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三章随笔
3.1.1 数据链路层功能概述
1.基本概念
(1)结点:主机、路由器
(2)链路:网络中两个结点的物理通道,链路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光纤和微波。分为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
(3)数据链路:网络中两个结点的逻辑通道,把实现控制数据传输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数据链路。
(4)帧: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封装网络层数据报。
2.功能概述
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3. 功能介绍

3.1.2 封装成帧和透明传输
1. 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部分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就能根据首部和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首部和尾部包含许多的控制信息,他们的一个重要作用:帧定界(确定帧的界限)
帧同步:接收方应当能从接受到的二进制比特流中区分帧的起始和终止。

3.1.3 局域网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1.基本概念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使用广播信道。
2.基本特点
(1)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小,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联,如一座或几种的建筑群内。
(2)使用专门铺设的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进行联网,数据传输速率高(10Mb/s~10Gb/s).
(3)通信延迟时间短,误码率低,可靠性高。
(4)各站为平等关系,共享传输信道
(5)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能进行广播和组播
3.决定因素
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局域网拓扑结构

5.局域网传输介质
(1)有线局域网常用介质: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2)无线局域网常用介质:电磁波
3.1.4 以太网
1.适配器与MAC地址

3.2.1 链路层设备
1.物理层拓展以太网

2.以太网交换机的两种方式
(1)直通式交换机:查完目的地址就立刻转发。延迟小,可靠性低。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
(2)存储转发式交换机:将帧放入高速缓存,并检查是否正确,正确转发,错误丢掉。延迟大,可靠性高,支持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