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作业

期中作业

陈灿


人件 
作为alpha阶段的PM,来写写读《人件》的感受吧。 
之前在ustc上过软工课,看了一些《人月神话》的内容,当时就感觉这本书就讲得很偏软工理论本身,关注点在于项目。可能是因为我当时没接触过软工项目的原因,读这本书真是味同嚼蜡。 
《人月神话》和《人件》被合称为软工领域的“双子星”,现在的我同样是没有多少软工经验,但是觉得《人件》读起来就很有感觉,我想是因为《人件》的两位作者中有一位就是心理学家,写的东西很多是描绘人的心理而不是那些比较繁复的规则。 
项目中感触比较深刻的是,应该如何去motivate组里的成员去做一件事情。书中提到的是,让这位成员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PM自身必须有过强的技术能力或者在技术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你有一个比他高的title,比如PHD(愈发意识到这个title的重要性,emmm),只有这样你才能让别人服你,这件事情才好办。 
然而,不仅仅是这个项目。看完《人件》后,对整个公司的运转也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比如组里的mentor平时与我的交流,他会相信我,给我留一个相对的裕量,让我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从而能以更高的效率去完成任务;又比如公司对于每个人的私人空间相对于北京其他很多公司(比如之前的csdn)是多很多的,这样每个人能以一种更好的身心状态去投入工作。而在csdn,相对就显得拥挤一些,嘈杂一些,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建设还是非常好的,真的能让人有种“家”的感觉。比如我们的工卡上写着:

Our mission: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

拿着这个工卡,我会想着“哇哇,我是为着全人类的幸福奋斗啊,这多么牛逼!”。心里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对自己做的工作也会觉着好有意义。 
再比如,以前的话,一位同事坐得很近,我有问题我可能就会直接去问了。看了《人件》之后,我突然觉得这不是一种很恰当的行为,因为人家可能在专心做一件事,我如果直接过去的话,不就相当于直接中断了他的workflow,他再要进入这个状态可能又要花费一些时间,这个时候我们的skype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有问题的话,先skype,如果别人确实忙的话,他会待会再回你,他就有了这个选择的空间,这种缓冲机制的设置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总之吧,这本书对于我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公司的运转。因为我会努力学习着去关注一些本来不会关注但是其实很重要的事情,去从一些形式化的程序中找到这种形式背后的意义。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
这篇文章主要是说软件工程是怎么一回事。计算机科学是相对严谨的,虽然没有数学学科那样严谨,但是至少是思路清晰的,有着一种和谐美。但是软工的话,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虚”。为什么说“虚”?因为这里有很多模糊的东西,最最重要的就是“人”这个难以调控的因素。作为PM,在团队交流中,对这个观点很有体会。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性情都有所不同,如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而又照顾所有人的感受,是个非常微妙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去尝试,在各种具体场景下学着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每个场景下都用足够的尝试去train一train,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才能游刃有余。

分享下在美国读研期间的一些计算机课程作业
看到了这位学长分享了在美帝读ms期间的一些课程作业,比如写一个股票交易系统,搞一个iOS移动App开发等等。我觉得这些课程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的阶段反馈和要求明确。国内一些大学的作业,比如USTC,我们当时上zc老师的OS课程,布置的大作业是写一个OS系统,但是最后全班70来人,我认识的人里面没人是自己写的。问题主要在于,太难了而且没有正反馈。一开始还是有一些同学是愿意自己写的,后来发现,“woc,tmd怎么这么难”。没有合理的难度要求,让大家在长时间的挫败感中选择了妥协。反观美帝的一些课程设置,看过CS231N的课程作业,是用python写一个基本深度学习层,比如CNN。老师和助教会事先把一些data load的部分给写好,函数的API也给你写好,而我们知道这些部分是最头疼的。所以在课程中,你只用关注CNN是咋实现的就行啦。然后你一写好,就能run起来,成就满满,很容易给一个正反馈。
UCSD CS110
这篇文章讲的是UCSD软工课程的一些情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帝学校课程和实际生活的紧密性。比如上课的话,老师不讲一些理论的东西,讲的是自己的实际经历,遇到啥名词直接维基百科。而且这些课程都非常注重实用性,因为facebook来这里招人的话,不管学校和GPA,只看热情与聪明。因为热情能让你投入精力去做一件事,聪明的人能更快地掌握好工具。另一角度来看,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紧密性也体现在一个项目能直接产生商业价值,科大也有一些非常出彩的项目是很有意义的,比如USTC评课社区,但是比例很小。而这些课程给我的感觉是,高手很多,做的东西很有用,比如WAIT这个项目,就很有商业意义。

美国视界(1):第一流的本科教学课堂该是什么样?
这篇文章,作者以一个刚进入美帝留学人的视角,面对完全不同于国内的本科教育环境,发出了婴儿初见世界般的惊叹,对于我还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对地质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后续选修一门为期2个半月的全野外stretch课,飞到加拿大之后开始一路驱车环绕美国主要地质区考察地理,单教学器材就装了两卡车拉过去。费用都是学校出,系里的十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助教也会先后飞往会合,各带一两周不等的课。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内大学就很难搬到,因为教育资源没有美国这么丰富,在国内一般的211大学,能出国免费交流一两个星期,就已经很奢侈了,毕竟国内人多资源少。还让我感觉到非常人性化的一点是,美国的奖学金体制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家庭情况的,所以更多地有点像国内的助学金一样,这样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平等的关怀。而在国内,基本是学习成绩好,文体科研优秀的同学拿到更多的奖学金,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大家努力学习,但是也是隐式地增强了大家“胜者为王”的功利性思想。

习而学
这篇文章,作者的主要想法是:多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我们能找到理论的意义。比如,把实践类课程放到大一大二上,然后把理论类课程放到后面,以我现在一个大四学生的角度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普遍CS本科生工程能力很弱。如果一开始能接受很好的工程训练,这个优势是会累加的。但是吧,我觉得有志于做research的,可能一开始把数理基础大一大二打好更为重要。

 

 

posted @ 2019-01-02 12:17  eeom  阅读(269)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