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大二春季学期总结

概述

2025大二春季学期,前期(1-3)妄想能“多头并进”(指将时间平均分配以学习各种知识);中期(4-7)意识到有限的时间只能做出有限的结果,用所有时间入门逆向和复习密码学;后期(8-9)因为中期压榨的太狠,第8周直接爽看整整一周的动漫,然后第9周虽然想学操作系统,但是已经没啥心思了,唯一的学习项目是用2天时间把Rust学习了。

数据分析

本学期一共记录约9周(61天),总记录时间为489小时,其中学习时间占比59.13%(298小时)
alt text

其中各个项目的时间分布为:
alt text

各周主要的学习内容:

  • 第一周
    • 开始看《逻辑学导论》/《OSTEP》
    • 分组密码
    • 日语基础课程
    • 股票基础指标
  • 第二周
    • 看完《逻辑学导论》/《OSTEP》
    • 整理日语笔记
    • 更多股票指标
  • 第三周
    • Web学习(入门)
    • 建博客园网站
    • 金融交易分析(盘口理论/道氏理论)
    • 完成日语基础语法复习
  • 第四周
    • Re学习(入门/安卓逆向)
  • 第五周
    • Re练习(刷题/学习更多工具)
    • 金融交易分析(威科夫理论)
  • 第六周
    • CTF校赛(准备不够充分,提早跑路)
    • Re学习(CE修改器使用)
  • 第七周
    • Crypto学习(一周都在复习密码学,整理笔记)
  • 第八周
    • 看动漫(一周看了约20+部番)
  • 第九周
    • Rust学习
    • 要放假了,已经不想学了

反思

身体状况堪忧

本学期90%的时间睡眠状况极差,平均入睡时间为凌晨1-3点,平均起床时间为早上10-11点,导致每天的精神状态都很一般。

运动只在前期坚持,中期开始就再也没有运动了。虽然运动的成果是比较显著的,结果一放弃立马又变成上楼都喘气的状态了。

吃的还行,点外卖的次数一学期加起来不超过5次,经常和同学出去吃饭。

学习能力担忧

这次的CTF校赛是我期待已久的,但是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果。因为Re刚学,很多东西都不熟,属于感觉能做起但是又做不出来的状态;唯一做起了几道Crypto的简单题(Sm3长度扩展/Aes)和Web简单题;Pwn这次更是没有复习,完完全全忘光了(以前没有作笔记的习惯,年前Pwn都学的差不多了,现在gdb都不知道怎么用了)。所以无疑跑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与其在那里耗一天才凹出几道题,不如再去把基础打牢等待下一次比赛。从结果来看,我对紧接着的一周密码学复习是比较满意的(将所有知识点和习题全部梳理了一遍,以前不懂得也全部弄懂了,并且以后又忘了的话看笔记能马上想起来)

春季学期是唯一能让我几乎拥有100%时间掌握的,但是本学期的成果仍然不够理想,结果来看,CTF方面我仅仅入门学习了Web/Re/Crypto,刷题数也极少;计算机相关的学习(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更是几乎没有学习,只是看完了个概论《OSTEP》;课外读书也没有读,原本预想着每周读一本书;运动也半途而废;睡眠质量堪忧;其他想学的兴趣爱好也没学,在中期就全部丢掉了......

我不禁担忧自己的学习能力,已经大二了,还有一个学期就大三了(真的太晚了,真不想承认),并且接下来的学期可不像春季学期,留给我可支配的不可能超过60%,如果让我全额支配时我都没学出成果,难道下学期会变好吗?

人际关系与活动

我也没想着认识别人,以后长大了我也只想和亲人以及少数好友来往。我倒是挺满意现在的生活,每天学习完以后自己呆在宿舍,看看番打打游戏的生活,吃饭之前再去喂喂流浪猫,放假了能跟着家人出去走走。

倒是参加了一个学校参观企业的活动,第一天吃的还挺好,但是坐车真是太累了,以后少于五天都不去了,大巴车都坐吐了。

不过番看多了,越来越羡慕里面的友情和校园生活,真是想想都美好,真的很羡慕他们的生活。倒不是多富有,也不是撒糖有多甜,只是看完以后心底总是忍不住感叹“这才是生活啊,这才是友情啊”,即使上文我才说感觉现在的生活还挺好(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未来担忧

现在让我们来讲讲担忧,同时概括一下截止到目前的学习经历。

现在的知识储备如何?

虽然我个人觉得计算机组成原理我了解个七七八八(得益于曾经学的Pwn和本学期的Re),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答:真的用处不大,只有在学的时候满足一下自己。

所以学习计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计算机知识这些底层知识真的有用吗?我唯一能看到可以得到“及时满足”的是学“软件开发”,理论上学好了就能找工作,立竿见影。会不会开发一个软件/懂不懂开发流程/是否清楚自己擅长哪一部分,这些都是很好判断的,因为学了就能用。

但是我现在学的这些底层原理究竟有什么用处呢?除了满足自己以外,我能想到的最近的用处点就是CTF比赛,虽然CTF更偏向刷题,但是如果以后想在现实中个人找出漏洞肯定是需要底层知识储备的。

那路线不是很清晰吗,学习底层知识,然后多刷题,参加CTF比赛,即有技术又有奖项?

