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放假这将近十天吧,终于把C++ Primer中文版第五版大致看完了,然而第四部分(高级主题)还是没有看,感觉那是需要有足够的项目经验再看。 另外,看一遍肯定不够,忘得也会很快,我十分确认今后还会很多次翻出这本 “圣经” 来翻阅。 这十天看的东西有:IO标准库设施,顺序容器,泛型算法,关联容器,智能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7-20 22:51
MicN
阅读(292)
推荐(0)
摘要:
Record my tangle of learning English in reverse order. 1. wish I wish we were not going to school tomorrow. I wish he was/were about to leave. If ...w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7-20 20:30
MicN
阅读(176)
推荐(0)
摘要:
本篇随笔为转载,原贴地址:#pragma once与#ifndef解析 为了避免同一个文件被include多次,C/C++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ifndef方式,一种是#pragma once方式。在能够支持这两种方式的编译器上,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两者仍然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方式一: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7-19 18:15
MicN
阅读(210)
推荐(0)
摘要:
一. constexpr和常量表达式 常量表达式(const expression)是指值不会改变并且在编译过程就能得到计算结果的表达式。显然,字面值属于常量表达式,用常量表达式初始化的const对象也是常量表达式。 一个对象(或表达式)是不是常量表达式由它的数据类型和初始值共同决定,例如: 尽管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7-18 00:05
MicN
阅读(7498)
推荐(0)
摘要:
一、<span>标签是没有语义的,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设置单独的样式用的 二、  三、创建表格的四个元素: table、tbody、tr、th、td1、<table>…</table>:整个表格以<table>标记开始、</table>标记结束。2、<tbody>…</tbody>:当表格内容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7-05 18:55
MicN
阅读(409)
推荐(0)
摘要:
本篇随笔为转载,原博地址如下:http://www.cnblogs.com/TianFang/archive/2013/01/26/2878356.html 右值引用的功能 首先,我并不介绍什么是右值引用,而是以一个例子里来介绍一下右值引用的功能: #include <iostream> #inc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6-25 21:40
MicN
阅读(242)
推荐(0)
摘要:
1.Java类中的static变量和static方法会在类装载的过程中就得到内存分配,然后就会进行初始化工作。最多可能会被初始化3次,静态代码块的执行在main方法之前。 static变量不可以在构造函数中进行初始化。 而普通的成员变量会在new一个对象的时候才得到初始化,最多的话可能会被初始化4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28 19:50
MicN
阅读(1777)
推荐(0)
摘要:
原贴地址:http://www.cnblogs.com/end/archive/2012/12/21/2827554.html 一、普通代码块 直接在一个方法中出现的{}就称为普通代码块,例子程序如下: public class CodeDemo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28 15:44
MicN
阅读(203)
推荐(0)
摘要:
来源:MySun 链接:http://mysun.iteye.com/blog/1596959 在Java中,一个对象在可以被使用之前必须要被正确地初始化,这一点是Java规范规定的。本文试图对Java如何执行对象的初始化做一个详细深入地介绍(与对象初始化相同,类在被加载之后也是需要初始化的,本文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28 15:39
MicN
阅读(1086)
推荐(0)
摘要:
在C++ Primer第五版39页提到:“在C++语言中,初始化时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 然后在第235页中又提到:“构造函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恰好这两个问题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异常非常复杂的问题,把我折磨的够呛。 1.初始化 很多程序员对于用等号 = 来初始化变量的方式倍感困惑,这种方式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5 21:09
MicN
阅读(13187)
推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