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
waitpid()是用在父进程中等待进程退出的,如果父进程不调用这个接口,那么它有可能先于子进程退出,那么子进程就会称为孤儿进程,继而被init进程(PID为1的进程,Linux启动后第一个启动的进程)收养。或者父进程并未退出,也未调用这个接口,但是子进程已经执行完成,那么子进程就会成为一个僵尸进程。
在UNIX 系统中,一个进程结束了,但是他的父进程没有等待(调用wait / waitpid)他, 那么他将变成一个僵尸进程。
但是如果该进程的父进程已经先结束了,那么该进程就不会变成僵尸进程, 因为每个进程结束的时候,系统都会扫描
当前系统中所运行的所有进程, 看有没有哪个进程是刚刚结束的这个进程的子进程,如果是的话,就由Init 来接管他,成为他的父进程
一个进程在调用exit命令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其实它并没有真正的被
销毁, 而是留下一个称为僵尸进程(Zombie)的数据结构(系统调用exit,它的作用是 使进程退出,但也仅仅限于将一个正常的进程变成一个僵尸进程,并不能将其完全销毁)
进程的危害
由于子进程的结束和父进程的运行是一个异步过程,即父进程永远无法预测子进程 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那么会不会因为父进程太忙来不及wait子进程,或者说不知道 子进程什么时候结束,而丢失子进程结束时的状态信息呢? 不会。因为UNⅨ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保证只要父进程想知道子进程结束时的状态信息, 就可以得到。这种机制就是: 在每个进程退出的时候,内核释放该进程所有的资源,包括打开的文件,占用的内存等。但是仍然为其保留一定的信息(包括进程号the process ID,退出状态the termination status of the process,运行时间the amount of CPU time taken by the process等)。直到父进程通过wait / waitpid来取时才释放. 但这样就导致了问题,如果进程不调用wait / waitpid的话,那么保留的那段信息就不会释放,其进程号就会一直被占用,但是系统所能使用的进程号是有限的,如果大量的产生僵死进程,将因为没有可用的进程号而导致系统不能产生新的进程. 此即为僵尸进程的危害,应当避免。
每个进程都属于一个进程组。每个进程组有一个领头进程。进程组是一个或多个进程的集合,通常它们与一组作业相关联,可以接受来自同一终端的各种信号。每个进程组都有唯一的进程组ID(整数,也可以存放在pid_t类型中)。进程组由进程组ID来唯一标识。除了进程号(PID)之外,进程组ID也是一个进程的必备属性之一。
getpgrp: 获得进程组 id, 即领头进程的 pid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