但是现在已经大二了,马上就要大三了,如果我现在是大一恐怕我做梦都会笑醒,大一能懂那么多知识。

可惜的是我大一的前二个学期几乎都是浪费的(只有最后一个夏季学期自己学了数据结构和算法,跟着刷了300多道力扣题,但是如你所见,当时并没有作笔记的习惯,现在已经忘光光了,本来这玩意儿生活中根本就用不到,我也不是搞相关竞赛的),当时也不知道学习算法有什么用,只是看网上大家都在说学算法对找工作好,当时我就想“又能学到知识又能对未来有帮助,好事啊!”。结果学完以后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自己一点都不喜欢数学方面的东西啊(虽然主要靠刷题,但是对我来说真的好无聊,并且数学这种东西现在起步怎么打得赢那些奥数高手啊,听说很多高中就在学习了)。

转机是大一夏季学期在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了OS课程推荐,点进去以后我的表情是这样的(😭米娜桑,他们的计算机知识怎么和我知道的知识不太一样?我们的学校不是还高级一点吗?):alt text

于是放完暑假以后的大二第一个学期秋季学期,就开始从底层“计算机组成”开始学起了(别问假期有没有学习,假期学习是可能的,但是我假期学习是不可能的)。但是CSAPP大黑书啃了几天就学不下去了,于是就开始跟着MOOC网站的南京大学袁春风老师学习,学了一遍以后再看CSAPP简直是“轻松+愉快”。

那什么时候对CTF感兴趣的呢?

还记得学习计组的时候,栈的练习题在网上搜索的时候总是给我冒出个“pwn”,我起初还以为是用户名或者“电子脉冲”的意思。后来总是看到,搜了一下以后发现,我趣,这真的太酷了。远程给你提供个服务,然后你分析代码找出漏洞,就能控制对方的电脑!这不就黑客吗,简直是太酷了!

对的,所以大二第一个学期初学完计组以后(大一最后一个学期学了挺多的),立马就开始学pwn了。各种house技巧我都几乎做过并清楚原理(现在已经忘光了),当时只卡在最后一个堆应用的FSOP,然后学太久都没做出来,气死我了,就跳坑去学习Dan的密码学,然后开始过年了。

当时第一次参加了校内的CTF比赛,好笑的是,那一次我只做的起pwn题(这次我又完全不会pwn题),然后新生还拿奖了,600元不多但是我特别感动,第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得到奖励了。

这不是蒸蒸日上吗?

非也非也,因为凡事都有代价,至少对于我这种没有过人天赋的人来说。
我的舍友学计组的时候对我说“你太强了,一个月学完计组”,我笑着说“那么代价是什么呢?”。对的,代价是什么呢,代价是我的GPA在大一夏之前曾经有3.5,但没想到那是最后一面了,虽然目前各科都是及格,但是已经没有逆转的可能了。

有时候人也许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平心而论,我并不是很有天赋的人(也许我唯一的天赋就是“不是很笨”,并且喜欢计算机,学的时候坐得住),我不可能把课内课外同时搞好(我也不想学/自己理科能力跟周围人比起来天生就是遥遥落后的)。

既然你最后选择了CTF这个方向,现在又在担忧什么?

大二秋学习了计组/pwn/密码学以后,于是来到这学期“大二春”,详情请参考上面的“学习能力担忧”。

我现在最最最担忧的就是,下学期如果继续全力扑在逆向学习上,仍然没能加入战队,那真的完蛋了。大四再加入也太晚了,并且我又不是很想读研,真就没机会出去比赛了。总而言之,大三是最重要的,且有机会出去参加大比赛的唯一的一年了。

特别是这次惨痛的校赛经历,真的对我的打击非常非常的大,我直到现在都很迷茫是否应该继续学习CTF。客观来说,我当然喜欢逆向,逆向真是太酷了,光是可以破解软件就足够吸引人了,但是我真的能独树一帜吗,真的能做出顶级水准吗?

让我们思考一个最残酷的问题,如果我有幸能加入学校的战队出去参加比赛,要是没有拿到好名次怎么办?
人满为患的火车和飞机的贵宾舱,最终的结果都是通往目的地,如果你不特意说出来,没人知道你是坐什么交通工具来的。

在你拿不出成绩的时候,没人知道你付出的努力,也没人愿意为汗水买单

在没达到顶尖水平之前,也许我每次遇到挫折都会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就像是这次的校赛一样。
其实我现在有点后悔,不应该完全丢掉GPA(因为当初设想不出国也不读研,唯一的坏处就是没有奖学金),有GPA也许会多条路?也许呢?

但是GPA究竟有什么用呢?大学究竟为我提供了什么?

