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比特币
在搞懂什么是比特币之前,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区块链,如果还不是很清楚什么是区块链,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更准确的说是数字加密货币,简称加密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更广泛的概念,而加密货币只是数字货币的一种子类。
上一篇介绍区块链时,描述了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而比特币则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一种加密货币。事实上,比特币使用区块链来记录交易数据,所以很多人都说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但我认为仅将区块链描述为分布式账本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其实区块链不仅仅可以保存交易数据,其他数据也是可以保存的。
比特币的发行
节点在保存数据(创建区块)时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计算合格的哈希),而比特币的网络是自由发展的。那么怎么会有人愿意参与其中帮助保存数据呢?原因是因为有利可图。
如果节点成功创建一个区块,就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作为奖励。这些比特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区块所记录的交易记录中,交易发起方所支付的手续费;另一部分则是遵循比特币协议凭空创造的。这些凭空创造的比特币就是新发行的比特币。
中本聪给节点创造区块的过程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挖矿,而挖矿的节点称之为矿工。
按照比特币协议的约定,大约每4年挖矿获得的新比特币数量减半。自2009年1月开始,每挖出一个区块可以获得50个比特币的奖励,然后到2012年11月减半为25个比特币。之后在2016年的某个时刻再次减半为12.5个比特币。以此递减,直到2140年时,所有的比特币(20,999,999,980)将会全部发行完毕,换句话说在2140年之后,不会再有新的比特币产生。
事实上,目前由于大量的专业矿机加入比特币网络进行挖矿,导致比特币挖矿的难度越来越高(区块链协议限制了新区块的产生速度,如果新区块产生过快,则会增加难度),当前普通电脑已经很难挖到矿了。
因此,机智的人们发明了矿池。
矿池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矿池就是节点使用一种协议,将挖矿的任务(计算哈希值)分拆给很多台电脑一起来完成,每台电脑计算一个小范围的哈希值,只要任意一台参与到矿池中的电脑挖到一个区块,该矿池的其他电脑均可按照自己的贡献度获得该区块的一部分奖励。而作为矿池组织者的“节点”,则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在矿池中进行挖矿,只要有贡献就能够比较有保障的获得奖励,比单独挖矿的风险更低,因此现在很多矿工都依托于矿池进行挖矿。
比特币钱包与账户
获得奖励后,如何保存这些奖励呢? 答案就是比特币账户。
所谓的奖励,其实就是在被创建的区块中有一条交易数据记录着一笔交易。该笔交易指示将一定数量的比特币支付给创建本区块的节点的比特币账户。
比特币账户由一对非对称加密密钥和一个账户地址构成。而账户地址则是根据密钥采用某种加密算法计算出来的,它看起来就是一串又臭又长的乱码。
由于上述的特性,导致比特币账户极难记忆,而且数字世界中发起交易必须要有软件来进行辅助,因此出现了一种软件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软件就被称之为比特币钱包。
比特币钱包可以用来创建新的账户、管理现有账户,提交交易等。
还记得区块链原理里面讲述的,
当有数据需要存储时,先将数据发送至任意节点。节点将其加入待存储列表,并将该数据广播到与自己相连的其他节点上。
对于比特币来说,这些待存储的数据就是“交易数据”,这些交易数据就是由比特币钱包创建并提交给节点的。
比特币账户的私钥由用户自己保留(不可外泄),而公钥则公布在网络上。当账户发起一笔交易时,需要使用账户的私钥对交易数据进行签名。节点在将其加入待存储列表时,会先使用公钥验证签名是否合法,若不合法则会将其丢弃。
比特币交易的效率问题
比特币规定区块的创建速度是十分钟,大小为1MB。一笔交易从发起到纳入区块并记录到链上大概需要等待十分钟,且每个区块大概只能容纳4000条左右的交易数据,也就是说每秒大概只能成交7笔!
