < 0))

{

    printf("shmctl
error:%s\n", strerror(errno));

    exit(-1);

}

   }

waitpid(pid,NULL,0);

exit(0);

}


linux系统调用之ftok() 

ftok原型如下:

                        key_t ftok( char * fname, int id )

                        fname就时你指定的文件(存在,可以访问的)名,id是子序号。

先来简单的叙述一下,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再接着向下看:

                ftok函数是根据pathname和id来创建一个关键字(类型为 key_t),此关键字在创建信号量,创建消息队列的时候都需要使用。其中pathname必须是一个存在的可访问的路径或文件,id必须不得为0。


 

失败返回值为-1


ftok函数

  系统建立IPC通讯(消息队列、信号量和共享内存)时必须指定一个ID值。通常情况下,该id值通过ftok函数得到。

ftok原型

     key_t ftok( char * fname, int id )   

fname就时你指定的文件名,id是子序号。   

在一般的UNIX实现中,是将文件的索引节点号取出,前面加上子序号得到key_t的返回值。

如指定文件的索引节点号为65538,换算成16进制为0x010002,而你指定的ID值为38,换算成16进制为0x26,则最后的key_t返回值为0x26010002。   

查询文件索引节点号的方法是: ls -i   

当删除重建文件后,索引节点号由操作系统根据当时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分配,因此与原来不同,所以得到的索引节点号也不  如果要确保key_t值不变,要目确保ftok的文件不被删除,要么不用ftok,指定一个固定的key_t值,比如:   

#define IPCKEY 0x111   

char path[256];   

sprintf( path, "%s/etc/config.ini", (char*)getenv("HOME") );   

msgid=ftok( path, IPCKEY );[/code]   

同一段程序,用于保证两个不同用户下的两组相同程序获得互不干扰的IPC键值。   

 

由于etc/config.ini(假定)为应用系统的关键配置文件,因此不存在被轻易删除的问题——即使被删,也会很快被发现并重建(此时应用系统也将被重起)。   ftok()的设计目的也在于此。

posted on 2020-04-27 11:20  Peiah  阅读(44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