GPA我能想到的就是读研/出国留学:

  • 有些人读研究生是为了更好的找工作,但是我觉得浪费3年去换一个已经烂大街的头衔也太亏了,前提还叠加了个“我不喜欢学术研究”的buff
  • 有些人读研究生是为了读博,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然后找高薪工作
  • 有些人是为了出国留学,为了留在国外的,但是对于出国我只有出去旅游的打算,我打心底不想一个人呆在外国

话说回来,学校究竟有什么用呢?教的内容很多都和计算机不沾边(你硬要说,数学和所有学科都能沾边),并且形式老套,真不如自学,但是不放时间在上面的话成绩就只能保证及格。
学校究竟有什么用呢?我真的无法理解,作为进入社会的最后一关,又没有像是高考一样的硬性考核要求(总不能所有人来读本科都会读研吧),为什么我感觉学校一点用都没有呢?
食堂的饭也不便宜啊,一碗面16元钱,各地不都这个价吗?快餐的鸡腿5元一个,肉8元一勺,这虽然说不上贵(吃一餐20左右)......等等,我来学校也不是为了便宜好吃的饭菜吧?

我唯一能想到的是大学能加入喜欢的社团,有一个好平台。我也想,但是正如前面所说,想要加入本校的CTF社团出去打比赛,我现在的水平真的行吗?
我有感觉,如果我再全力投入时间,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果,但是我不能肯定这个“不错”的范围,以及这个“不错的知识水平”能给我未来带来的收益。

畅想多重结局

当下学期继续全力投入CTF学习后,未来可能发生的结局:

  • 结局一:【声名鹊起】
    • 达成条件:成功加入校内战队,多次参加大型比赛,多次取得极好的成绩。对计算机各种知识掌握熟练,还做出自己的小项目。参加相关实验室,毕业之前还取得一定成果,即使在圈内也小有名气,被视作学校成功培育出的人才。
    • 从此,其他人在谈及GPA的重要性的时候,总会顺嘴捎上一句“除了他,但是他很聪明哦,你如果没那么厉害就老老实实学习”,却不曾想他出生平庸,也曾反复怀疑自己

  • 结局二:【锋芒毕露】
    • 达成条件:成功加入校内战队,成功参加大型比赛,取得还行的成绩。对计算机各种知识掌握熟练,还做出自己的小项目。有幸参加相关实验室,毕业之前还取得一定成果,能让简历好看很多,被视为没有白费大学四年光阴。
    • 别人认为你大学学到了真本事,你也赞同。有时候你会暗自窃喜,自己不光学有所成,还看了很多动漫,当然其中的乐趣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了

  • 结局三:【小试牛刀】
    • 达成条件:成功加入校内战队,成功参加大型比赛,未取得好成绩。对计算机各种知识掌握熟练,毕业前能做出有用的项目,给自己的经历多添加一条内容。虽然简历上内容不多,但是对计算机了解非常深刻,自己还是从容不迫。
    • 你自己觉得还可以,这也许就是没天赋的人能做出的最好结果,所以你并不责备自己

  • 结局四:【马马虎虎】
    • 达成条件:未成功加入校内战队,小比赛倒是打了很多,多次取得好成绩。对计算机各种知识掌握熟练,毕业前能做出有用的项目,给自己的经历多添加一条内容。虽然简历上内容不多,但是对计算机了解非常深刻,自己还是从容不迫。
    • 你自己觉得还能接受,毕竟知识在自己肚子里,但是有时候总是感到惆怅

  • 结局五:【力不从心】
    • 达成条件:未成功加入校内战队,小比赛倒是打了很多,成绩马马虎虎。对计算机各种知识掌握一般,只比计算机系的普通学生多会一点东西,和自己额外付出的时间完全不成正比,只有和普通学生聊天时才能“不经意”地展示一下自己懂得比他们多。虽然自己从始至终求学的野心一直没停止燃烧,但是也就那样了,因为无人知晓
    • 从此,其他人在谈及GPA的重要性的时候,总会顺嘴捎上一句“比如他,自大的不听学校的话,现在有什么成果吗?你最好老老实实学习”。你无法接受,即使看番也无法麻痹自己

  • 结局六:【半途而废】
    • 达成条件:未成功加入校内战队,感到自己的路走错了,陷入最终的迷茫深渊之中。过上了和普通大学生一样的生活,每天只考虑让学校的课程能及格,课上学习,课下就娱乐或者想明天吃什么。偶尔怨天尤人一句“就业的形式真不好!”,试图表明自己不是菜,只是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之中。只有再次打开曾经的日记时,才回想起自己的野心曾经有多大。
    • 你被迫接受现状,并且安慰自己其他人也是这样的,渐渐的,你自己觉得还能接受。从此,其他人在谈及GPA的重要性的时候,也不会谈及你,因为你只是无名之辈,连被作为反面教材的资格都没有

posted @ 2025-04-20 02:54  muyiGin  阅读(4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