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语法入门之垃圾回收机制
一 引入
解释器在执行到定义变量的语法时,会申请内存空间来存放变量的值,而内存的容量是有限的,这就涉及到变量值所占用内存空间的回收问题,当一个变量值没有用了(简称垃圾)就应该将其占用的内存给回收掉,那什么样的变量值是没有用的呢?
单从逻辑层面分析,我们定义变量将变量值存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取出来使用,而取得变量值需要通过其绑定的直接引用(如x=10,10被x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如l=[x,],x=10,10被x直接引用,而被容器类型l间接引用),所以当一个变量值不再绑定任何引用时,我们就无法再访问到该变量值了,该变量值自然就是没有用的,就应该被当成一个垃圾回收。
二、什么是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回收机制(简称GC)是Python解释器自带一种机,专门用来回收不可用的变量值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三、为什么要用垃圾回收机制?
程序运行过程中会申请大量的内存空间,而对于一些无用的内存空间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会导致内存使用殆尽(内存溢出),导致程序崩溃,因此管理内存是一件重要且繁杂的事情,而python解释器自带的垃圾回收机制把程序员从繁杂的内存管理中解放出来。
四、垃圾回收机制原理分析
Python的GC模块主要运用了“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来跟踪和回收垃圾。在引用计数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标记-清除”(mark and sweep)解决容器对象可能产生的循环引用的问题,并且通过“分代回收”(generation collection)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086834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1、什么是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就是:变量值被变量名关联的次数
如:age=18
变量值18被关联了一个变量名age,称之为引用计数为1
引用计数增加:
age=18 (此时,变量值18的引用计数为1)
m=age (把age的内存地址给了m,此时,m,age都关联了18,所以变量值18的引用计数为2)
引用计数减少:
age=10(名字age先与值18解除关联,再与3建立了关联,变量值18的引用计数为1)
del m(del的意思是解除变量名x与变量值18的关联关系,此时,变量18的引用计数为0)
值18的引用计数一旦变为0,其占用的内存地址就应该被解释器的垃圾回收机制回收
作者:Egon林海峰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0868348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