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1

---恢复内容开始---

 
这篇文章写了整整一周,涉及书目数十本

 

1、穿越周期的认知能力

当我们沉溺于每天盯着大象的耳朵研究时,我们是研究不明白大象这种生物的,只有以整个大象为研究对象,才能认知到大象为何物,在此基础上做细分领域的研究,诸如其耳朵、鼻子等,才能研究透彻,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穿越周期的认知能力,是以格局为基础的,是站在宏观和时间维度认知。
很多人在读周金涛的《涛动周期论》时,总是隔三差五的分享激励,但却不能正本溯源,不深究这样的能力如何培养,怎样获得。换言之,知识摄入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不了解其缘由,永远只能靠别人来教育。难有大局观,难有格局。
大局观和格局不是自以为是的夸夸其谈,而是真正脚踏实地地去追根溯源。比如,应该认识到,历史上每一次传播工具的革新,都代表着一次阶级下移,从最初的诸侯到军阀,再到世家大族,读书人,最后是现在的人民大众。了解这些,才能真正理解,抖音这样的产品兴起的根源,快手的带货能力为什么这么强?还有比特币的热潮、电商的繁荣。
现代人做事学习,总是要求速成,但是这种认知能力和格局的培养,不是短期能达到的,要靠无数个夜晚耐得住寂寞的学习和理解,是世界史观的建立,是对国际关系的了解,经年累月对各个阶层的观察,不是别人的人云亦云,也不是靠别人所谓历史解读的灌输,也不是一叶障目,眼高于顶的浅尝辄止。几乎所有的行业,服务对象都是普罗人民。不接地气,不静下心来,永远不知道市场要什么。
穿越周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本质上,基于深层学习和认知的理念和方法论。
 

 

 

2、延迟满足感的能力
 
什么是延迟满足感?即“延迟满足,就是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延迟满足感”的著名实验是这样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实验,从斯坦福大学幼儿园里找来数十名儿童,然后研究人员离开,让孩子们单独呆着,在他们面前摆上棉花糖,让孩子们选择:或者当即吃掉一颗,或者一直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大概15分钟),这时候会可以享受两个棉花糖。
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持续调查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们的情况。他发现,之前“没忍住”的孩子,成年后普遍暴露出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维持与他人稳定关系的表现。35岁以后,更是表现出更高的体重指数和吸毒几率。
由此诞生了那个著名的论式:能克制自己,延迟满足感的人,更容易成功。
“绝大多数的人生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即时满足。一点付出,没有立马回报,就会觉得痛苦。”延迟满足感的本质是什么?将目光放的更远,意味着放长线。放弃掉即时的满足感,放掉暂时可能抓住的小鱼,才能掉起大鱼,也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3、目标的降维分解能力
 
目标降维能力,当我们发现目标难以达到时,换一种思维,将目标降维分解,也许,会变得容易很多。
举个例子:小明刚毕业不久,决定在二线城市发展,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月入两万,对于一个一般本科毕业生而言,通过一个工作达到这个目标,还是有难度的。小明决心这样分解目标:4X5000,只要找寻4个能给提供收入5000的方式,比在一个领域深耕达到2万花费的时间要容易的多。
再举个例子,也是罗胖在《知识就是力量》中讲到的:
假定,一个人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而顶尖高手的评判标准是达到行业的前4%。一个服装设计师,假定目前的水平是前20%,想要达到前4%,成为顶尖高手,需要多年的辛苦积累,都未必能达到,因为到了这一层面,和他竞争的都是高手。
如果他分出一点时间到室内设计,因为他有审美和设计的基础,要达到20%,竞争激烈诚度要弱很多,也容易很多。而20%X20%,就是4%,换言之,他在服装X室内设计这一跨界领域,达到了顶尖高手的级别。这也是为什么时下特别流行跨界的原因。

 

4、治疗“丧”的能力

 
生活乏味,工作枯燥,学习……也没啥意思。很多人的日常其实很丧!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谁都喜欢跟积极、阳光、向上的人呆在一起。
和积极的人呆在一起,最关键的,是多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而丧的人,几乎永远不会主动去做工作以外的事,因为他对任何工作的事都提不起劲。说句大实在话,可能很多人不愿意听:只有利用好当下环境并在此最大限度学到该学的东西,才能为匹配到相对应的能力,才能成为下一个工作的跳板。否则别人就算给你,也未必能接得住。
 
处理丧最好的办法,是多与人接触,多行大千世界。旅行,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旅行看大千世界,正常情况下2万以内足够OK,这个价钱能买到非常多的快乐时光。人间美景数不胜数,乐趣不知几凡,而我们要做的,就说拼命赚钱,有足够的资本,了解和接触未知的事物,到底有多好玩,正如人类想穷究宇宙的奥妙一样。
 

5、差异化自我的能力

 
标签化人群的时代,差异化自我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差异化指跳脱惯性思维,追求区别度与非同维优势。
 
