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大杂烩
谈谈android数据存储方式。
Android提供了5种方式存储数据:
(1)使用SharedPreferences存储数据;它是Android提供的用来存储一些简单配置信息的一种机制,采用了XML格式将数据存储到设备中。只能在同一个包内使用,不能在不同的包之间使用。
(2)文件存储数据;文件存储方式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在Android中读取/写入文件的方法,与Java中实现I/O的程序是完全一样的,提供了openFileInput()和openFileOutput()方法来读取设备上的文件。
(3)SQLite数据库存储数据;SQLite是Android所带的一个标准的数据库,它支持SQL语句,它是一个轻量级的嵌入式数据库。
(4)使用ContentProvider存储数据;主要用于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从而能够让其他的应用保存或读取此Content Provider的各种数据类型。
(5)网络存储数据;通过网络上提供给我们的存储空间来上传(存储)和下载(获取)我们存储在网络空间中的数据信息。
如何退出Activity
对于单一Activity的应用来说,退出很简单,直接finish()即可。当然,也可以用killProcess()和System.exit()这样的方法。现提供几个方法,供参考:
1、抛异常强制退出:该方法通过抛异常,使程序Force Close。验证可以,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程序结束掉,而不弹出Force Close的窗口。
2、记录打开的Activity:每打开一个Activity,就记录下来。在需要退出时,关闭每一个Activity即可。
3、发送特定广播:在需要结束应用时,发送一个特定的广播,每个Activity收到广播后,关闭即可。
4、递归退出在打开新的Activity时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然后自己加标志,在onActivityResult中处理,递归关闭。除了第一个,都是想办法把每一个Activity都结束掉,间接达到目的。但是这样做同样不完美。你会发现,如果自己的应用程序对每一个Activity都设置了nosensor,在两个Activity结束的间隙,sensor可能有效了。但至少,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而且没有影响用户使用。为了编程方便,最好定义一个Activity基类,处理这些共通问题。
Android中Activity, Intent, Content Provider, Service各有什么区别。
Activity: 活动,是最基本的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一个活动就是一个用户可以操作的可视化用户界面,每一个活动都被实现为一个独立的类,并且从活动基类继承而来。
Intent: 意图,描述应用想干什么。最重要的部分是动作和动作对应的数据。
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器,android应用程序能够将它们的数据保存到文件、SQLite数据库中,甚至是任何有效的设备中。当你想将你的应用数据和其他应用共享时,内容提供器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Service:服务,具有一段较长生命周期且没有用户界面的程序组件。
android中的动画有哪几类,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两种,一种是Tween动画、还有一种是Frame动画。Tween动画,这种实现方式可以使视图组件移动、放大、缩小以及产生透明度的变化;另一种Frame动画,传统的动画方法,通过顺序的播放排列好的图片来实现,类似电影。
请介绍下Android中常用的五种布局。
1、 LinearLayout – 线性布局。
orientation – 容器内元素的排列方式。vertical: 子元素们垂直排列;horizontal: 子元素们水平排列
gravity – 内容的排列形式。常用的有 top, bottom, left, right, center 等
2、 AbsoluteLayout – 绝对布局。
layout_x – x 坐标。以左上角为顶点
layout_y – y 坐标。以左上角为顶点
3、 TableLayout – 表格式布局
表格布局主要以行列的形式来管理子控件,其中每一行即一个TableRow对象,每个TableRow对象可以添加子控件,并且每加入一个空间即相当于添加了一列
4、 RelativeLayout – 相对布局。
layout_centerInParent – 将当前元素放置到其容器内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中央位置(类似的属性有 :layout_centerHorizontal, layout_alignParentLeft 等)
layout_marginLeft – 设置当前元素相对于其容器的左侧边缘的距离
layout_below – 放置当前元素到指定的元素的下面
layout_alignRight – 当前元素与指定的元素右对齐
5、 FrameLayout – 层叠布局。以左上角为起点,将 FrameLayout 内的元素一层覆盖一层地显示,在帧布局中,先添加的图片会被后添加的图片覆盖。
Manifest.xml文件中主要包括哪些信息?
