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防火墙操作

一、防火墙的操作

  • 设置开机启用防火墙: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 设置开机禁用防火墙: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 启动防火墙: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关闭防火墙: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查看防火墙状态: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重启防火墙: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二、使用firewall-cmd配置端口

添加端口后,必须用命令firewall-cmd --reload重新加载一遍才会生效

  • 查看防火墙状态:firewall-cmd --state

  • 重新加载配置:firewall-cmd --reload

  • 查看开放的端口:firewall-cmd --list-ports

  • 开启防火墙端口: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9200/tcp --permanent

    • 命令含义:
      • zone #作用域
      • add-port=9200/tcp #添加端口,格式为:端口/通讯协议
      • permanent #永久生效,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
  • 关闭防火墙端口: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9200/tcp --permanent

三、设置白名单

第一步:查看白名单列表

iptables -nvL --line-number

第二步:添加白名单

iptables -I INPUT 3 -s 136.6.231.163 -p tcp --dport 1521 -j ACCEPT

对以上命令参数详解

  • -I

    • INPUT:进来的数据包应用此规则链中的策略

    • OUTPUT:外出的数据包应用此规则链中的策略

    • FORWARD:转发数据包时应用此规则链中的策略

    • PREROUTING:对数据包作路由选择前应用此链中的规则 (记住!所有的数据包进来的时侯都先由这个链处理)

    • POSTROUTING:对数据包作路由选择后应用此链中的规则(所有的数据包出来的时侯都先由这个链处理)

  • 3:表示添加到第三行(可以任意修改)

  • -s:指定作为源地址匹配,这里不能指定主机名称,必须是IP

  • -p:用于匹配协议的(这里的协议通常有3种,TCP/UDP/ICMP)

  • --dport:用于匹配端口号

  • -j: 用于匹配处理方式

    • DROP:悄悄丢弃,一般我们多用DROP来隐藏我们的身份,以及隐藏我们的链表

    • REJECT:明示拒绝

    • ACCEPT:接受

第三步:重启防火墙即可生效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posted on 2021-01-12 18:00  青华佳园  阅读(170)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