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Linux
摘要:1、启动流程 (01)、运行级别 (01)、运行级别命令 => runlevel (02)、#改变运行级别命令 => init 运行级别 (03)、#系统开机后直接进入哪个运行级别 => vim /etc/inittab id:3:initdefault : 系统默认运行级别 (04)、启动流程图
阅读全文
摘要:1, 如果不需要硬件检测, 直接选择 skip 2, 直接 OK 3, next => 选择 简体中文 => next => 选择美国英式键盘 => next => 基本储存设备 => next 4, 选择是 => 填充主机名 => 左下角配置 ip (可选) => 下一步 => 下一步 => 初始
阅读全文
摘要:1,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2, 修改配置文件 3, BOOTPROTO 可以填写 DHCP 从而动态获取 ip 4, 重启网络服务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阅读全文
摘要:01、日志服务 确定服务是否启动 => ps aux | grep rsyslogd 确定服务是否自启 动 => chkconfig --list | grep rsyslogd 02、常见日志的作用 02、日志文件格式 基本日志格式包含以下四列: 时间产生的时间; 发生时间的服务器的主机名; 产生
阅读全文
摘要:01、crond服务管理与访问控制 => service crond restart 和 chkconfig crond on 02、用户的crontab设置 => [选项] 选项: -e:编辑 crontab 定时任务 -l:查询crontab任务 -r:删除当前用户所有的crontab任务
阅读全文
摘要:01、监控系统资源命令 => vmstat [刷新延时 刷新次数] 例如:vmstat 2 3:时隔2秒刷新一次,刷新3次 02、开机时内核检测信息 => dmesg | grep CPU 03、查看内存使用状态 => free -m 04、查看CPU信息 => cat /proc/cpuinfo
阅读全文
摘要:01、进程是正在执行的一个程序或命令,每一个进程都是一个运行的实体,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并占用一定的系统空间。 02、查看系统中所有进程 ps aux => 查看系统中所有进程,使用BSD操作系统格式 ps -le => 使用 linux 标准命令格式 03、 查看系统健康状态 => top [选项
阅读全文
摘要:01、Linux服务 => (01)、RPM包默认安装的服务 ①、独立的服务 ②、基于xinetd服务 (02)、源码包安装的服务 02、RPM包安装的服务 => chkconfig --list 查看服务自启动状态,可以看到所有RPM包安装的服务 03、源码包安装的服务 查看服务安装位置,一般是/
阅读全文
摘要:01、for循环 语法一: for time in m n a e => 以空格区分for循环个数 do echo "This time is $time" done 语法二: s=0 for (( i=1;i<=100;i=i+1 )) do s=$(( $s+$i )) done echo "T
阅读全文
摘要:01、按照文件类型进行判断 => 常用-d、-e、-f 两种格式: test -e /root/install.log => 常用 [ -e /root/install.log ] => 两边空格必须有 例如:[ -d /root ] && echo "yes" || echo "no":判断该文件
阅读全文
摘要:01、字段提取命令 cut => cut [选项] 文件名 -f 列号: 提取第几列 -d 分隔符:按照指定分割符分割列 例如:cut -f 2,4(列号;,逗号可以多行提取) student.txt cut -d “:” -f 1,3 /etc/passwd 02、格式化输出命令 printf 命
阅读全文
摘要:一、基础正则表达式 1、正则表达式:正则表达式是用来在文件中匹配符号条件的字符串,正则是包含匹配 grep、awk、sed等命令可以支持正则表达式。 2、通配符:用来匹配符合条件的文件名,通配符是完全匹配。ls、find、cp这些命令不之处正则表达式, 所以只能使用 shell 自己的通配符来进行匹
阅读全文
摘要:01、配置文件 => source 配置文件 或 . 配置文件 02、环境变量配置文件简介: 环境变量配置文件中主要是定义对系统环境生效的系统默认环境变量,比如 PATH、HISTSIZE、PS1、HOSETNAME等默认环境变量。 PATH环境变量叠加:PATH="$PATH":/root(一次性
阅读全文
摘要:01、变量测试与内容替换 =>
阅读全文
摘要:01、声明变量类型 => declare[+/-][选项]变量名 -:给变量设定类型属性 +:取消变量的类型属性 -i:将变量声明为整数型(integer) -x:将变量声明为环境变量 -p:显示指定变量的被声明的类型 02、数值运算 方法一 aa=11 bb=22 declare -i cc=$a
阅读全文
摘要:01、环境变量 => 用户自定义变量只在当前的Shell中生效,而环境变量会在当前Shell和这个Shell的所有子Shell当中生效。 如果把环境变量写入相应的配置文件,那么这个环境变量就会在所有的Shell中生效, 02、设置环境变量 => export 变量名=变量值 申明变量 查看变量 =>
阅读全文
摘要:01、在Bash中,变量的默认类型都是字符串类型,如果要进行数值运算,则必修指定变量类型为述职型; 02、变量用等号连接值,等号左右两侧不能有空格。 03、变量的值如果有空格,需要使用单引号或双引号包括 04、在变量的值中,可以使用 “\” 转义符 05、如果需要增加变量的值,那么可以进行变量值得叠
阅读全文
摘要:01、历史命令 => history [选项] [历史命令保存文件] -c:清空历史命令(个人建议不清空) -w:把缓存中的历史命令写入历史命令保存文件 02、补签 => 在Bash中,命令与文件补全是非常方便与常用的功能,我们只要在输入命令或文件时, 按"Tab” 键会自动进行补全。 03、命令别
阅读全文
摘要:01、第一个脚本 => (1)、vi hello.sh #!/bin/Bash : 不是注释也不能省略,表示写的是shell脚本 echo 写入脚本内容 保存退出; (2)、执行脚本的方法 给脚本赋予执行命令 : chmod 755 hello.sh 可以用相对路径或者绝对路径执行: ./hello
阅读全文
摘要:01、查看swap空间 => free cached(缓存):是指把读取出来的数据保存在内存当中,当再次读取时,不用读取硬盘而直接从内存中读取, 加速了数据的读取过程。 buffer(缓冲):是指在写入数据时,先把分散的写入操作保存到内存当中,当达到一定程度在集中写入硬盘, 减少了磁盘碎片和硬盘的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