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道至简》有感
近些天读完了《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虽然是很多年前的书了,但是里面很多方法、思考方式放在现在仍很适用,“工程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家把它做复杂了。”诚然,周爱民的一席话发人警醒。 过去同样是按照问题需求来编写程序,对于问题的解决生搬硬套,自己没学懂,知识还丢失了很多。较为困难的题目也没有与同学认真讨论,敷衍了事,没有团队会面临很多困难。在这本书里,我了解了项目,对团队有了一定认识,同时我也第一次了解到什么是项目经理职位,明白了,你是负责人,失败了,不要一味推给别人,自己也要反思。我这次小组合作,去完成实践课的任务,我知道了,团队要一起,不能一个人完成就不管了,到最后还是失败,完成不了,所以在以后,在团队协作中要团结,自己也要减小团队压力。 做项目不等同于死亡游戏,项目经理做不出来就要辞职,好的项目经理经验丰富,这是需要时间和项目磨砺的,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享受成功。ISO质量体系的问题反映了如何组建开发团队,有了团队模式,才能寻求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把这门管理制度实施在团队。同时,对于管理者来说,开发团队不能管就不管,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信任。“跟随蚂蚁,但不要栽进蚂蚁洞里。”完这一章,带来的感受可谓颇深,原来做程序不只有单纯的建工程敲代码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到一个团队,以及每个成员的作用及管理。这个假期我们的JAVA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叫做《大道至简》的书并叫我们写一篇读后感,由于我拿到的是TXT文件第一眼看到的它123的页数。与我之前看的书相比明显要少好多。书的开头作者也说了书的好坏不在于字数的多少,看完这本书我深有体会。
文章的开头作者用愚公移山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形象的描述了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和循环,移山这样庞大的工程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编程来实现,这就是编程的精义,也是该书自始至终所强调的重点。而之后作者又更为推崇战国时期李冰在移山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偷懒功夫”。愚公移山贵在锲而不舍的坚持,而李冰凿山则是贵在采用了新的“方法”可以说是“懒人的方法”很快的解决了问题。回顾一下人类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那些“懒人”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也是由于“懒人”结构化编程的时代开始了。
之后作者又阐述了在软件开发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软件开发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我们只有学会团队精神,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找准自己的角色,我们才会了解我们在这个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够把对事情做到最好,才能够在团队中出类拔萃。如果我们想在软件开发公司一直很好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学会在团队中生存下去,学会找准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管理,我们才会成功,一切才会有结果。
随后作者对实现团队经营作了最重要的一条禅述:沟通。沟通在同角色之间,不同角间之间无处不在。你所需要的就是了解你的现状,了解你的角色位置,了解你与不同角色之间沟通的着重点。而且工程不是做的,是组织的。人们总是在说“做工程”,好像工程就是面包馒头一样,有个模子,拿着照着面按上一按,放在笼屉上蒸上一蒸,就可以“做”出来了。经历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我们没有那个模子,而工程中人员也不是那一堆面。所以我们不要“做”工程,而是要“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