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vi编辑器4

第四章 基本编辑命令的扩展

启动vi时的选项

前进到指定位置

vi +n file        打开文件到第n行,等同于vi –c n file

vi + file        打开文件到最后一行

vi +/pattern file    打开文件到模式首次出现的位置

vi –c /'you make'    这里的引号是为了适应shell的规定

只读方式 vi –R filenameview filename

如果决定要对文件进行编辑,那么可以通过在write命令上添加感叹号来忽略只读方式::w! :wq!

恢复缓冲区

输入ex –rvi –r将得到系统所有已保存的缓冲区列表

vi –r filename可以恢复filename

 

利用缓冲区

恢复删除操作

一行以上的删除操作都会保存在总共9格的缓冲区中,"1p表示粘贴最近一次删除的文字,"2p表示粘贴倒数第二次删除的文字,如果按.重复上个命令实际上是输出更早一个的已删除文字

复制到命名缓冲区

除了最后9次的缓冲区,还有a-z的命名缓冲区,需要用户自己去保存,使用则是和未命名缓冲区的使用方式相同

"dyy        复制当前行到d缓冲区中

"a7yy    复制包括当前行在内的7行到a缓冲区中

"A2yy    将复制包括当前行在内的2行到a缓冲区后面

标记自己的位置

mx    x(x可为任何字符)标记当前位置

'x    (单引号)移动到光标到x所标记的行的首字符

`x    (反引号)移动光标到x所标记的字符

``    (两个反引号)返回到移动前的上一标记或上下文的确切位置

''    (两个单引号)返回到上一标记或上下文所在行的位置

 

回顾vi的缓冲区和标记命令

命令行选项

选项

含义

+n file

打开文件到第n

+ file

打开文件到最后一行

+/pattern

打开文件到模式首次出现的地方

-c command file

打开文件后运行命令;通常是行号或搜索

-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r

系统崩溃后恢复文件

 

缓冲区名

缓冲区名

缓冲区用途

1-9

最近9次删除操作,由最近的到最早的

a-z

需要时使用的命名缓冲区,大写字母表示添加到该缓冲区尾

 

缓冲区和标记命令

命令

含义

"b命令

对缓冲区b执行命令

mx

x标记当前位置

'x

移动光标到x所标记的行的首字母

`x

移动光标到x所标记的字符

``

返回到上一标记或上下文的确切位置

''

返回到上一标记或上下文所在行的首字母

posted on 2011-10-18 00:20  Observer  阅读(3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