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今天下午六点的面试。
有以下2点需要反思和弥补以下:
1.算法的短板
——虽然工作中用到的算法不多,但是曾经用到的算法必须明确清清楚楚。
意图识别的多分类算法:用的是什么模型没有回答上来,只说出了ngram和tf-idf。
歌曲识别的纠错算法:具体内容说不清楚,只回答了编辑距离。
2.对于自己要做什么并没有想得非常清楚
——我是打算离职了,但接下来要做什么?我其实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和面试官聊他们在招的两个岗位的时候。我提了一句,我并不想再搭建对话系统了,想多学学算法。但是尴尬的是正好面试的人他告诉我他就是负责对话系统的,其实我是真的不想再搭建对话系统吗?并不是的,只能算是自己词不达意吧。
我的表达是希望今后能更多的接触算法,而并非是不希望做重复的搭建系统的工作。另外本质上讲,我换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现在的薪资比较低,加薪的希望又不是很大,对搭建系统本身并没有恨抗拒啊,但为什么脱口而出呢?这其实暴露出来我在交流中的另一个问题,在交谈中害怕出现空白,总是不停地说话,有时候说的话自己也没有想清楚。
所以:
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放弃什么?
我有什么?
七年的人工智能行业经验,从管理到产品到代码,相对完整的对话系统实践历练。
从编辑到nlp工程师到服务器工程师到语义项目负责人,有每一个岗位都实际从事过。
我要什么?
我要更高的工资——至少比我现在的多出50%,这也是我换工作的动力。
我要聚焦——我也需要在人工智能nlp产品化的这个实操上持续积累,我的职业发展必须往深处走。
“所以,我希望做一个真正的nlp工程师,从算法和设计的方面持续向前。”
“同时我这两年积累的管理经验,是我的宝贵财富,要完成产品,管理经验不可或缺。”
我放弃什么?
从这家公司离开,我放弃了老板对我的期待,放弃了公司的的核心管理岗位和熟悉的环境。
“但现在已经是不得不走了,公司的侧重点已经明显偏向语音了,在语义这一块的投入和精力完全跟不上。我一个人负责从产品到代码到项目到编辑管理,完全无法聚焦。”
整理思路,从明天起,好好梳理自己曾做过项目中用到的算法,就如同大脸猫说的。
化悲痛为力量,反复看,死记硬背。一定要把算法的短板补上。
即使不为这一时的招聘,也是为了永远的职业发展。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