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随笔
摘要:1 求两数之和(当然也就会三数之和)2 交换两个数(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把它们的值交换过来)3 大小写字母转换(是大写的,转为小写;是小写的,转为大写)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扩展到比较三个数的大小)5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6 判断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是数字键,还是大写字母,还是小写字母(用if else 语句实现)7 做一个两整数相除结果四舍五入的小程序8 输入一个不超过4位的整数,把数倒着输出来,(例如:345,就输出543)9 比较三个数的大小,用if else 语句的嵌套语句实现10 用循环求1—100之间奇数之和(或任意两数之间的和 或偶数之和)11.求阶乘(5之内),12.判一个数是
阅读全文
摘要:今天是我到这个公司工作的完整的第一个月。一个月来,我非常尽心竭力的工作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工作。学到了很多东西,慢慢的 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公司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以前我特别不理解这一点,现在我明白了。原来同样的代码对一个稍微有经验的人来讲,可能写的更完整。更完整而不是完成
阅读全文
摘要:很多东西只有自己动手去做了才能理解 其中的含义 呵呵 先把练手的代码贴出来以后有空了再做分析吧本题用到下面三个关系表:CARD 借书卡: (CNO 卡号,NAME 姓名,CLASS 班级)BOOKS 图书: (BNO 书号,BNAME 书名,AUTHOR 作者,PRICE 单价,QUANTITY 库存册数 )BORROW 借书记录: (CNO 借书卡号,BNO 书号,RDATE 还书日期--1. 写出自定义函数,要求输入借书卡号能得到该卡号所借书金额的总和CREATE FUNCTION GetSUMP (@CNO int)RETURNS intASBEG...
阅读全文
摘要:exists : 强调的是是否返回结果集,不要求知道返回什么, 比如: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ex = 'm' and mark exists(select 1 from grade where ...) ,只要 exists引导的子句有结果集返回,那么exists这个条件就算成立了,大家注意返回的字段始终为1,如果改成“select2 from grade where ...”,那么返回的字段就是2,这个数字没有意义。所以exists子句不在乎返回什么,而是在乎是不是有结果集返回。而 exists 与 in 最大的区别在于 in引导的
阅读全文
摘要:在郑州找的第一份工作,今天是工作的第五天,是做医疗行业软件实施工作了,用的语言是pb我不懂,数据库是sqlserver很是麻烦,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已经住进了医院,当然不是得病了,是在医院工作,工作太闲了 可能我什么也不会造成的吧,不过我真心的发现这份工作他不适合我。或者来讲我不适合这份工作,原因就不讲了总是能找来很多的,原来求生真的很不容易,原来大学生真的不值钱,你再努力的学习出来的所有起点都是一样的。现在的这份工作,我发现我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在这里毫无用处,真的无所作为,这样的生活我会堕落的,会不断的不断的退步,我思考了很久很久 思想一致在变化,很多理由很多条件挡在我的面前。我不想我学的东西
阅读全文
摘要:四年了大学四年,逐渐淡忘了,淡忘了上次自己动手写的长篇东西是什么了。貌似很久很久以前了。虽然还没有拿到毕业证,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毕业,但是现在可以实习了。也就是可以或者说必须走出鸟笼的束缚和保护。去在森林中打拼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脸红的慌,心闹的慌。自己的一片天地那只不过是给自己打气而已。找工作也找了很长时间了过程吧总是很让人纠结和无奈。首先,综合原因考虑我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选择了二线城市,虽然原因很多,但是我感觉最大的还是我感觉时代不同了,真的是时代不同了,曾经的70后,可以背着一包行李下海拼打,拼个三五年再苦总能有所成功。起码房价没有现在这么变态拼一套房子就可以在城市里站
阅读全文
摘要:使用过很多版本的dbhelper无论是自己写还是用被人的但是基本方法都是大同小异,各有千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的使用db工厂来创建操作数据库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对象,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进一步使得数据库与程序的分离,降低他们之间的耦合,当我们由access变更成sqlser或者oracle是仅仅只需要更改配置参数,甚至工厂类微软已经帮我们写好了,不需要明白具体的含义 只需要使用 ,然后更改配置便可以在不同数据库之间进行切换。<connectionStrings> <add name="ApplicationServices" connectionString
阅读全文