manifest:根节点,描述了package中所有的内容。
uses-permission:请求你的package正常运作所需赋予的安全许可。
permission: 声明了安全许可来限制哪些程序能你package中的组件和功能。
instrumentation:声明了用来测试此package或其他package指令组件的代码。
application:包含package中application级别组件声明的根节点。
activity:Activity是用来与用户交互的主要工具。
receiver:IntentReceiver能使的application获得数据的改变或者发生的操作,即使它当前不在运行。
service:Service是能在后台运行任意时间的组件。
provider:ContentProvider是用来管理持久化数据并发布给其他应用程序使用的组件。
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下Android数字签名。
(1)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必须有数字证书,Android系统不会安装一个没有数字证书的应用程序
(2)Android程序包使用的数字证书可以是自签名的,不需要一个权威的数字证书机构签名认证
(3)如果要正式发布一个Android程序,必须使用一个合适的私钥生成的数字证书来给程序签名,而不能使用adt插件或者ant工具生成的调试证书来发布。
(4)数字证书都是有有效期的,Android只是在应用程序安装的时候才会检查证书的有效期。如果程序已经安装在系统中,即使证书过期也不会影响程序的正常功能。
谈谈Android的IPC机制
IPC是内部进程通信的简称,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Android中的IPC机制是为了让Activity和Service之间可以随时的进行交互,故在Android中该机制,
只适用于Activity和Service之间的通信,类似于远程方法调用,类似于C/S模式的访问。通过定义AIDL接口文件来定义IPC接口。Servier端实现IPC接口,Client端调用IPC接口本地代理。
NDK是什么
NDK是一些列工具的集合,
NDK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开发者迅速的开发C/C++的动态库,并能自动将so和java 应用打成apk包。
NDK集成了交叉编译器,并提供了相应的mk文件和隔离cpu、平台等的差异,开发人员只需简单的修改mk文件就可以创建出so
AIDL的全称是什么?如何工作?能处理哪些类型的数据?
AIDL全称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Android接口描述语言)是一种借口描述语言; 编译器可以通过aidl文件生成一段代码,通过预先定义的接口达到两个进程内部通信进程跨界对象访问的目的.AIDL的IPC的机制和COM或CORBA类似, 是基于接口的,但它是轻量级的。它使用代理类在客户端和实现层间传递值. 如果要使用AIDL, 需要完成2件事情: 1. 引入AIDL的相关类.; 2. 调用aidl产生的class.理论上, 参数可以传递基本数据类型和String, 还有就是Bundle的派生类, 不过在Eclipse中,目前的ADT不支持Bundle做为参数,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创建AIDL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面定义接口, 该接口定义了可供客户端访问的方法和属性。
2、编译AIDL文件, 用Ant的话, 可能需要手动, 使用Eclipse plugin的话,可以根据adil文件自动生产java文件并编译, 不需要人为介入.
3、在Java文件中, 实现AIDL中定义的接口. 编译器会根据AIDL接口, 产生一个JAVA接口。这个接口有一个名为Stub的内部抽象类,它继承扩展了接口并实现了远程调用需要的几个方法。接下来就需要自己去实现自定义的几个接口了.
4、向客户端提供接口ITaskBinder, 如果写的是service,扩展该Service并重载onBind ()方法来返回一个实现上述接口的类的实例。
5、在服务器端回调客户端的函数. 前提是当客户端获取的IBinder接口的时候,要去注册回调函数, 只有这样, 服务器端才知道该调用那些函数
AIDL语法很简单,可以用来声明一个带一个或多个方法的接口,也可以传递参数和返回值。 由于远程调用的需要, 这些参数和返回值并不是任何类型.下面是些AIDL支持的数据类型:
1. 不需要import声明的简单Java编程语言类型(int,boolean等)
2. String, CharSequence不需要特殊声明
3. List, Map和Parcelables类型, 这些类型内所包含的数据成员也只能是简单数据类型, String等其他比支持的类型.
(另外: 我没尝试Parcelables, 在Eclipse+ADT下编译不过, 或许以后会有所支持).
实现接口时有几个原则:
.抛出的异常不要返回给调用者. 跨进程抛异常处理是不可取的.
.IPC调用是同步的。如果你知道一个IPC服务需要超过几毫秒的时间才能完成地话,你应该避免在Activity的主线程中调用。也就是IPC调用会挂起应用程序导致界面失去响应. 这种情况应该考虑单起一个线程来处理.
.不能在AIDL接口中声明静态属性。
IPC的调用步骤:
1. 声明一个接口类型的变量,该接口类型在.aidl文件中定义。
2. 实现ServiceConnection。
3. 调用ApplicationContext.bindService(),并在ServiceConnection实现中进行传递.
