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自动化测试总结与问题

遗留问题

  • 接口信息规范,统一存储到一个表中
  •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 自定义校验,支持sql,响应
  • testng的xml实例化,可自定义编辑执行顺序
  • 监控添加
  • 测试报告规范化管理

总结

推进方式

  • 需求阶段:确认需求、参与接口协议制定、接口规范制定、接口参数确认
  • 开发阶段:接口mock、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框架搭建与代码开发、持续集成
  • 测试阶段:测试执行、BUG提交、修复BUG、代码维护
  • 上线回归:回归测试、监控添加
    • 监控服务有效性、定时任务,一个接口一个正向case来定向检查接口是否正常

技术落地方案

  • 整个框架:逻辑控制层(testng、httpclient)、持久层(myBatis、log4j、mysql)、展示层(extentreport、htmlreport)
  • 逻辑控制层选择原因:框架简单,易学
  • 持久层选择原因:用例可持续添加维护,数据共享
  • 展示层作用:可直观展示版本状态

收益

  • 项目流程由串行变成并行,测试工作由重后期改为重前期
  • 测试执行时间缩短,测试功能工作时间缩短
  • 测试数据共享,不断积累,共同维护丰富,降低漏测率
  • 测试报告可管理、追溯、查询
  • mock的收益:集成环节提前,可以让前端提前调试,较少时间。
posted @ 2022-03-31 10:48  77的小白  阅读(7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