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天又快亮了。

      最近似乎白天比晚上睡得多,嗯,作息有点乱,这不是早睡早起身体好的我的作风。等这阵子全都忙完后好好睡一觉吧……额,睡一天吧。

      话说软件工程最后的验收前夕大家的拼命奋斗居然整整占了赵文彬老师一个操作系统小学期(偷笑),( ⊙ o ⊙ )啊!要及时补上作业才行。

      今天整理博客,恍如隔世,虽然平时的博客就很水,但看看什么四则运算、什么最大子数组求和,居然眼生得很。又想了想算法……还记得,嗯,不错。

      天生不是话多的人,写文档比写程序轻松不了多少,还好语文基础还在,记得还有语文课时最擅长的题目就是改病句,不过我似乎将这一项优点“发扬光大”了,不仅总能敏锐的挑出周围人的语病,连说话时也常常是一个大长句带过,不太会将其修改为多个短句,被舍友冠以“做作”的名号,当真是无辜之极!

      也正因为这种惯性严谨,使我不太愿意时时总结什么东西。记得早些的时候,当我看到一条新闻,会本能的进行判断,一口咬定谁对谁错,但常有,不久就会发现,原先作出的是非判断竟是颠倒黑白,而原因是初始接收到的信息不全,导致方向有侧重,分析有偏差。次数多了,就要分析原因。回头一想,看到的新闻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信息不全的时候正是容易导向舆论的时候。舆论的力量是可怕的,它能活人,也能死人。而自己不想被人当枪使,便只能多留一个心眼,看到一件事,想想是否只是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回到软件工程课上来,看得出,这门课很注重总结。技术上的总结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异议,一种思路,一点知识,多会一点,便多一点财富。当这种财富积累  到一定量,便会上升为宝藏,使人受益无穷。但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是人,无论是用户面的人,还是开发端的人,都有其特点。这种特点被领导者抓住,就容易抢占市场,发展壮大;被底层员工抓住,就容易顺风顺水,平步青云。

      想抓住这种特点并不容易,软件工程课就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和解决办法。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在团队合作中,人的因素都占有很大方面。生活在社会中,就免不了与人交流,工作中,必然要与人合作。能学会合作,生活就有了保障,因为无论哪家公司都不会拒绝一个能使他们产生1+1>2的力量的人。

      这门课作用的另一方面,就是加深了我们对软件的理解。软件绝不是一种只有功能的玩具式作品,软件是要被拿来使用的。用得着,体验好,一款软件才能生存下去:体验好,用不着,可能成为一时网红,但终究难以长久;用得着,体验不好,即使功能暂时独一份,将来也难免被其他模仿者蚕食。这样看来,获得准确的用户需求至关重要。抓住用户核心需求,不要被噱头带离了出发点。同时,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著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市场的潮流在变,跟随潮流才能生存下去。当然,若是能引导潮流,便已站在界内顶端。

      总的来说,这门课确实有它的价值。则是第一门要考虑体验的课,不再只强调功能与性能;这也是第一门专门学习合作的课,从这门课中学到的知识,将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其效用。

      对于这门课的建议或意见,我只有一点。虽然这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让我们写了那么多的小程序和博客和不要命的团队合作项目,但这些都不是我要吐槽的。我唯一的一点希望老师能够采纳的是,我希望以后再布置团队项目时,不要再要求平台了。

      啊~真是想想就内伤,这学期限选开了安卓,不过我没选,因为安卓很火,学习资源很好找,同时选课前听说教安卓的老师很水(表揍我(。・_・。)ノ),就选了们JavaEE架构和数字图像处理。不过同宿舍的两个妹子都选了安卓,其中一个说要抱我大腿,非要团队项目做安卓。我说,我根本就没学过安卓啊,妹子说,没事,你牛逼(我怎么不知道(*Φ皿Φ*))。……于是入了坑,弄了一学期安卓,可因为要赶工,一学期下来学到的知识都是残缺不全的,而且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获得的软件工程知识还不如安卓知识多。

      ……怎么感觉说起来不是因为规定平台而非要用安卓……而且学姐的截图用的是C#……(ˉ(∞)ˉ)……总之不希望规定平台就对了,因为时间过多花在了技术上,影响了课程学习的主次关系。o(*////▽////*)q

      就到这吧,感谢这学期所有人的努力。

      祝老师身体健康。

posted on 2016-06-24 06:43  狞_JML  阅读(130)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