4. 在ServiceConnection.onServiceConnected()实现中,你会接收一个IBinder实例(被调用的Service). 调用
YourInterfaceName.Stub.asInterface((IBinder)service)将参数转换为YourInterface类型。
5. 调用接口中定义的方法。你总要检测到DeadObjectException异常,该异常在连接断开时被抛出。它只会被远程方法抛出。
6. 断开连接,调用接口实例中的ApplicationContext.unbindService()
.android中有哪几种解析xml的类,官方推荐哪种?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区别.
DOM解析
优点:
1.XML树在内存中完整存储,因此可以直接修改其数据和结构.
2.可以通过该解析器随时访问XML树中的任何一个节点.
3.DOM解析器的API在使用上也相对比较简单.
缺点:如果XML文档体积比较大时,将文档读入内存是非常消耗系统资源的.
使用场景:DOM 是用与平台和语言无关的方式表示 XML 文档的官方 W3C 标准.DOM 是以层次结构组织的节点的集合.这个层次结构允许开发人员在树中寻找特定信息.分析该结构通常需要加载整个文档和构造层次结构,然后才能进行任何工作.DOM是基于对象层次结构的.
SAX解析
优点:
SAX 对内存的要求比较低,因为它让开发人员自己来决定所要处理的标签.特别是当开发人员只需要处理文档中所包含的部分数据时,SAX 这种扩展能力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缺点:
用SAX方式进行XML解析时,需要顺序执行,所以很难访问到同一文档中的不同数据.此外,在基于该方式的解析编码过程也相对复杂.
使用场景:
对于含有数据量十分巨大,而又不用对文档的所有数据进行遍历或者分析的时候,使用该方法十分有效.该方法不用将整个文档读入内存,而只需读取到程序所需的文档标签处即可.
? Xmlpull解析
android SDK提供了xmlpull api,xmlpull和sax类似,是基于流(stream)操作文件,然后根据节点事件回调开发者编写的处理程序.因为是基于流的处理,因此xmlpull和sax都比较节约内存资源,不会象dom那样要把所有节点以对橡树的形式展现在内存中.xmlpull比sax更简明,而且不需要扫描完整个流.
双缓冲技术原理以及优缺点:
创建一幅后台图像,将每一帧画入图像,然后调用drawImage()方法将整个后台图像一次画到屏幕上去。
优点:双缓冲技术的优点在于大部分绘制是离屏的。
将离屏图像一次绘至屏幕上,比直接在屏幕上绘制要有效得多。
双缓冲技术可以使动画平滑。
缺点:要分配一个后台图像的缓冲,如果图像相当大,这将占用很大一块内存。
-------------------------------------------------------------------------------------------
Intent.setType(), Intent.setData,Intent.setDataAndType() 这三个方法!
setType 调用后设置 mimeType,然后将 data 置为 null;
setData 调用后设置 data,然后将 mimeType 置为 null;
setDataAndType 调用后才会同时设置 data 与 mimeType。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 data 标签,既设置了 mimeType 又设置了 scheme 之内的,那么你的 Intent 需要同时设置匹配的 data 与 mimeType 即调用 setDataAndType ,系统才能匹配到这个 Activity(即便你 mimeType 设置为 "*/*" 也是如此)。当然,如果你没有设置 mimeType,那么调用 setData 进行匹配,如果你设置了任何的 mimeType 将不会匹配到该 Activity。

1 <intent-filter>
2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SEND" />
3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4 <data mimeType="*/*" />
5 </intent-filter>
这里设置 category 的原因是,创建的 Intent 的实例默认 category 就包含了 Intent.CATEGORY_DEFAULT ,google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这个 Intent 始终有一个 category。
--------------------------------------------------------------------------------------------
如何屏蔽系统中的后退键
1.直接获取按钮按下事件,此方法兼容Android 1.0到Android 2.1 也是常规方法,直接重写Activity的onKeyDown方法即可,代码如下: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KeyDown(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
if (keyCode == KeyEvent.KEYCODE_BACK && event.getRepeatCount() == 0) { //按下的如果是BACK,同时没有重复
Toast.makeText(ml78.this,"魔力去吧Back键测试",1).show();
return true;
}
return super.onKeyDown(keyCode, event);
}
而对于Android 2.0开始又多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对于Activity 可以单独获取Back键的按下事件,直接重写onBackPressed方法即可,代码如下
@Override
public void onBackPressed() {
// 这里处理逻辑代码,大家注意:该方法仅适用于2.0或更新版的sdk
return;
}
onKeyDown会屏蔽onBackPressed()
android 系统资源: adt-bundle-linux-x86_64-20140702/sdk/platforms/android-20/data/res/drawable-hd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