摘要:现在,就是我正准备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正是2012年12月11日,此刻我已然大四,回首过往如梦似幻,一晃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快要结束了,真的要结束了,有过欢笑有过无奈,有过苦楚,后悔也罢无聊也罢,无奈也罢,前尘往事都已化作云烟不再,反正我无悔了。一切都要结束,我迟迟未去找工作因为我只想好好珍惜学校给我们留下的时间,过了,我就再也不是学生,再也没有老师烦人的管制,再也没有同学的玩闹,再也没有一起通宵dota的欢笑。时间就像我敲键盘的过程一样慢慢的流逝,也许这比较更快一些。此刻我在思考再回望。再追忆曾经的种种,从玩游戏开始接触计算机,再从玩网络游戏开始沉迷计算机。再从网络游戏开始我选择了自己
阅读全文
摘要:折腾了好久终于把环境搭建好了,没办法笔记本的性能不是特别高为了获得更好的体验,我不得不把 oracle sqlserver服务级别的程序变成手中。用的时候启用必要的服务。一直想整一个bat运行便捷对数据库的服务启动和关闭,但是一直没有时间来研究,今天实在是忍受不了我用c#折腾出来一个,虽然不是很给力 ,但是就与专业人员来使用 还是很方便的。界面也没什么设置 功能也不是特别完善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对控制台的一个简单封装,但是变成过程中却让我收获很多使用 vs2010 netframwork4.0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m446883859
阅读全文
摘要:经过三个月的课余学习我收获也是蛮大的,虽然所谓的培训,并没有给我太多的帮助,但是却给了我奋斗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我完成了几个小的项目并上传的marketplace里面,看着有人下载我的程序,确实感到一种充实感,也许程序并不好用,也许会骂我不过这都没关系,只有有问题才能才能进步,我会不断的对齐作出更改已达到更多的进步。快查:http://www.windowsphone.com/zh-cn/apps/88d7c35b-282d-461f-ac36-aba2739a19f6个人名片 :http://www.windowsphone.com/zh-cn/apps/9e3187e3-1e84-493
阅读全文
摘要:如果有朋友想使用免费的快递api的话可以使用这个,呵呵跟人感觉还是比较好用的。http://www.kuaidi100.com
阅读全文
摘要:当看到贴吧里面这个东西的时候我瞬间石化 好吧 有想法 呵呵 果断挖过来留着/// <summary>/// 过滤标记/// </summary>/// <param name="NoHTML">包括HTML,脚本,数据库关键字,特殊字符的源码 </param>/// <returns>已经去除标记后的文字</returns>public static string NoHTML(string Htmlstring){if (Htmlstring == null){return "";
阅读全文
摘要:String.Split 方法有6个重载函数:程序代码1) public string[] Split(params char[] separator)2) public string[] Split(char[] separator, int count)3) public string[] Split(char[] separator, StringSplitOptions options)4) public string[] Split(string[] separator, StringSplitOptions options)5) public string[] Split(char
阅读全文
摘要://花费了一下午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小程序 对然代码很简单但毕竟我才刚刚接触这些<phone:PhoneApplicationPage x:Class="Myclock.MainPage"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xmlns:x="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 xmlns:phone="clr-namespace:Microsoft.Phone.Co
阅读全文
摘要:x:Name:一个是可视树,Name:一个是逻辑树属性 都是指向某个元素异曲同工 官方解释: x:Name: 唯一标识对象元素,以便于从代码隐藏或通用代码中访问实例化的元素。x:Name 一旦应用于支持编程模型,便可被视为与由构造函数返回的用于保存对象引用的变量等效。 Name: 获取或设置元素的标识名称。该名称提供一个引用,以便当 XAML 处理器在处理过程中构造标记元素之后,代码隐藏(如事件处理程序代码)可以对该元素进行引用。这是一个依赖项属性。 有些 WPF 框架级别的应用程序可能能够完全避免使用 x:Name 属性,因为在 WPF 命名空间内为几个重要基类(如 FrameworkEl.
阅读全文
摘要:今天早上起来看了很多网站,csdn msdn cnblog 看了很多有关windows phone的新闻和讨论,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关心因为我们这学期也开windows phone的课了,这让我很是迷茫,现在在中国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ios android 然后我们才在某个角落或者说并不是在中国因为是外国的网站,我们才发现windows phone的身影,csdn上有很多介绍wp7的言论但是我毕竟是一个学生,看不明白业界的内幕情况,杨中科老师很是坚信wp7的强势登场,好吧以前我只是关注现在确是要花费时间来学习,作为一门求生靠此吃饭的技能来学习,这让我不得不慎重选择。我想很多学生应该和我是同样的心里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