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第一章作业

一、编码规范

  1. 命名规范——见名知意,清晰优先
    命名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见效的规范。好的命名能让代码“自我说明”,减少阅读和维护的负担。

(1)变量与函数命名
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不要使用拼音或无意义的字母。

反例:int a, b; String s1;

正例:int studentCount; String userName;

(2)命名风格统一

小驼峰(camelCase):用于变量和函数名。
例如:getUserInfo(), studentGrade

大驼峰(PascalCase):用于类名和接口名。
例如:StudentManager, HomeworkSolution

常量:全大写,下划线分隔。
例如:MAX_CONNECTION, DEFAULT_TIMEOUT

私有变量或方法:可用下划线开头(在 Python / JS 中常见)。
例如:_private_variable

(3)做到“见名知意”
命名要能直接反映功能或含义。

反例:function process()

正例:function calculateAverageScore()

  1. 注释规范——告诉别人“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注释的目的是帮助他人(和未来的自己)理解设计思路,而不是重复代码内容。

(1)文件头注释
在每个源文件开头注明作者、创建日期、文件的主要功能。

(2)函数 / 方法注释
说明函数的作用、参数、返回值及可能的异常。

(3)行内注释
在复杂或关键逻辑处添加简短说明,解释“为什么这样写”。

  1. 格式与排版——整洁的代码更易读
    干净的排版是专业态度的体现。

(1)统一缩进

(2)适当空行
在逻辑块、函数之间留空行,使结构层次清晰。

(3)行长控制
每行不超过 100 个字符,避免横向滚动阅读。

  1. 函数设计——单一职责原则
    (1)短小且专注
    一个函数只做一件事。

(2)参数不要太多
如果参数超过 4 个,可以考虑封装成对象,如 Config 或 Options。

  1. 错误处理——让程序更健壮
    (1)不要忽略异常
    即使只是简单打印,也比完全吞掉错误好。

(2)返回有意义的值
函数执行失败时不要返回模糊结果。可以返回 None、-1,或直接抛出异常,让调用者明确知道问题所在。

二、《数学之美》读后感
本学期我阅读了《数学之美》第 17 章,这一章让我重新认识了“简单”二字的力量。我们在学习编程时,常常陷入追求“高深算法”和“复杂框架”的误区,但真正优秀的设计往往源自最基础的数学思想。《数学之美》提醒我,程序的优雅,不在于它的复杂,而在于能否用最简单的原理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学习编程,不仅要掌握语言与框架,更要理解背后的数学逻辑与思想。只有理解了“为什么”,才能写出真正高效、优雅、可靠的程序。

posted @ 2025-10-07 20:51  LK&  阅读(2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