通常,通过比特币钱包发起一笔小额交易后,最快十分钟可以确认该笔交易是否成功。而大额交易则至少需要等待一个小时。
这是因为比特币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需要等到交易数据被更多的节点认可(链越长被篡改的可能性越低)。对于小额交易,通常认为被攻击的可能性较小,一般只需要有一个节点认可就行。而对于大额交易,则希望有较多的节点认可,通常大家认为这个节点数为6。就是说,一个包含该笔交易的区块后面又链上了5个区块后,则认为这笔交易已经没有谁有能力篡改了,这就是比特币的六次确认。
有时候一笔交易发起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被确认,这可能是因为支付的手续费太低,以至于没有节点愿意处理这笔交易。因为节点挖矿时可以获得该区块内所有交易的手续费,那么节点自然会首选手续费高的交易进行处理。
比特币匿名吗?
早些年,比特币宣称其具有匿名性。根本依据是,比特币账户的创建非常容易,不需要任何身份资料,使用随机数和密码学算法直接创建就可以了,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且一个账户可以仅仅用来交易一次,之后就将其丢弃掉。比特币交易双方并不知道线下的交易者是谁,因此说比特币具有匿名特性。
当然,要是交易仅仅在比特币的范围内发生,而且你永远不告诉别人拥有哪些比特币账户,那么你就是真正匿名的。
但是,如果发生场外交易,比如将比特币兑换成软妹币或者别的,那将很难保持匿名。因为,想要将比特币兑换成法定货币,需要去交易所将比特币作为商品售卖给那些愿意用法定货币购买的人。而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比特币交易所都是实行实名制的。
只要社会身份和比特币账户关联上,那么一切交易活动都不再匿名,还记得区块链的特性吗?只要数据被记录到区块链中,就会一直存在,不可删除、不可修改,这简直就是铁证。
比特币交易所
上文提到比特币交易所,所谓的比特币交易所是什么呢? 可以将其定义为:将比特币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的交易市场。 比如农贸市场里面买卖的都是农产品,比特币交易市场里面买卖的都是比特币。
如果想要获得比特币,一种方法是去参与挖矿获得奖励。另一种方法就是去交易所购买别人出卖的比特币。
比特币的价值
法定货币作为一张纸片之所以可以流通,是因为人们相信这张纸片拿出去可以换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有头铁的不愿意接受纸币换东西,那这个人就会被深刻教育。正因为有强力机构强行将纸片和物品划上了等号,才使其具有了价值。
而比特币的价值是什么呢?目前看来只有共同的信心。 就是说,现实中有很多人愿意认可比特币兑换物品的能力(就算没有强力机构背书)。他们愿意认可这种新型货币,接受用比特币兑换物品,并相信其他人也愿意接受。就是这样的信心铸成了比特币的价值。
比如:武大郎同意你用1比特币的价格换他一张烧饼,那么1比特币的价值就是一张烧饼。
愿意接受用比特币换物品的人越多,比特币的价值越广泛。
不会通货膨胀的比特币
什么是通货膨胀?直白的翻译就是:钱太多商品不够卖了。
然而比特币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世上的商品几乎是无限的(当然,商品的创造需要时间)。
如果世界上只有1比特币和一张烧饼,那么 1比特币=一张烧饼;不过,要是武大郎努力奋斗逼一点,再做一张烧饼,那么这个世界就有了两张烧饼;可是比特币不会增长,它仍然只有一,那么这两张烧饼仍然只能换到1比特币。换句话说,就是比特币的价值增长了两倍。
随着时间的增长,商品越来越多,而比特币的数量却不再增加。“钱太多,商品不够卖”的情况在比特币这里根本不会存在,那么比特币自然不会有通货膨胀的问题。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1比特币到最后到底可以换多少张烧饼呢?
好了,本文就到此为止吧。
这两篇文章太长了, 以后尽量写800字以内的短文。
记得关注,么么哒~~
哦,还有,记得不要当用两张烧饼换1比特币的武大郎,最好用半张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