以追女生为例:当所有人都在算计门当户对时,你和对方提的是生活和温馨的家庭,打动对方,一下就跳脱出了现有的竞争维度,这也是机会之所在。

 

6、售卖希望的能力

 
人活着,不就是为点盼头?为点念想?基于此,其实最好的商业模式是售卖希望。
 
互联网行业最赚钱的三个行业:广告行业、游戏行业、培训行业。三大行业的基本原理其实都一样,就是向人们兜售希望。培训行业兜售给学员的是未来考过了的一片大好前景,游戏行业兜售的是升级到高段位后的虐菜之爽,广告行业兜售的则是人们对于物品的某种期待。理解了这个东西,微商、培训、知识付费、减肥、健身……anyway所有商业模式都能抽丝剥茧剥的来分析。
 

7、治疗“暴富后遗症”的能力

 
暴富是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快的方式。普通人家的小孩突然间暴富,基本上都会经历迷失阶段。有的人出来了,有的人一辈子出不来。
 
现在的很多网红博主、财经投资人,偶然的机遇,借势起飞,一年赚几百上千万。人生第一次见这么多钱,钱来得太快,也赚得太容易,于是乎肆意挥霍,开始不知道人活着的意义在哪。如果有幸能接触到真正的高阶家庭,你会发现,高贵和涵养是骨子里的,追求着眼于细节。很多高阶家庭出身的同龄人,看幅画能把文艺复兴脉络史讲清楚,不看注释仅评画作就能猜到其作者是谁。这样的修养差距,即使3年天天什么事都不做,只学习这些,都学难以弥补。
 

8、把握人生“关键瞬间”的能力

 
人这一辈子,其实不是活一辈子,活的是几个关键瞬间。这几个瞬间重要到足以改变人生,比如和什么样的人结合,比如捕捉行业机会,作出代表作,扬名立万……必须清醒认识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消磨时光,为了那么几个瞬间而做准备,韬光养晦,养精蓄锐。要学会等,学会狩猎。想明白这个问题,生活就少了很多苦闷。
 
朋友圈里的各种公众号,在没有理解周金涛《涛动周期论》的情况下,鼓吹“X0后最后一次上升机会”、“人生一共X次改变命运机会“,本质上都是博人眼球。人生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在于你对所在行业的理解及专业度,在于为此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等待一个能够做出顶尖作品的机会。
 
如果你每天只知道焦虑焦虑,惶惶不可终日,即使机会来临,你也无法感知到机会的来临,或因为准备不周,只能任机会白白流失。人生的修炼,同修炼上乘武功心法一般,要耐得住寂寞,要跟行业最顶尖的专家学习。
 
想当情感作家,就要研究张爱玲/亦舒、杜拉斯,研读各种心理学专著。很多人在读书时,总是拾人牙慧,专捡别人嚼剩下的,比如被大众追捧的《原则》,看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是从《社会心理学》中摘录的分支。又如炒股,很多人研究分析师的著作,认为过去的书早已过时。其实,一本书能在行业成为圣经,一定有它的理由,只有追根溯源,从根源学习和分析,向最强的有奠基和引领地位的任学习,才能少走弯路。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知读哪些书时,向身边该领域最强的人请教,哪怕是读小说,也要读顶尖大神写的小说。在任何一个领域,一定要有接触和学习最顶尖人群、思维和习惯的意识。

 

9、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甄别能力

 
资讯爆炸的年代,愈加需要人们,在简短的时间里,以自我的认知对事物、事件及未来进行判断,即使判断错误,也好过缺乏判断,最忌人云亦云,片面轻信。
 
当下的世界,资讯爆炸,信息成几何倍增长。在加上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政治鼓吹、宗教宣传与品牌营销甚嚣尘上,相比之下,大众每天分配给信息的时间并没有更多的增加,简短的时间里,对于信息和事物的判断,更加容易轻信于带极端观点、逻辑清晰的文章所引导,这个时候,越来越多人被大量的无效信息所填充。
 
当下的盲目追风与人云亦云,大众被网络文章煽动的网络暴力实例不胜枚举,想想王宝强的例子,以及经常出现在百度热搜里的案件及其反转。你会发现,明明是深究,可就有很多大众一味的跟风和宣泄情绪。真正对于事物的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就显示出了真正的价值,正如去年我在一篇媒体人所说的,“即使对未来判断错误,也好过对未来缺乏判断。”

 

10、“上手”产业链的能力

 
很多人把上手“理解”为“触摸”,但做一个行业是要自己亲身实践上手每一个环节。
 
以广告行业为例:大家都懂IP博主最赚钱,其次是营销,但IP制作人懂营销,营销人懂IP的少之又少,因为一旦懂得,就会变成前者。产业链中,小到对每一个平台的机制算法了解,大到自己认认真真去全平台建立账号涨粉带流量,用低到极致的价钱获取流量,以及后续的出书包装,知识付费等等,只有对每个环节做到真正精通,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行业人。一句话,深入生产第一线。

---恢复内容结束---

posted @ 2019-04-15 18:32  一颗小苹果  阅读(1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